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12-26
浏览量:
重点不在于给多少,而在于他能否有健康的金钱观。
MONEY+记者|袁园
零花钱,这真是孩子眼里的好东西。因为是好东西就多多益善?当然不行,那样不光把一个教育孩子驾驭金钱的好机会白白浪费,而且你漫不经心的行为还有可能让他变成将来的购物狂或者抠门鬼。
所以,给零花钱这事儿其实挺重要的,重点在于,你既要会给,又要会教。
给零花钱,方法很重要
6岁开始,别太多
财商、亲子关系培训机构寰宇财富俱乐部创始人孔繁华认为,通常孩子在3岁时候就能认识钱,6岁以上的小孩会对花钱产生意识。到7、8岁时儿童具有简单的推理和分析能力,12、13岁时这种能力增强到能制定长期消费计划和存钱计划,管理自己的零用钱。按照一般儿童对数字能力和钱的认识水平,6岁左右,家长可以开始给孩子零花钱,并引导他们学会管自己的零花钱。
通常6岁的孩子已经有了简单的数学知识,会数数和简单加减,知道积少成多。这时,他们需要知道的是:积少成多的概念和控制欲望的好处。
做财务工作的陈洁影的经验是:固定来源,每天给一点。
陈洁影的女儿从上小学开始就每周领零花钱,那时候大概是2006年,陈洁影给7岁的女儿买了个存钱罐,一天给2元硬币,教她领了零花钱放进去。
但她后来发现,不止自己在给孩子零花钱,女儿去一次爷爷奶奶家或是外公外婆家,回来就往罐子里塞10元8元的,一个月就能存100多元,多的时候能有200元。
“我知道以后,就不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给零花钱了,因为这样对她来说,钱来得太容易,花起来也很随便,她知道花掉了很快又有了。”坚持定期给钱的好处是,能让女儿容易掌握规律,自己计算攒钱速度和金额。
做家务也能挣零花钱
陈洁影的女儿有时候从学校回来会吵着要多点零花钱,因为“同学的都比我多”。陈洁影的回答是:“爸爸妈妈的每一分钱都是辛苦赚来的,你在家里又没有劳动,当然只能拿很少的零花钱了。”她是要让孩子了解,钱是需要用劳动来换的,只有明白钱来得不易,才会在花钱的时候更谨慎。
后来,女儿会主动地做些家务。如果是打扫房间、整理书柜这种比较费力,要花不少时间的家务,陈洁影会给她几元钱的奖励,简单的劳动如擦桌子、倒垃圾之类通常是口头鼓励和表扬。她觉得不能什么家务都给钱,不然将来可能搞不清家庭责任和交换关系,什么事情都用钱衡量。
她有朋友就犯过这样的错误,给家务活明码标价,收拾桌子、刷碗、洗菜都有不同的价格,孩子干什么活就给多少钱。没过多久,孩子再也不主动帮爸妈做家务了,让他帮忙去买个东西都先问给多少钱,甚至去爷爷奶奶家时帮忙递一下老花镜就要爷爷给钱。“这件事给我的印象很深刻,我当时就提醒自己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现在,她的女儿在外地上寄宿制高中,不但每个月的生活费很少出现超支,自己还攒了一笔钱。
为什么会这样?
在儿童教育专家、心理咨询师张凯看来,给零花钱的作用应该是教会孩子正视钱的作用和控制物质欲望,但很多家长给零花钱却正好起了相反的作用,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
“找零的钱该归我”
把买东西找零的钱顺手给孩子,就当成零花钱一样给。这种做法形成习惯后,容易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误认识:找零的钱就应该是我的。
如果父母在这方面没有规划,给孩子零花钱的频率和数目没规律,在使用上也不控制引导,孩子的很多错误观念就在家长的行为中潜移默化地形成了。
“考得好给得多”没效果
有些家长用孩子的成绩高低,决定给多少零花钱。这种给零花钱的方式,实际上既不利于帮助孩子发掘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又很难达到让他更努力学习的作用。
大部分孩子接触钱不如成年人频繁和直接,用钱或是物质刺激孩子学习,通常效果并不如预想得那么好。而且,即使基于物质允诺而让孩子产生学习动力,也是短暂而薄弱的,不可能持续有效。
孩子变得很抠门
他把钱看得太重,很可能是由于你的教育不全面,倾向于教他管钱、攒钱,却没有引导他花钱买东西,或是用于“延迟满足”的奖励太高,对孩子的诱惑高于消费,致使他盼着钱越变越多,一分
[1] [2] 下一页
上一篇 : 独立电商或将是电子商务的新未来 下一篇 : 板栗 “6个栗子等于1碗饭” 板栗吃多了易发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