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民歌(3)
悲画扇
(三)生活民歌。
生活民歌种类较多,用途各异,内容丰富,但演唱环境和形式差别很大。
1、摇钱树歌。据《恩平文史》(1995年3月,第三十期)记载,清末,一些民间艺人被生活所迫,只好沿门卖唱乞食,他们折一枝榕树枝,在枝上挂满桔子和铜钱,安插在一枝约五尺长的竹竿上,肩上挂着两个布袋(即乞米袋),逢年过节时敲着小锣鼓沿门卖唱乞食,如户主有施舍,则摇动树枝,铜钱就叮当响,寓意金钱来到家门,加上他们所唱都是好意头的歌,故称为摇钱树歌。如《满福满禄满家堂》“摇钱树到你门来,恭喜财主发大财,左边龙门出秀子,右边龙门出秀才……”(见附录五:《满福满禄满家堂》)。摇钱树歌多是七言,每四句或八句为一段,节奏轻快。流传至今,因生活水平提高,人们不需沿门乞食,演变成了春节期间的“祝福歌”和小孩子唱的“讨利是歌”。
2、莲花歌、喊三国。莲花歌和喊三国都是猜枚歌。莲花歌(见附录六:《山伯饮酒妹来猜》)一般都是青年男女对饮、对唱、对猜的,内容没有限定,曲调轻快悠扬,十分悦耳。喊三国(见附录一)的内容则限定在三国故事内,并以“三国呀”开头,由一唱到十为一个回合。莲花歌、喊三国不一定要在酒宴上演唱,兴之所至随时随地都可以演唱。
3、童谣。童谣歌词一般都较浅白,多用于教儿童学话和传播自然知识,尾字押韵,易念易记,没有固定的旋律,但有一定的音乐节奏。如《月亮光》“月亮光,照地巷,买子姜,子姜辣,买浦达,浦达苦,买猪肚,猪肚肥,买牛皮,牛皮韧,买竹笋,竹笋薄,买莲角,莲角尖,买马鞭,马鞭长”。里面每一句都有一样事物的基本特征或基本知识,儿童很容易记住并印象深刻。
恩平民歌经过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已经成为相对完善的一个艺术形式。在同一首恩平民歌中,可以混合使用夹房歌、花笺歌、牧歌等等,也可单独使用某一种歌种,现在有的恩平民歌还加进了恩平木鱼。演唱形式也均由独唱、清唱发展到对唱、小组唱、表演唱、大合唱,还有民歌剧、民歌小品、快板等。近年受到群众欢迎和好评的民歌作品和节目其表演形式均是经过改进的。如1996年的恩平民歌剧《老树新花》,2005年的民歌表演唱《欢乐恩平》,2010年,《乐游恩平》更是采取歌舞的表演形式,参加珠海、中山、江门三市联合举办的“珠中江民歌大赛”获得二等奖。
伴奏乐器
解放前基本是清唱或单一的秦琴伴奏,解放后发展到有打击乐、高胡、南胡(二胡)、秦琴等,随着西洋乐器的传入,又增加了萨克斯、扬琴、手提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