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资讯投资理财财富人物专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设计赢天下

专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设计赢天下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11-16

浏览量:    

核心提示:  2012年7月,在人民大会堂一间宽敞而整洁的办公室里,《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了路甬祥副委员长。路甬祥侃侃而谈,描绘了对

  2012年7月,在人民大会堂一间宽敞而整洁的办公室里,《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了路甬祥副委员长。路甬祥侃侃而谈,描绘了对中国科技未来的畅想。路甬祥的面庞上回荡着温和笑意,话语间不失睿智诙谐。从1959年进入浙江大学机械工程系水利机械专业学习至今,他从响应党“向科学进军”的号召、立志献身祖国的科学事业,到迎来“科学的春天”、在联邦德国任洪堡客座研究员时崭露头角,回国后出任浙江大学校长,再到中国科学院任职,亲历把“自主创新”提升为国家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路甬祥的大半生可谓一部微缩版的“新中国科技史”。

  作为中国崛起的见证者,路甬祥几分欣慰,也不乏忧虑。他认为,中国制造业的规模和总量虽然已居世界前列,但发展模式仍比较粗放,自主设计和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大多仍处于代工贴牌、跟踪模仿,产品附加值、人均劳动生产率低,总体上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大而不强。

  尽管网上与“路甬祥”这个名字相关的信息不胜枚举,从创新设计、先进制造到人才培养、绿色智慧城市建设……不一而足,但给记者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还是他在为《全球著名品牌设计制胜之道》一书的题词——“设计赢天下”。于是我们之间的这次采访话题,集中于围绕设计展开,从“设计”开始,又以“设计”结束。


  “创新设计”的立体内涵

  上世纪60年代以来,部分工业化国家就开始将创新设计作为国家创新战略的重要内容。

  路甬祥认为,设计在中国还是新兴领域,但已逐渐为人们重视。在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全球化大背景下,设计也成为产品和企业的制胜利器,成为体现自主创新水平的要素之一。能否设计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功能卓越、并俱有价格优势的产品,更多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服务,发挥最佳经济和社会价值,这与设计从业者队伍的素质和规模密切相关。

  在路甬祥看来,现代设计已从材料和技术利用以及功能优化上升到对美感、人性化、个性化、多样化等用户体验的追求以及对人文道德、生态环境的关怀。因此,创新设计可赋予产品和服务更丰富的物质功能、心灵文化和环境友好的内涵,满足并引领市场和社会需求。

  《财经国家周刊》:创新设计作为制造业的重要环节,成为制造向创造转变的关键。创新设计在产品市场化的过程中起到哪些重要的作用?中国企业在创新设计方面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提升?

  路甬祥:设计首先要赋予产品、服务和工程系统以优美的形式、卓越的功能、出色的用户体验、新的价值和有竞争力的价格;其次是实现用户、制造、行销、服务、社会和生态环境等多方要求的协调平衡优化。苹果公司设计的iPad和iPhone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得益于创新设计带来的全球热销、产品和品牌价值提升,短短数年间该公司现金储备已经超千亿美元,市值逾6500亿美元。苹果和美国经济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而中国代工企业未能获得太多回报。

  回头看国内,联想集团也是创新设计的成功案例,已建成有百余名各国设计师的创新设计中心,为实现从低成本优势向创新优势转型、从PC制造向系统集成和服务转型奠定了基础。海尔、格力等企业在满足用户对产品功能多样化要求的前提下,注重环保因素、推进绿色设计,重点发展节能技术,采用模块化、可拆卸、材料可循环及降噪等技术,在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浙江正泰集团研发设计的薄膜光伏电池制造装备和生产线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了优势。由此可见,创新设计是促进中国制造从OEM(原创设备商)向ODM(原创设计商)/OBM(原创品牌商)转变的重要抓手,是产品和制造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

  目前中国初具规模的专业设计公司约千余家,近百所高等院校设立了设计相关专业,年培养设计人才数十万。但是,我们在利用创新设计优势打造国际著名品牌、培育一流知名企业、培养世界级设计大师等方面还缺乏经验。创新设计及产业发展需要整合各方优势资源,促进设计人才和产业的区域集聚,建设完善的法律、金融、信息、技术、培训、会展、中介等服务平台,形成有利的政策环境、优化支撑服务体系和文化氛围。现在深圳、北京、上海、杭州、广州、宁波、天津等城市已逐步形成设计人才的集聚效应。

  《财经国家周刊》:设计创新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高附加值上。围绕设计产业发展和设计人才培养,您认为国家应在政策扶持、学科设置、职称评定、人才引进等方面实现哪些突破?

  路甬祥:大力发展创新设计和设计产业,既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与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跨越的重要环节。

  中国设计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政府大力扶持和积极引导。从调研情况看,东部沿海比较重视,中西部相对滞后,政府扶持引导力度存在差距。广东、北京、浙江等省市通过政策支持建立设计创意园区、孵化器,促进国际交流合作、建立技术与服务平台等方式,扶持培育了一批设计企业。但是,相当多的地方仍对此重视不够,缺乏主管部门和配套政策措施。科技和工业主管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明确职责,统筹协调,出台扶持政策和有效举措,把创新设计作为引领产业集成创新的重要手段,将其纳入优先扶持发展的现代生产服务产业。我们应适时成立和加强国家创新设计委员会、中国设计学会、中国设计行业协会等组织,研究制订中国创新设计发展战略、“十年规划”和发展路线图,对设计创新发展做出规划部署。

  企业是创新设计的主体,企业对设计创新的重视程度决定着国家创新设计和价值实现的水平。要着重针对企业加强创新设计价值和重要性的宣传、鼓励其自觉加强创新设计,并扶持民营中小企业投资设计,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设计企业。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创新设计融入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文化,使企业勇于创新、乐于创新、善于创新,在创新设计中实实在在受益。

  设计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其创新发展更依靠智力,更倚重人才。总体上看,目前中国仍缺乏相关人才和智力资源的积累和储备。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创新设计人才的评价、激励机制,铺就世界级设计大师成长之路,依靠人才提升中国设计水平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我们首先要改革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促进艺术、技术、信息、经营管理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设计创新创业人才;其次要建立以社会认可和市场实绩为依据、科学合理的设计成果和人才评价机制,激励优秀设计人才脱颖而出;第三要充分认识青年是设计产业发展的未来和希望,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例如设立中华青年设计奖、组织学生设计竞赛等,鼓励支持青年立志致力设计创新创业;第四要改革设计教育,坚持理实交融、技艺结合,培养造就高素质、有创造能力的设计人才,发展继续教育,提升在职设计人才的创新能力。

  “大而不强”的尴尬悖论

  在人们的思维定势中,美国制造会让人联想到特立独行,日本制造代表着精益求精,德国制造则诠释了完美主义,而在提到“中国制造”时,人们又该如何评价呢?

  过去几十年间,“中国速度”曾震撼全球,中国更跃升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然而在大多数行业,高端市场仍然在由跨国公司主导,中国企业只能在中低端市场艰难前行。专家指出,“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依然笼罩着质次价廉的阴霾;低端制造、低成本竞争、低附加值出口的“三低”粗放型经济模式,成为不少外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制造”。

  2010年中国全年进出口总值达2.97万亿美元,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占一般贸易出口总额比重达93.1%,机械工业销售额已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经济大国和制造大国。“但是我国技术创新能力仍相对薄弱,自主创新设计的产品占比较低,产品附加值和人均生产率低,总体上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难以摆脱无序、恶性竞争,并且付出了巨大的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的代价。”路甬祥强调,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从现在的低端产业向中端甚至高端产业进军。

《财经国家周刊》:改革开放30年,中国制造的产品行销全世界,但国际上知名的中国品牌却很少,您认为该如何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创造强国”的跨越?未来将迎来哪些发展机遇和挑战?

  路甬祥:客观地说,中国的中低端制造业正在逐步提升自身的品质和价值,并已开始向中高端进军,在航天、深海探测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工程机械、重型机械、高速轨道交通、桥梁等领域,中国也已占据了中高端市场的一席之地。

  当然,中国要真正跨入先进制造领域,仍任重道远。发达国家的制造企业早已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从重视产品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开发,到同时重视制造服务及其所需支撑技术的研发创新,通过提供高技术含量的制造服务,获得高于实物产品销售的附加值和利润。长期以来,中国在生产型制造观念的引导下,将技术开发重点放在产品设计、零部件制造和装配等方面,却忽视了产品全生命周期中更具价值的设计制造之前和销售以后的服务。

  未来10~20年是中国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创造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应着力在推进制造产业优化升级、夯实产业基础、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整合区域资源配置等几个方面进行攻坚。同时,应下决心采取有力政策和举措,加快提升中国企业创新设计、技术和经营管理创新意识和能力,突破关键、基础、共性技术,提升系统集成创新能力;加快中国制造业转向现代制造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提升中国制造的品质、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全球化进程不可逆转,自主创新绝不是“闭门造车”。只有开放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市场和环境,中国创造的力量才能得以激活并得到充分发挥。世界上的专家智慧、优秀团队、研究资源、先进技术理念等都值得我们充分吸收和利用,并以此作为自主创新的起点。

  《财经国家周刊》:虽然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提法已经说了很多年,但在经济体制中仍然存在着现实的短板和障碍。您认为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路甬祥:科技体制改革要进一步明晰产权原则,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并非所有科研成果都能转化为生产力,但这不意味着转化效率低就是合理的。在体制上应推进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的科技成果向企业集聚,使它们在技术创新中担当主导。要逐步摆脱传统中重文轻理、重理轻工的观念——无法应用的知识和技术是没有价值的。

  任何科技创新不经过企业运作就不可能转化成规模产业,不可能真正成为第一生产力,更不可能完成从投入转变成新的知识和技术、再从知识技术转变为更大的物质财富。所以企业能否自觉成为创新主体,是完成整个产业创新循环的关键所在。

  纵观西方成功实现成果转化的国家,都是从本国国情出发,主动探索转化的途径和方式。政府往往发挥主导作用,适时调整发展战略,完善法律制度,构建开放统一、公平诚信、竞争有序、鼓励创新的市场环境、投融资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我们应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前瞻部署科技发展战略和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引导扶持企业自主创新,改革体制机制,构建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促进国际交流合作,促进知识、人才、技术的流动和转化,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动力与活力。

  迄今为止,中国科技工作总体上仍以跟踪模仿为主,原创科学成就、自主创造的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设计创意的重大集成创新比较少,正处于从跟踪模仿为主向自主创新战略转变的重要时期。由于国情、发展阶段和制度文化不同,我们应当借鉴但也不能简单照搬他国科技发展的体制与模式。


上一篇 : 危机管理要避免哪些误区?             下一篇 : 冰淇淋 炎炎夏日勿贪吃冰淇淋 当心变成冻冻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

 

 

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投资理财 | 企业管理 | 成功励志 | 市场营销 | 范文大全 | 智慧人生 | 创业指南 | 贸易宝典 | 百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