3、缩小了发达乡镇与偏远乡镇之间的待遇差距。从2003年起,对贫困地区边远乡镇教师上浮了两级工资,实行每月50元特殊津贴补助的政策。
4、大力开展扶贫助学活动。虽然我县经济发展整体水平较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较快,但经济的发展仍不平衡,少数学生家庭因天灾人祸、父母离异等原因,交不起学费,面临失学、辍学。为此,我们加大了扶贫助学的工作力度,建立健全了助学工作的领导管理机构,致力于建立扶助贫困学生的长效机制,逐步实行“两免一补”,切实解决贫困学生读书问题,实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目标。一是壮大教育发展基金会。我们积极探索多方筹资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把企业捐资、个人捐资等社会资金作为补充。2003年,募集资金1000余万元;2004年,县财政拨款30万元,并争取省市支持和社会赞助,共募集扶贫助学资金225万元,资助贫困学生6518人。二是动员社会各界结对扶助,开展“一帮一、一对一、一扶一”等活动。2004年全县由机关干部、党员、教师、企业老板等结对资助学生2982人,扶助金额达155万元。
总之,在发展教育事业上,我们和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一道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我们深知与上级和人民群众的要求比,肯定还存在很多不足。在新的形势下,XX县如何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如何实现教育事业的科学高效发展,仍需不断探索和实践。
上一篇 : 海外市场不断萎缩 中国光伏前景未明
下一篇 : 酸奶机 如何用酸奶机做好喝的酸奶?酸奶机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