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资讯企业管理人力资源人员流失才是企业的最大成本

人员流失才是企业的最大成本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11-16

浏览量:    

核心提示:  在企业做咨询项目时,我最关心的是企业核心员工的流失率。员工辞职离开企业,尤其是核心员工离开企业,对企业会是一种损失,

  在企业做咨询项目时,我最关心的是企业核心员工的流失率。员工辞职离开企业,尤其是核心员工离开企业,对企业会是一种损失,严重的会影响到企业的运营,一位企业老板深有感触地对笔者说:“人员流动频繁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只有企业自己知道……”

  那么,企业为人员流失付出的代价(成本)究竟有多大呢?让我们一起来算几笔帐。

  流失一名重要员工或者重要职位上的人才,至少需投入两个月时间、4个月的薪金才可以找到新的合适人选。此外,还要附加3-6个月的时间让新员工适应工作,才能令其真正开始发挥作用,而这期间的薪水及福利待遇当然也要算在公司的帐上。

  流失一名重要员工或者重要职位上的人才是在试用期1-6个月内的,损失还不算大,如果在公司工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对公司的业务流程和人文环境有了一定程度熟悉的员工离职,并且工作已进展到一定阶段,这会使前期的工作全部前功尽弃,最终对企业的损失有时是不可估量的。

  流失的如果是一名人才,从对人的特质性研究中知道,人是有差异性的,其所具备的知识/技能、以及所具有的创造力、沟通能力等潜能是不同的,其给企业创造的价值也会有大有小,甚至是天壤之别。并且人才是稀缺的,这种对企业的损失更是不可估量的。

  计算人员流失成本,旨在引起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对“留人”的重视。

  人员流失增加的企业经营成本。可具体细化为以下几方面成本:

  A.员工招聘成本主要包括:招聘准备工作,筛选简历,面试成本,录用准备成本,办理录用手续等成本。

  B.培训成本主要包括:岗前培训准备,培训资料,培训管理成本等。

  C.内部员工填补空缺成本主要包括:内部员工填补空缺成本,需要额外加班的成本,主管人员协调完成空缺岗位工作的成本等。

  D.外聘人员填补空缺成本主要包括:

  E.生产率损失成本主要包括:“半拉子”(未完)工作损失的生产率成本,岗位空缺损失的生产率成本,新员工适应工作损失的生产率成本。

  F.各种薪酬福利待遇支出成本及其他不可估量的损失成本。

  G.员工离职引起的其他员工多米诺骨牌式离职所造成的损失成本。有人这样计算过,如果企业员工离职率为10%,则有10%×3=30%的企业员工正在找工作;如果员工离职率为20%,则有20%×3=60%的企业员工正在找工作。如果这种计算方法是有一定的事实根据的,试想企业员工整天都在忙于找工作并处于观望迷惘状态,那么这种现象给企业造成的损失成本将会有多大?

  人员流失造成企业后备力量不足的成本

  如果企业离职员工均是到企业工作满两年以内的大专以上的基层员工,这说明随着企业的发展,不稳定的基层员工因不具备一定年限的工作经验,使企业今后在选拔中层管理人员时面临后继缺人的困境,进而使企业如果从中层中选拔高级人才,会出现无法从内部填充中层岗位空缺,出现人才断层的现象,影响到企业人才梯队建设。

  如果离职员工大部分是企业中层人员,同样企业也面临着后备力量不足的困境。

  人员流失造成企业核心机密泄露的成本

  这些核心机密泄露包括技术的泄密、客户资源的流失、经营管理思想的再利用等等。如果这些离职员工带走的资料和信息流入到竞争对手,后果将更加严重,可能直接威胁到公司的生存。比如,一个关键技术职位上人员流失的同时也带走了关键技术,这个关键技术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样很可能会使企业一蹶不振。

  人员流失造成企业名声被破坏的成本

  如果一个企业的员工流动频繁,一方面,离开企业的员工,自然会对企业存在的问题有些自我的评价,并且大多数是对企业负面的评价;另一方面,企业内外人员会对企业的这种现象有些猜忌和传言。这些评价、猜忌和传言会逐渐破坏企业名声。人们在选择加入企业时,总能会打听到关于企业的一些情况,这使企业面临着很难再次招聘到合适人才的尴尬局面。

  面对如此巨大的、甚至是不可估量的各种人员流失成本,不免让人心生质疑,那些随意解聘员工和不在意员工频繁流失的企业就没有考虑和计算过人员流失成本吗?

  或许有很多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已经意识到了人员流失给企业造成的损失,但苦不堪言,找不到好的解决办法;或许真的有很多企业领导者还未意识到人员流失成本这个问题。

  “人员流失”意味着企业成本支出,反过来说,“留人”则意味着节省成本,并能创造价值。

上一篇 : 养猪户:从未见过这个涨法             下一篇 : 麻花机 的花机工作原理和使用技巧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

 

 

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投资理财 | 企业管理 | 成功励志 | 市场营销 | 范文大全 | 智慧人生 | 创业指南 | 贸易宝典 | 百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