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11-15
浏览量:
未来十年,“收入倍增”究竟会给转型中的中国经济带来什么,又会对国家的产业布局、上市公司基本面的改善起到哪些促进作用,由此带来的资本市场的投资机会又该如何把握?这些无疑是广大投资者最为关心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收入倍增计划”或将成为中国经济转型、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也将成为今后数年资本市场的重要主导性话题。
收入倍增和经济转型
说到“收入倍增计划”,世人最为熟悉的成功案例无疑要数日本上世纪60年代实施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日本的该计划是由上世纪50年代末期的经济萧条所触发的,当时的萧条暴露了日本经济存在双重结构问题:个人消费不足以及过度依赖投资带动经济增长等结构性问题。其出台“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是为了化解国家经济中的内需不足、产能过剩等问题。
当时日本经济双重结构日趋明显显现,少数现代化的大企业和数量众多的生产技术落后之中小企业并存,导致了社会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国家一直无法培育出一个庞大的中产阶层。日本经济发展进入瓶颈时期,依靠生产技术落后的企业来发展经济难以继续。
日本实施收入倍增计划前经济所需面临的数量众多的生产技术落后的中小企业使得经济发展难以持续、经济结构扭曲、个人消费不足及过度依赖投资带动经济增长等问题,在目前的中国同样存在。具体表现在外部经济环境、经济周期、产业结构、收入差距、供需矛盾、劳动力、社保等诸多方面,而当年中国的形势可能比当年日本更为严峻,中国推行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正当其时。
一直以来,中国经济的主要推动力都是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而目前受困于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房价上涨等因素使得内需迟迟不能有效启动,而连年高速增长的投资增速也日益难以维持,再加上国有投资大多集中于基础设施建设、民间投资渠道不畅等因素,今后几年投资增长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将日趋减弱,而出口又受制于劳动力成本上升、技术落后、全球经济衰退等因素增长乏力。中国经济此前连续保持的“两位数的增长”的高速发展期已悄然终结,近年来政府工作报告开始调低经济增速的目标至7%~8%之间,正是这一局面的真实写照。
要想使得中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经济结构转型已然成为必然之举,而“收入倍增计划”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首先,居民收入的增加无疑将加大消费的比重,低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将远大于高收入群体,再结合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其效果将不言而喻。而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劳动力成本的提升也将倒逼目前低技术含量的一些出口产业进行技术升级,促进中国的经济结构转型。另外,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民间投资也将更趋活跃,成为目前国有资本的有益补充,为后续投资的增长增添源头活水。
投资机会
对于广大投资者而言,“收入倍增计划”促进中国经济转型的作用在股市中如何体现,对于未来的市场机会又该如何把握,这些无疑是市场参与者最为关心的话题。通过大致梳理,投资者可以得出一些重点行业未来可能出现的机会。
首先,收入倍增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居民消费的大幅增加。从“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实施过程中日本消费领域的发展趋势看,总体呈现出了由“生活必需消费”过渡到“可选消费品消费”的升级趋势。其中居住、燃料水电、医疗保健和教育支出整体呈上升趋势;交通通讯、休闲娱乐以及其他服务支出占比都有较大幅度的上升。
从以上的趋势我们不难发现,收入倍增将带来的消费升级趋势较为明显,而把握这种消费的变动趋势,将更有助于投资者选择能顺应这一趋势性变化的上市公司进行布局,分享收入倍增计划带来的消费升级盛宴。
其次,收入倍增带来的劳动力成本增加无疑将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成本压力,这对于目前整体处于较低技术水平的中国制造业而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低技术含量的出口增长已难以持续,美国开始实施的APP政策更是使得
[1] [2] 下一页
上一篇 : 独立电商或将是电子商务的新未来 下一篇 : 板栗 “6个栗子等于1碗饭” 板栗吃多了易发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