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资讯贸易宝典商务礼仪宴请的学问功夫在吃外

宴请的学问功夫在吃外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11-15

浏览量:    

核心提示:  小爽  公务宴请就像演一场戏,鲍鱼也好、燕窝也罢,都变成了一种商务工具或者说是道具。如何发挥这些道具的作用,这里面可

  小爽

  公务宴请就像演一场戏,鲍鱼也好、燕窝也罢,都变成了一种商务工具或者说是道具。如何发挥这些道具的作用,这里面可是大有学问的。

  []宴请的学问功夫在吃外

  第2封回信第2封回信宴请的学问——功夫在吃外

  小爽:

  信收到。我实在服了你这张嘴了,几句话,不仅极大的满足了老同志的内心的成就感,而且还将我心甘情愿地定在电脑前继续为你写下去。看起来,今晚我的枕头又要被冷落了。

  上次说了坐车,今天就说吃饭。吃饭,人人皆会,不过是将食物送进口中而已。但作为一个社会人,吃饭常常是一种群体行为,这就使简单的吃饭变得不那么简单了。特别是当吃饭不再是以满足生理需要为第一目的时,吃饭简直就是颇为复杂的一件事情了。今天,咱就说说这复杂的吃饭——公(商)务宴请。

  前些年,社会上流传过一些被篡改的“名人名言”,其中的一句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革命就是请客吃饭”。我们在这里且不深究篡改者所要表达的某些情绪化的东西,但这句话却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宴请在现代社交中的重要性。后来与一位经商的朋友谈起这方面的话题,这位朋友更是体会多多。他说:“对于生意人来说,吃饭简直太重要了。由于有了商业目的,怎么吃饭就不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鲍鱼也好、燕窝也罢,都变成了一种商务工具或者说是道具,如何发挥这些道具的作用,这里面可是大有学问的。”

  的确,在商务场合中,就像穿什么样的西装、坐什么样的车、租什么样的写字楼一样,在哪儿吃饭、吃什么也是传达身份、地位、诚意等信息的重要标志。另外,包括约请、迎送、落座、如何点菜、怎么敬酒、宴请中谈商务的时机等,都可能是影响商务目的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所以说,商务宴请就像演一场戏,什么时候开幕,什么时候高潮,什么时候谢幕,以及在这过程中怎样演好自己的角色,都是大有学问的。

  你刚刚参加工作,这方面的体会可能还不深,但今后陪同领导赴宴或宴请客人的机会将是很多的,作为一个女孩子,如何在此类活动中既得体大方,又角色准确,不仅是工作的需要,也是展示个人能力的绝好机会,可不要小视哟。

  一、宴请前的准备

  宴请的准备工作一般可分为确定参加人员、宴请地点以及发出邀请、恭候迎接等。其中确定客人名单是整个准备活动的关键。因为宴请的客人的身份、宴请的目的、客人的级别及人数、客人与主人的熟识或融洽程度等都直接关系到后面的各个环节。

  如果领导将宴请的人员、时间、地点等都确定好了,那么我们只需逐项落实就可以了,如果领导只是有一个大概的想法或几点原则的话,我们就要认真对待了。因为一次宴请前的准备过程实质上就是一次公关策划的过程,任何一点一滴的疏漏都可能会酿成严重的后果。

  (1)确定参加人员名单。

  确定客人名单时一定要考虑周全,切忌遗漏,最好的办法是先拟出一个大名单送领导圈定。

  如果我们也无法确定拟请的客人名单时,请教或委托他人是个好办法。例如,为达到某个目的,领导想约某个部门的有关人员一起坐一坐。邀请的工作落到了你的头上,而你对该请谁也心中无底的话,最好的办法是向熟悉该部门情况的人员(最好是该部门内部的人)请教,这样得出的结果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偏差。考虑周全的另一层含义是在确定客人名单时切忌搞大杂烩,有些人请客喜欢热闹或图省事,请一次客就想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了,也不考虑客人之间是否有关联,是否愿意坐在一起。其结果就会冲淡主题,达不到应有的目的,甚至还会落个不欢而散的结局。

  在确定客人名单后,还应确定陪同人员名单。这里有几个原则:一是要考虑双方级别和人数的对等。所谓级别对等是指在可能的情况下,已方第一主陪人的身份要等于或略高于第一客人的身份,因为第一主人的身份直接决定了宴请规格的高低;所谓人数对等是指主客双方出席的人数不应过分悬殊。己方人数过少是对客人的不够尊重,过多则显得不雅。二是与宴请主题无关或对宴请目的没有帮衬作用的人最好不要出现在宴会上。

  (2)确定宴请的地点。

  要根据宴会的不同性质选择相应的设宴地点,尽量做到有独特的风格,并考虑在何种规格下招待客人。如果是比较熟识的朋友,又无明确的宴请主题,只是为了联络一下感情,为今后办事做铺垫的话,那么地点和人员的选择都可以随意一些,席间的气氛也应力求轻松自然。

  如果有比较重要的人物到场,在宴请地点的选择上则不能过于随意,因为饭店的档次是身份与诚意的象征。如果客人不愿意被更多的人发现自己的行踪,则应选择一个比较清静的地点。

  确定宴请地点时,应提前与饭店取得联系,最好能做一下实地考察,对房间内外的环境以及宴请菜单都要做一番认真检查,并就开宴时间等相关事项向饭店提出明确要求,以免发生意外。

  (3)发出邀请。

  邀请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当面邀请、电话邀请、发请柬邀请都可以,但一定要郑重诚恳,使被邀请的人感到你的诚意。宴请的时间、地点、主要出席人及赴宴方式等细节要表述清楚准确,不要使人产生歧义。另外,如果时间允许,应提前三至五天发出邀请,以便对方有充分的准备时间。而宴请当天还要再提醒一次,以免客人忘记。

  (4)抵达饭店。

  对于较重要的客人应主动派专车去接,这里面除了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外,还可以利用接送(有接必有送)之机搞清客人家的住址,便于今后的拜访。另一方面,这样还可以省去照顾对方司机的麻烦。

  请客一方应比客人提前到达,到达后应对周围的环境、桌椅的摆设、菜品的准备等事项作出安排或调整。这里特别强调一下每桌座椅及餐具的数量,除非有临时增减人员的情况,否则要做到每桌座椅及餐具的数量与入席的人数相一致,因为在客人来到后再临时调整(特别是临时增加)座椅和餐具不仅会使宴会显得混乱无序,同时也是对客人的极大的不礼貌,人家可能会想:我是不是多余的?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我们就该到饭店大门外去迎候客人的到来了,如果客人的级别较高,还应提醒第一主人到外面迎候。

  二、宴席上的细节

  如果把宴请比作演戏的话,那么此前所做的一切至多只算个引子。至此,大幕正式开启——

  第一场:落座。

  落座是有规矩的,一般可分为正确确定桌次和座次两个问题。

  (1)桌次。

  如果双方来的人较多需分桌用餐的话,应确定其中一桌作为主桌。确定主桌一般有三个原则:一是居中为上。即当三桌以上(且为单数时)并列时,以中间一桌为主桌;二是以右为上。即两桌并列时,以右面一桌为主桌,但两桌以上(且为双数,如四桌)并列时,则需同时使用上面二个原则来确定主桌,即中间的右面一桌为主桌。三是以远为上。即离房间正门最远(即最靠里面)的一桌为主桌。除了上面的三个原则,还有一个如何确定左右方向的原则——面门原则,即以面对房间正门时的右面为上。我想,只要真正掌握了上面的三加一原则,并加以灵活运用(或单独或综合),即使遇上再复杂的情况,我们也能够正确地确定桌次了。排完桌次,接下来是分配各桌的人员。一般情况下,我们应尽量将主客双方的主要成员安排到主桌用餐。无论分多少桌用餐,每桌都应安排己方的人员。如果贵宾带了司机,那么对司机千万不可大意,假如不便安排司机进席的话,要单独安排进餐或发放足额小费。有时大事会坏在细节上。

  (2)座次。

  落座一般由于场合不同而分两种方式:

  正式排位法。即面门居中的位置为主陪席(也称埋单席、主位),对面为副主陪席,主陪席的右侧为第一贵宾席,副主陪的右侧为第二贵宾席,主陪席的左侧为第三贵宾席,副主陪席的左侧为第四贵宾席,依此类推。这种排位方法适用于比较正式的场合,同时要求主客双方(特别是主陪与副主陪之间)的地位都比较接近。

  非正式排位法。如果参加宴会的人不是很多,甚至主人一方出面的只是公司老总和他的秘书,而无论被宴请的客人是谁,按上述排位方法显然都是不合适的,因为无论如何,将第二贵宾安排在秘书旁边都是不够尊重的。这时就适用非正式排位法了。主陪席的位置不变,而副主陪的位置通常也不变(这样催个菜跑个腿什么的比较方便),贵宾依次坐在主陪席的右侧和左侧,依此类推。

  当然,也要考虑特殊因素灵活处理。如遇主宾身份高于主人,为表示对他的尊重,可以把主宾摆在主人的位置上,主人则坐在主宾的位置上,第二主人坐在主宾的左侧。至于男女宾的安排,按外国习惯是穿插安排。我国习惯按各人职务、身份排列,以便于谈话。如果有夫人出席,通常与宴会女主人安排在一起。比如:男主宾坐在男主人右上方,其夫人坐在女主人右上方。如果宴会主人的夫人不出席,可请其他身份相当的妇女作第二主人,也可以把主宾夫妇安排在主人的左右两侧。

  席位安排要适当照顾各种实际情况,比如身份大体相当、专业相同、语言相同的人,可以排在一起;意见分歧、关系紧张者,则应避免排在一起等等。席位排好后,应该用座位卡(桌签)在席上标明。桌次可在请柬上注明,或入席前通知。大型宴会最好有人引导,以免混乱。如果双方来的人数差不多,最好互相间隔着坐,有利于私下交流。

  不要自己人坐一边,对方坐一边,跟谈判似的。

  在这里还有一个分工和定位的问题。在你陪同领导宴请客人时,你一定要明白自己的职责。有时候,由于主陪的领导将主要精力过分集中在主要客人身上,因而忽视了对其他客人的照顾或对宴会的整体节奏的把握。你作为随行人员则应密切关注宴会的整体进展情况,确保在场的每个客人都不会受到冷落,每个环节都不会出现疏漏。

  第二场:点菜。

  (1)基本原则:人少,菜最好少而精;人多,菜最好精而全。

  吃饭人多难免众口难调,常规做法是凉热荤素、鸡鸭鱼肉搭配起来。最好是客人到之前先有一个安排,再重点征求一下意见。

  (2)四大要点:

  一是照顾全面。一定要询问一下客人中有无什么忌口的,千万不能因为一点疏忽而惹得客人不高兴。二是重点突出。最好点一两种贵宾平时最爱吃的或本饭店最拿手的特色菜,菜上来时不要忘了重点地介绍一下:“我们老总听说您对××比较偏爱,而这里的这道菜做得还不错,所以我们老总特意为您点的。”在很多时候,一道菜也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三是男女有别,宴请中如有漂亮的小姐,那么就要少点一些飞禽或鸡鸭,因为这些东西骨头多,让她们在这种场合下啃骨头难免不大好看。四是一视同仁。如果是分桌进餐,每个桌的菜应是相同的,这样不仅点起来方便,一式几份就可以了,而且可避免主桌以外的客人心存不满。当然如果某桌上的人有特殊要求(如有忌口)则另当别论。

  第三场:敬酒。

  一般来说,过多地向客人敬酒是对客人的一种不尊重,但有的客人酒量较大,对主人的敬酒也不反感的话,多敬几杯是可以的。敬酒的时机很重要,一是别人敬酒时不要乱掺和;二是在敬酒时也应遵循身份高低尊卑的次序,不要过于冒失。作为助手敬酒时语言表达也有技巧,一般要体现出地位的差别来,如敬酒时我们可以说“代老板敬您一杯”。同时还应借敬酒的机会将领导想表达而又不方便表达的意思替领导表达出来,这样才真正体现了助手的作用。另外,敬酒时不应有遗漏,如果是分桌进餐的话,其他桌上的客人也应照顾到。

  第四场:谈事的时机。

  一般宴请最好挑有沙发的包间,如果和客人不很熟,吃饭前人没来齐时,就先把事情谈了。这样做的好处是让人家吃得心里踏实。如果和客人较熟,而且也不是什么复杂的事,只是表个态,就不要在吃的时候说,而是到最后送客时顺口说一声“帮我办一下”就行了。当然,一切都要以尊重客人的要求为前提。

  三、道别

  (1)埋单。在酒席进行到接近尾声时,我们应提前结清账单。在结账前要礼貌地向客人询问一下是否还要点什么,如果客人及主陪都明确表示不要什么了,我们就可去埋单了,而不应该等到客人离席了再匆匆结账。

  (2)相送。如果给客人备有礼物,应提前放在贵宾自带的车上,并给对方司机交待清楚,在贵宾上车前跟他说一声“给您准备了一份礼物放在车上了”即可。如果客人是宴请方派车接来的,则应负责将客人送回去,如果有重一些的礼物,则一定要负责将礼物送到家。

  宴席间的学问比坐车的学问大得多,情况也更复杂,前面说了这么多不知道能对你有多大的帮助。其实经历才是最好的老师,宴席的这些技巧还是留给你在今后的工作中慢慢地去体味吧。

  眼睛已经开始打架,得去睡了。

  老生常谈

  []小事还是做不好

  第4封来信随着我对工作和环境的逐渐熟悉和适应,再加上您的谆谆教诲,上班时的感觉比前些天好多了,只可惜——

  第4封来信小事还是做不好

  老同志:

  邮件收到,谢谢您为我导演了一部名曰《宴请》的文字版的轻喜剧。

  现在,我已经越来越理解您的苦心了:在我工作刚刚开始,一切都混沌未开,处处都急需您的指点的时候,您却不急不慌慢条斯理为我讲述于我似乎还不是最急于掌握的礼仪常识的原因了,您大概是怕我在一些常识性的礼仪方面露怯。不会做事可以学,不懂事似乎就离“倒霉”不远了,您是怕我在工作刚刚开始的时候就在一些小事上栽跟头。您说我理解得对吗?

  先是坐车,后是吃饭,下面的礼仪知识该讲什么了?您看您这个学生多笨,始终搞不清自己需要的到底是什么。我猜想,前面两节讲的都是出门在外的事,这回是不是该讲讲办公楼里面的事了?比如接打电话,比如开会、办事,比如如何与领导及同事们相处等等——这都是我瞎猜的,千万不要因此扰乱了您的教学计划。

  还是跟您汇报一下工作上的事吧。现在上班时的感觉比前些天好多了,一方面可能是对工作和环境越来越熟悉和适应的缘故吧。另一方面,可能是更主要的,您的来信在很大程度上帮我恢复了信心,特别是每当我想起有您这样的坚强后盾时,我就什么都不怕了。

  今天,我们公司召开集团行政工作会,这对于我们公司来说可不是件小事,公司几位正副总裁,公司总部的各部部长,全国各地五十多家子公司、分公司的总经理全都赶来参会。会议自然是由我们总裁事务部主办,为此我们提前一周就开始紧张地筹备了,为了印制会议资料我还跟着加了两次班呐。

  上午开会时科长派我负责签到,望着这些风采各异的人物相互打着招呼步入会场,再注视着这些人在我面前一一止步,漫不经心地在签到簿上签上那响当当的名字(至少于我是响当当的名字),不知怎么搞的,我的内心竟会升起莫名的紧张与兴奋来。就在我正暗自发神经的时候,科长突然跑过来问我:时间差不多了,人到得怎么样了?

  见我在那儿愣愣地发呆,知道我根本就未曾统计,他便低声地嘟哝了句什么并一把抓过签到簿,一页页地统计起来。等他转身向主席台跑去时,主席台上的领导已经宣布开会了。

  这么点小事都干不好,您说我是不是够笨的。

  祝您身体健康!

上一篇 : 北大教授为茅台发布会言论道歉             下一篇 : 烤箱 烤箱和微波炉的主要用途和区别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

 

 

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投资理财 | 企业管理 | 成功励志 | 市场营销 | 范文大全 | 智慧人生 | 创业指南 | 贸易宝典 | 百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