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强激励,硬约束,调动职工积极性。一是制定措施,将销售任务与组织货源任务落实到人,兑现奖惩;二是科学测算销售成本,控制业务经费,减少费用支出,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
今年以来,经过运销公司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截止10月底,销售原盐24.5万吨,同比增长20%,创历史最高水平。
五、加强行业管理,搞好业务指导,实施科技兴盐
两年多来,县盐务局、海丰集团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形势,通过加强行业管理,搞好业务指导,实施“科技兴盐”,把促进原盐提质增产作为生产管理的重头戏来抓,促进了全县盐业可持续发展。
(一)搞好滩田改造,增加塑苫面积,确保优质高产。2002年以来,局党委一是针对乡镇盐场设备老化、工艺陈旧、系统不配套、产量低、质量差的实际,经与有关乡镇协商,调度资金,按照“新、深、长”工艺要求,对乡镇盐场滩田进行了大面积改造,同时新上塑苫管道收盐设备。车网城盐场投资500余万元,山子盐场投资100多万元。截止目前,车网城盐场塑苫结晶面积已达7500公亩,管道收盐设备28套,企业生产能力和产量、质量明显提高。二是在县盐场方面不断加大工业投入。2002年,投资总额590万元,建成第六工区,增加结晶面积300公亩;2003年,投资总额480万元,更换22个、新增8个塑苫大篷;2004年,投资约600万元,其中更换8个、新增28个塑苫大篷,使塑苫面积达到7040公亩,为正常年景结晶总面积的70%,有力地保证了企业稳定发展。
(二)搞好生产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一是发挥职能处室作用,搞好现场管理。每年原盐生产季节,局都派出技术人员常驻生产一线,帮助企业加强现场检查和指导,确保工艺落实。二是落实“优质优价”公收政策,将企业各工区的产品质量与公收价格挂钩,搞好奖惩兑现,促进了职工质量意识和产品质量的提高。
(三)狠抓制卤,保证原盐生产。2002年以来,特别是2003年10月份特大风暴潮以后,生产企业普遍面临卤源不足的严重困难。为此,局党委要求各企业把制卤做为生产工作的重心,分清主次,加大措施,取天之利,避天之害,利用一切可利用面积加紧制卤,全力保证卤源供应,有效缓解了生产紧张局面。
上一篇 : 面板持续涨价 液晶电视价格“水涨船高”
下一篇 : 点菜柜 点菜柜的技术性能有哪些?点菜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