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04-20
浏览量:
“你最愿意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运动员还是商人?”记者问道。眼前的李宁,两鬓斑白,头发稀疏,看起来和大街上任何一个中年商人无异。在长时间的采访“轰炸”之后,他面对的是午餐前最后一个问题。
李宁显然不太喜欢这个问题,他皱了皱眉,腰杆不经意地挺了一下,“请把我只当作一个人来看待,”他把重音放在“人”字上。“其实,经商或者其他,我都只是为了活得更充实。”
“我最近还在读《资治通鉴》,”他补充一句,“感觉也很充实,我这个人并不喜欢太功利的东西。”有一次,李宁甚至还拍摄过一幅“波普艺术照”——内穿红色运动服,外罩黑色西装,手执一个奥运冠军奖杯。
上个世纪末,李宁被权威的国际体育记者协会评为“二十世纪世界最佳运动员”,100年来,获此殊荣的只有25个人,李宁的名字和球王贝利、拳王阿里、飞人乔丹排列在一起。
2006年,李宁当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60年亚洲英雄,该刊认为“这是一位在体操和商业生涯中,均具有灵活头脑的传奇人物”。那时,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早已在香港主板市场上市,这也是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国内体育用品品牌。作为公司董事长,李宁本人及其家族控制着公司37%的股票,李宁自己身价高达近20个亿。
“李宁证明了一件事情,”《时代周刊》如此评价,“在中国,商业的荣耀也可以和奥运会金牌一样,熠熠生辉。”但李宁的名字,并没有被这期杂志归类在“商人”中,而是在“运动员和探险家”一栏里。
事实上,“探险家”李宁的确是他鲜为人知的另一面。在最初经商的几年中,李宁不断“触电”,甚至还差一点就成为了一名演员。“这就是性格,”李宁承认,“我是一个热爱自由的人。”
现在,除了开董事会,位于香港铜锣湾时代广场的公司总部看不到李宁的身影。他在香港深水湾富人聚居区过着自己的生活。而他当年参加演出的电影《七金刚》和电视剧《武林至尊》,在香港市面上依然有碟片销售。
1990年前后,王石和李宁几乎同时在广东创业。现在,两者颇为神似。一次,王石在西安旅游,有小贩高叫:“我认识你。”王石很开心。小贩又叫:“你就是王石,那个中国移动的老总。”王石更开心:“我就是喜欢万科离开我而独立存在。”“我呢,”李宁说,“我最高兴能有那么一天——很多孩子买了李宁牌,但完全不认识我,这就是我最需要的。”
“先画钱,再画画”
李宁从小爱画画。
事实上,他从18岁开始就正式师从吴东魁学习国画。那时,李宁是国家体操运动队的主力。“他来学习绘画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周末,食堂没人做饭了,我们俩就一人泡一碗方便面吃。”吴东魁说。李宁最爱画的是“墨竹”。“画画以后,练体操时我不再浮躁,”李宁领悟到,“刚柔相济的竹竿画法,以及有弹性的竹叶撇笔,都是体操中动作的体现。”
数年下来,李宁的丹青愈来愈娴熟。而他的体操生涯也同样达到了巅峰状态——1984年,李宁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夺得自由体操、吊环和鞍马三块金牌。
“回到广西,那里几乎是倾城出动,”他说,“我坐在一个敞棚车里,到处都是欢呼的人群。我很享受,觉得人生不可能再有第二次了。”
4年之后,在汉城奥运会上,李宁从吊环上掉了下来。此后,他不再画画。国人对于李宁兵败的反应,“让人有点缓不过来”。李宁从吊环、鞍马上摔下来以后的一笑,使得他从“英雄”成为了“罪人”,有人甚至给李宁邮寄去了“上吊的绳子”和“子弹”。
“我喜欢笑,”李宁后来说,“这是一种性格和态度。”但那个年代的中国刚刚从封闭状态解脱,到处充满了急需扬眉吐气的渴望,“人们需要冠军,不需要体育。”
“当时,我原本最有可能去做总教练或者选择当官,”他回忆道,“但我一生气,一拍屁股就走了。”李宁选择的道路是经商。在体育界,算是开了先河。“先画钱,再画画吧。”他留下一句话。
上一篇 : 危机管理要避免哪些误区? 下一篇 : 冰淇淋 炎炎夏日勿贪吃冰淇淋 当心变成冻冻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