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04-23
浏览量:
制作公司和电视台的竞合关系一直持续了很多年,这种矛盾并非来自市场,而是来自于固有观念以及一群人对自身地位的眷恋。这很恼人。但《中国娱乐报道》的出现至少充当了中国电视改革的先行者,《人民日报》甚至为此在1999年11月26日发表文章《从中国娱乐报道看制播分离》,这让王长田非常兴奋。只是,中国电视真正迎来改革元年,中国民营电视节目制作公司真正拥有了合法身份,还是在2003年12月30日广电总局颁布《关于促进中国广播影视业发展的意见》之后。
于是,2004年之前你在做什么,便直接决定了2004年之后你能做什么。
随着《中国娱乐报道》影响的扩大,娱乐界的资源开始主动向王长田靠拢。很多演艺公司和经纪公司都找上门来,王发现这些公司的资源都可以用来单独开辟栏目。于是排行榜类的《音乐风云榜》、明星访谈类的《娱乐人物周刊》、以及《娱乐中心》、《明星》、《影视风云榜》等栏目相继开始制作推出,2004年光线更是一口气推出了七档综艺节目。
2004年前的布局,大致敲定了光线未来节目的架构方向。记者们满天飞,频频出国采访,除了中央电视台,连省级电视台都难以想象的事情在光线变为现实。越来越多的明星主动找上门来,光线办公区被誉为明星出没最多的京城秀场。
到2010年,光线日产节目超过6个小时,节目产量和盈利是后面5到10家跟随公司的总和。
此处值得一提的是音乐风云榜。
2004年,第四届“百事音乐风云榜”最后揭晓前夕,光线负责音乐风云榜艺人统筹的负责人,将第四届“百事音乐风云榜”相关资料提交到了王长田的案头——一些歌星、唱片公司或隐或明地表达了谈奖、要奖的意图,否则将不参加颁奖礼。此前,已经成功举办过了3届的颁奖典礼,遭遇空前压力。
事实上,此时的王长田也开始反省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因为第一届音乐风云榜颁奖典礼反响非常好,到第二届各方面压力全来了。光线当时也存在过现实的短期想法,奖项设得多,个别奖项下获奖歌手数量也比较多,甚至还有歌星私下谈奖的情况。
从表面上看,最后出来的结果皆大欢喜,其乐融融。但长远看来,真正伤害了更多人。于是第三届音乐风云榜坚持标准,部分艺人便推说来不了,王长田说,来不了就算了吧。
如今到了第四届风波再起。怎么办?
音乐风云榜
提及当年的娱乐圈颁奖内幕,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
首先是事先谈奖。也即是说最后的颁奖现场是演给观众看的,所谓的大牌歌星很可能会跟主办方谈奖,如果主办方声明:不知道你最后获没获奖或获了什么奖,他们就会不高兴,说那我怎么去?我去了,结果没得奖,岂不很丢脸?所以你必须事先让我知道结果。
风气一经形成,若是主办方绝不让步,大牌歌星和唱片公司就可能拒到颁奖现场,让主办方下不来台。甚至有公司直接要求主办方进行颁奖搭配:我们的大牌歌星可以参加,但你们还必须给另外的歌手也安排个什么奖,否则就一起不来。
此外,还有奖项会根据唱片公司和歌星的要求一变再变,主办方跟对方商量:我颁给你一个“明日之星”;对方说,不行,我要“亚洲之星”——就这样来回反复商量,直到对方满意为止。
显然,从王长田的性格而言他不甘心被人绑架。
几年下来,光线渐渐成为内地颁奖礼的标准制定者、实施者,如果妥协,很有可能前功尽弃。光线决定宣战,当然这种强势姿态还得益于颁奖礼的经费、赞助都早已经确定,其次颁奖过程的组织严密和专业性也毋庸置疑。
2004年2月16日,光线在北京把风云榜颁奖盛典的入围提名发布会搞得规模很大,各路电视及平面媒体闻风而来,几大网站也是现场直播,因此有报纸评论说:这个颁奖提名发布,都跟正式颁奖阵容差不多了。此举,光线切断了要奖唱片公司的退路,也切断自己的退路。
上一篇 : 中国企业家都应该补上危机公关这一课 下一篇 : 切菜机 切菜机哪个牌子的好用?切菜机选购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