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资讯贸易宝典贸易知识国内外农机装备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农机装备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11-16

浏览量:    

核心提示:  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农机装备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区别于传统的农机装备,现代农机装备已经不仅仅是简单替代体力劳动的

 

  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农机装备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区别于传统的农机装备,现代农机装备已经不仅仅是简单替代体力劳动的机械,而是向着更加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更加注重从产前到产后的全产业链中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发达国家现代农机装备的发展现状

  美国、日本和欧洲是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几个国家,这些国家的农业之所以发达,就在于他们不但拥有足够数量的农业机械,而且还形成了适合各自国情的农业机械化体系。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国家,早在本世纪40年代,美国就领先世界各国最早实现了粮食生产机械化。近年来美国开始致力于在谷物播种机、喷雾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与装备上采用卫星全球定位系统来进行监控作业等高新生产技术,并向着农业机械与装备的精准化方向发展。

  日本目前的田间作业从耕田、播种到收获等均已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其饲养业也已经实现了机械化和集约化。尤其是由于日本的日光温室非常发达,蔬菜、花卉、真菌等均广泛采用温室栽培技术,因而其室内作业的小型机械也非常齐全。日本农业机械近年来为适应经营规模扩大的需要,很注意发展大型高性能的农业机械,同时注重发展适用于小规模经营和老年农民和妇女操作的小型农业机械。

  西欧国家的农业大多数是以旱作物为主,其在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各项生产环节均已全面实现了机械化,甚至一些农业机械与装备还安装了gps系统来进行更为精确的农业作业。近年来西欧国家为了适应机械化的收获作业,在葡萄、梨、苹果等作物的种植方面,着力通过生物工程技术来控制作物的结构和形状,以求实现农机与农艺的完美结合。欧美农机产品制作精良,机、电、液有效结合;农机企业不断兼并重组,跨国公司越做越大;产品的大型化、智能化依然是欧美农机的发展趋势。近年来,欧美农机市场日趋饱和,正在向发展中国家拓展。

  总体来看,目前发达国家现代农机装备正向着大型、高效、智能化和机电液一体化方向发展。具体体现在:适应大农场需求,拖拉机功率继续提高,大型农机实现计算机控制、自动换挡、无级变速,噪声降低,操作舒适简便。

  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比如菲律宾、印度、泰国、智利、巴西等国家,也在大力加快本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并积极采用拖拉机等配套农业机械与装备来进行各项农业的作业。不过从总体上来看,全球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在不同的地区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且发展也极不平衡。

  我国现代农机装备的发展现状及“十二五”发展趋势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家的命脉,农业机械化发展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农业机械制造业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从无到有逐步发展起来的,是从增补旧式农具和制造推广新式农具起步的。

  现代农业机械制造业主要包括种植业机械、畜牧业机械、农产品加工业机械、林业机械、渔业机械、农业运输机械,以及可再生能源装备等7个门类。其中,种植业机械仍是我国农业机械行业发展的重点产品。

  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确立了农机产品生产大国的地位,我国以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为代表的主要农机产品的数量远远超过其他国家。来自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大中型拖拉机实现产销39.2万台(数据来源于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高于德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联合收割机年产销量达到15.8万台,产量居世界首位。

  “十一五”期间,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工作,通过“两减免、三补贴”支农惠农等政策加大了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中央财政不断增加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规模和补贴范围,并把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措施。农业机械制造业受益于国家政策鼓励、资金投入、财税优惠等多个方面的扶持,同时随着科研、生产、开发体系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并稳步保持快速发展态。

  从对外贸易情况来看。2010年,全行业实现出口65.66亿美元,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整个“十一五”期间,农机产品累计完成出口252.23亿美元,进口70.62亿美元,实现贸易顺差181.61亿美元,年平均增长29.6%。目前我国农机装备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为美国、日本、德国、越南、印尼、印度、尼日利亚等。出口数量较多的产品为拖拉机、牵引车,农产品加工机械,联合收割机,运输车,收获及场上作业机械,畜产品采集、加工机械等。

  虽然中国农机总量快速发展,但巨大的人口基数仍使中国农机人均保有量处于世界平均水平之下,综合机械化水平仅约48%,并呈现明显的结构性不均衡:小型机械较多而大中型机械较少、动力机械较多而配套机械较少、机耕机械化水平显着高于机播和机收、粮食作物机械化水平普遍高于经济作物、丘陵地带机械化仍处于起步阶段。同时,由于我国的农业机械工业规模普遍偏小,产品技术含量较低,新技术和新设备又难以得到很好的推广,造成了农机行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滞后。

  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十二五”农机工业发展规划(2011-2015)》,根据规划,到2015年,我国农机年产值(工业总产值)将达到4000亿元以上,出口贸易额达120亿美元,占全行业销售额的20%。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农机行业将力争“建成协调有效的农机工业自主创新平台,在大型农业动力和作业装备领域实现重点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重大突破,推进新产品开发。形成若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显着增强,开发的新产品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农机行业将重点在以下五个方面提升装备保障能力:

  1.保障粮棉油糖安全增效的技术装备

  围绕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棉安全目标,继续提升动力机械和小麦生产技术装备水平,突破水稻和玉米生产所需的栽植、收获装备的瓶颈,开发纤维类、块茎类、油料作物和糖料作物所需关键装备,形成主要粮食和优势经济作物生产全过程用成套装备的开发和生产能力,有效保证供给,提高农业生产率和效益。

  2.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和节能环保的装备

  以节能环保型农用动力机械、保护性耕作机械装备、种肥药精准施用装备、农作物秸秆储运机械、新型节水装备等为重点,加强耕地、水、肥、药、种等资源和农业生产资料的合理利用和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农业由资源消耗型向节约型与可持续发展型转变。

  3.促进农业结构调整需要的装备

  大力发展具有显着地域特色和资源优势的经济作物生产装备,提高畜牧机械水平,特别是发展牧草饲料的收、捆和运输装备,提高畜牧业的机械化水平和产能。

  4.农业产业化所需的农产品加工成套装备

  重点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及现代物流成套设备,突破制约农产品精深加工、绿色供应链产业装备瓶颈;重点发展茶叶加工机械,集成开发农产品在线检测控制设备,构建保证农产品安全监测体系,确保农产品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

  5.农机自动化、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

  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提高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播种机、植保机械、节水装备、农林飞机等系统控制水平和智能水平,以提高其生产率、安全性、舒适性等。

  展望“十二五”,探讨我国农机行业的发展趋势,不仅仅要立足我国的发展历史和发展现状,更要结合发达国家农业机械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特别是技术趋势,才能制定出更为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才能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才能实现符合时代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发展之路。

 

上一篇 : 独立电商或将是电子商务的新未来             下一篇 : 板栗 “6个栗子等于1碗饭” 板栗吃多了易发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

 

 

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投资理财 | 企业管理 | 成功励志 | 市场营销 | 范文大全 | 智慧人生 | 创业指南 | 贸易宝典 | 百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