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资讯成功励志成功人生中国联通 浴火重生

中国联通 浴火重生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04-22

浏览量:    

  从三大运营商的广告大战中,可以感受到其中硝烟四起的白热化程度。中国电信在娱乐明星邓超版“天翼”广告之后,又推出企业家李开复、丁磊版天翼3G广告,力图通过名人效应占据消费者眼球。而运营TD-SCDMA的中国移动,则在广告中突出“中国元素”,独具中国水墨画韵味的广告画面,似乎要突出的告诉用户,这是中国的3G标准。姗姗来迟的中国联通则将富有争议的“沃”作为全业务品牌。

  今年4月28日,联通发布的“沃”品牌,宣称覆盖了联通旗下所有的产品、所有的业务以及所有的服务,并凸显了在新兴的3G个人移动通信市场的优势。而在“沃”品牌正式推出之前,中国联通在CCTV等强势媒体推出了新的企业形象广告片。广告画面中,从上个世纪的滑翔机到最新的空客380,从古代的私塾教育到如今的无线互联网。

  与感叹词“WOW”谐音的联通全业务品牌“沃”的推出,曾引来业内的嘲讽。有观点认为,就算“沃”代表了丰美之意,但这种表达太过于隐晦曲折,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与资源宣传。因此,中国联通应该直截了当宣传WCDMA的优势,而不是把时间成本消耗在一个看不懂的概念之上。

  不过电信运营商的3G广告大战,体现的是各自营销策略的不同。

  中国移动的“中国元素”的品牌视觉设计,则更突出了TD-SCDMA作为自主知识产权3G标准的特性;中国电信的广告始终突出无线上网概念,并以相对低廉的资费吸引用户,希望建立更广泛的用户群;而中国联通则一改2G时代追随者形象,一口气推出视频电话、手机音乐、手机搜索、手机拍照、无线上网、手机上网以及手机电视六大业务,力图奠定强大的品牌号召力。

  “联通在全业务品牌框架内,推出3G应用、家庭业务等细分市场的子品牌。”据介绍,中国联通推出了定位时尚群体的“沃·精彩”,定位商务人群的“沃·商务”以及定位家庭用户的“沃·生活”等分类。

  以家庭用户市场为例,在获得固网宽带资源之后,联通可以以固定宽带为核心,通过“沃”品牌的延展和“数字家庭类”业务的推出,为家庭用户提供时尚、有趣的服务。家庭医疗、家庭教育、欧洲足球赛事高清直播等业务,都将在“沃”品牌延展下,迅速被用户认知、接受。

  而针对商务用户市场,中国联通借助固定宽带与3G移动宽带的融合,为企业用户带来了许多差异化的业务体验。在联通营业厅,“神眼”、“销售管家”等差异化业务已经在“沃”品牌的旗下推出,并将为集团用户提供实时监控、远程安全控制、实时数据上报等服务。

  中国联通人士称,作为国内唯一打出全业务品牌的电信运营商,中国联通的新品牌将更有利于营造统一的品牌体验,并在3G营销大战中“后来居上”,凸显中国联通WCDMA的全面优势。

  “苹果”诱惑

  其实在3G时代,最需要转变角色的是电信运营商。因为原本最赚钱的语音业务的战略地位将被增值业务所替代,而增值业务的下游产业链就是3G终端。

  3G终端的战役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运营商3G竞争的成败。运营商既需要保持自己在产业链盟主地位,又需要聚集合作伙伴,这对运营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悬挂在中国联通面前的是最诱人的“苹果”——世界上最受欢迎的3G终端产品iPhone。在iPhone与中国移动谈判破局之后,中国联通就接过了与iPhone谈判的接力棒。

  7月底,有消息称中国联通与苹果公司已经签署了3年独家销售智能手机iPhone协议,预计将在9月底以捆绑销售的方式销售3G版iPhone。这意味着,中国移动最起码在3年内无法与苹果公司合作。

  据称中国联通为了实现与苹果的合作,作出了很大让步,包括给予一定补贴、包销一定数量的iPhone、内置苹果在线软件商店等。而此前也有传闻说,联通斥资100亿元人民币,以2000元/部的单价,从美国苹果公司一次性采购了500万部WCDMA制式iPhone手机。而此前,苹果公司在跟各国运营商合作时,要求每个iPhone用户为运营商贡献的收入,苹果获得20%~30%的分成。为此,业内认为,此举让联通“捡了个大便宜”,可望借助苹果iPhone的影响力,以500万部iPhone手机拓展500万高端用户。不过此传闻还未被联通方面证实。

  但专家认为,着眼于未来长远发展,作为中国重要的全业务电信运营商,联通“放下身段”,押宝苹果iPhone,以此作为与中国移动竞争、拓展高端3G用户的武器,即使短期内也许会带来一些市场收益,但大大增长了未来受制于苹果的风险。

上一篇 : 面板持续涨价 液晶电视价格“水涨船高”             下一篇 : 点菜柜 点菜柜的技术性能有哪些?点菜柜的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

 

 

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投资理财 | 企业管理 | 成功励志 | 市场营销 | 范文大全 | 智慧人生 | 创业指南 | 贸易宝典 | 百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