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04-23
浏览量:
王长田曾说要打造中国时代华纳,几乎没有人信;他坚持不做奖项交易,要将音乐风云榜打造成中国格莱美,也几乎没有人信。他似乎总是憋了一嗓子。如今光线传媒风光上市,12年,王长田“熬”出了掌声一片。
我们赶到的时候,王长田正盯着电脑屏幕目不转睛。这是2011年8月5号,北京一个普通的夏日午后。此前的一天,光线传媒登陆创业板,开盘价为70.88元,较发行价52.5元大涨35%,光线传媒创下80亿元市值,王长田身家也飙升到41亿元,成为民营电视制作领域的第一富豪。
光线上市,是王长田一个公开的梦。13年前,当他从可以确定的传媒生涯转向不确定的创业之路时,很多人都为其捏把汗。王长田面临的不确定,既是电视业制播分离从趋势到落地的过程,也是企业发展是通过不断融资迅速催大、还是精打细算按自身逻辑成长的抉择过程。
在做《娱乐现场》时,王长田说要打造中国的时代华纳,几乎没有人信;他坚持不做奖项交易,要将音乐风云榜打造成中国的格莱美,也几乎没有人信。他似乎总是憋了一嗓子。
13年来,民营电视行业实在像是一片稚嫩的草原,既要承受市场的马蹄,更要面临政策的风云突变。包括光线传媒、欢乐传媒、派格太合、唐龙国际在内的民营电视四大门派,有三家相继退出历史舞台;而另一边,老被外界拿来与自己比较的华谊兄弟通过融资高速发展,而光线则因为王长田对公司价值的坚持数次与资本擦肩而过。
从某种意义上说,王长田选择了非常“轴”的一条路。他坚持传媒娱乐的工业化的理念,而华谊则紧扣人和资本。虽然两条路殊途同归,但今天资本市场对光线的追捧,让王长田13年来的精打细算以及对自身商业模式的务实打造有了回报。
今天的光线传媒股权集中,基本规避了“与明星分手”所带来的管理风险;集电视节目制作与广告、演艺活动、影视剧制作与发行于一体的业务矩阵,协同效应非常明显。而光线每天的节目制作量共计6个小时,也让王长田成为一个没有电视台的“民间电视台台长”。
——王长田的故事,是一个文化人对商业实践和商业理想坚持的故事。
上篇:
去做记者吧!
2011年7月17日,王长田从梦中惊醒——又是那个场景。
初中的时候,自己被一群小流氓围堵搜钱,小流氓还强迫年级上的三个漂亮女生和他们厮混。王长田说,在梦里他始终和小流氓们交战厮杀,拼尽全力。而这个挥之不去的梦魇,跟随了他很多年。
那时候,王长田从大连农村插班到县城中学。“当时总觉得自己一个人很孤苦,很弱小。城里孩子们知道的看到的,我都不知道,虽然我学习成绩是班里最好的。”“那次身上五毛钱,被小流氓拿走四毛,剩下一毛放到我口袋里,说看你学习成绩好,给你留一点。”
“我属于那种内心的英雄主义者”,这是多年后王长田自己眼中的王长田。而在别人眼里,他温和、寡言,不够强悍,乃至缺乏企业家特有的那种征服欲。凡此种种王长田听在耳里,扔在风中,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有必要向全世界开放吗?没有必要。
“我七八岁的时候就会做火枪,开始是打火柴的,十岁时做成带枪管装火药的,12岁时改成粗枪管换弹壳的,可以伤人打鸟。那时去邻村看露天电影时我会带着火枪,不断幻想遇到阶级敌人的情形。我的小手指还留有当年装枪走火造成的伤疤。多年来我一直试图搞清这一经历对我一生有何影响,到现在仍是个疑问。”这是王长田某天偶然发出的一条微博。
40岁前,王长田遍读西方传媒链上所有大鳄的传记,他总能从中找到梦想被轻轻划燃的感觉,比如他曾推崇维亚康姆集团的雷石东,当今世界最伟大的娱乐帝国里的商业智慧令他唏嘘;而40岁后,王长田不再读这些。“中国的传媒娱乐产业,与西方有着太多不同,自己的路要自己去走。”
上一篇 : 中国企业家都应该补上危机公关这一课 下一篇 : 切菜机 切菜机哪个牌子的好用?切菜机选购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