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04-22
浏览量:
李书福吉利集团职位董事长。李书福这篇文章发表于2004年初,当时国内自主汽车品牌奇瑞、吉利仍很羸弱,比亚迪默默无闻,五粮液、春兰、科龙等外行巨头虽屡吹造车风,但绝对扛不起民族汽车品牌的大旗。这篇散文般的呼唤之后,中国自主汽车品牌果然自此成势。
这个题目或许会让人匪夷所思,“挪威的森林”当然不属于中国。如果人们都有这个认识就好了,偏偏不是,很多人以为“挪威的森林”搬进中国,在中国的土地上就属于中国了。这不是一个失误,而是一个很严重的错误,我们必须立即纠正它,要让中国的土地上长出中国的树。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一篇小说,这个题目已经超越了文学的概念,把一个名词变成了形容词而流行于世界。我是制造汽车的人,制造汽车的人也应该要热爱文学。无论是中国文学,还是日本文学,都告诉我们什么叫民族,什么叫国家,什么叫文化。作为一个万分热爱汽车事业的我很清楚地感受到汽车与文化的交融所产生的情感,这种情感可能就是有些人认为的狭隘的民族主义。我认为这种狭隘虽然没有超越国家与民族,但起码已经超越了自我。作为农民出身的我能够做到这种超越,已经尽了我很大的努力了。也可能是因为我是农民,也可能是因为我的狭隘,所以才有我这种热爱和重视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开发与建设的热情。
五年前我就这么说,四年前我就开始这么做,中国汽车工业不能没有自己的品牌!吉利汽车算一个,奇瑞和哈飞也算一个。我差不多是在疾呼了,不知道自己的声音有多大,有多响,但我知道很多人听见这喊声的时候心里在流血。上个世纪鲁迅就大喊:“救救孩子!”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一个分子,作为一个中国人,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以一个汽车人的身份呐喊:“救救中国!”。当然,我是说中国的汽车工业。
“汽车”,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它真的不那么简单。而汽车的“品牌”正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标志性旗帜。我很高兴我们有自己的“解放”、“红旗”。半个世纪过去了,“解放”和“红旗”没有被冲昏了头脑,还屹立在中国,这真的让我感动。而遗憾的是,好不容易形成的“上海”牌轿车已逐渐被人淡忘了。
中国的轿车去年已突破二百万辆的产销量,人们都很高兴,我看见了一个集体的喜气洋洋,却怎么也快乐不起来。我相信,并不快乐的人不止我一个。因为这“二百万”有多少是中国自己品牌的轿车?跑在中国大地上的轿车绝大部分是拿来主义的合资产品,品牌是人家的,你再努力,也是为别人的金币做着卓越的贡献,我就把它形容为中国土地上“挪威的森林”。
这不行,真的不行。
当然,我不否认中国汽车工业因合资而得到发展,这个贡献是客观存在的。我要说的是,在这个历史关头,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中国不能没有自己的汽车品牌!汽车政策的制定者和管理者不能再视而不见,想扛起中国自己民族品牌的汽车人不再需要态度,而是行动。我们一定要让中国的汽车跑遍世界,而不能让世界的汽车占领中国的市场。
我们的汽车工业已经整整发展了半个世纪。中国是这么大一个国家,十三亿人口,只有“解放”和“红旗”是不够的,光有“吉利”、“奇瑞”和“哈飞”也是不行的,独木不成林,三棵树或五棵树依然不成林。中国的汽车工业不仅是拉动内需或在GDP上占有重要的百分点,世界再发展,全球化再热烈,中国人也要过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日子。一户为舍,三户为邻,五户为里,这种传统的形容面对中国汽车工业是不行的,中国汽车工业需要自己的强大阵容,成乡、成镇、成城!有人说汽车投资太热,我不这么认为。不进行无情的竞争,就无法体现水平,先发展后整合,这是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铁律。我们大家都在说必须要按经济规律办事,必须尊重国际惯例,而中国汽车工业为什么能例外呢?
“吉利汽车”从一开始就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鼓励和支持,才有了去年的八万辆产销规模,但这个进步显然还不快。我总说,发达国家的可比数字是一年的工资能买一辆轿车,美国、日本和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人均年收入能买两辆。我们国家的人均收入实际上三年都买不起一辆轿车,所以吉利汽车就是要为老百姓造买得起的好车,吉利的目标就是要让中国人将来一年的收入买得起两辆中国自己品牌的轿车!
上一篇 : 面板持续涨价 液晶电视价格“水涨船高” 下一篇 : 点菜柜 点菜柜的技术性能有哪些?点菜柜的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