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宵之王”还是“怪兽入侵”(物种入侵)
蘩花渃幕
发现物种入侵应该仅剩对待,不是所有的都能吃
小龙虾,中文名克氏原螯虾,是一种甲壳纲、八足纲、小龙虾的水生动物。它起源于北美,20世纪30年代左右由日本传入中国南京一带。它最初是用来饲养牛蛙的饲料。然而,小龙虾因其鲜美的口感、鲜嫩的肉质和较高的可食用部位,很快就被发现作为食品原料。进入中国“吃货”的视野后,辣、十三香、蒜蓉的吃法数不胜数。经过规模化养殖,小龙虾以杂食性强、生长快、适应性强、繁殖率高的特点,击败了许多中国本土小龙虾(东北黑小龙虾、南京黑小龙虾等),在长江中下游广泛分布。
再加上小龙虾常见的生活场所和到处钻探的习惯,再加上超强的繁殖能力,“破坏之王”并非虚名,经常带来水坝、农田等破坏后果。2013年在云南元阳哈尼梯田发现了入侵小龙虾。它一出现,就钻过自己的适应性繁殖,导致田埂漏水,不仅影响梯田的美观,而且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小龙虾也会在国外肆虐,淹没当地水域,严重威胁当地的动植物种群。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甚至将小龙虾列为世界上100个最具破坏性的入侵物种之一。
外来入侵物种(invasive alien species, IAS)的生长由于缺乏天敌,往往呈现爆发式增长,抢夺资源,压缩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导致生态失衡,甚至危及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生态安全。入侵物种通常具有繁殖生长快、传播能力强、适应新环境能力强等特点。它们的传播将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产生负面影响。基于上述特征,外来入侵物种在新引入地区的生长繁殖往往超过本地生物,被公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