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腾冲民俗文化(3)
绝情
刀山火海传佳话
在腾冲各少数民族中,傈僳族是最具特色的民族之一,他们勤劳勇敢、能歌善舞。刀杆节是傈僳族民间最隆重的节日,传说起源于明正统年间。当时,滇西边境常被境外部族骚扰、侵犯。朝庭派兵部尚书王骥领兵西征,击败来犯之敌。随后,王尚书带领人民安边设卡,同时把内地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传授给当地人民,使边防巩固、人民安居乐业,深得傈僳族的信赖和敬仰。王尚书班师回朝后,被奸臣毒害,他的冤魂上了天,被封为“白马将军”。傈僳族人民为了纪念他抗敌安边的功绩,便在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刀杆节”,用“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英勇气概,祭奠英灵,激励后代继承先辈光荣传统,抵御外侮,保家卫国。
每年二月初七傍晚,傈僳山寨铓锣声声,鞭炮齐鸣。身着盛装、环佩叮铛的傈僳族妇女,头缠包头,肩挎长刀的傈僳族汉子,从四面八方涌向刀杆场。此时,场地中央已经堆好了一人多高的一堆栗木柴。天黑了,香僮或本村最年长者把柴堆点燃,熊熊的篝火映红了天际,人们弹起小三弦,在“嗄头”的带领下,围着火塘,边歌边舞。不久,柴火变成了通红的炭火,金焰窜跳、青烟蒸腾,热浪燎人,令人望而生畏。头缠红巾的傈僳族香僮们,手舞足蹈,跃入火塘,忽而弹起,忽而扑落,忽而立地飞旋,忽而翻滚前进,动作潇洒,干净利落,赤足落处,火星四溅。有的香僮可以手捧炭火洗脸、可以把通红的火炭放入口中咀嚼 ,技艺高超者,还可以手持烧红的铁练,绕颈擦背,缠腰挽腿。经过一番折腾,通红的火塘,被勇士们的脚板踩得灰飞烟灭,而他们的手脚,却没有半点烫伤的痕迹,且浑身上下,毫发未损,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整个场面,惊心动魄,叹为观止。
此时,围在火堂边观看的傈僳族群众,不论男女老少,再次自然而然地围拢起来,在嘎头歌声的引领下,喝碗同心酒,唱响傈僳歌,跳起三弦舞。在傈僳族村寨,人们几乎个个能唱会跳,曲不离口,弦不离手。
傈僳族民间舞蹈主要有跳嘎和三弦舞两种。跑嘎是溶歌舞为一体的文艺形式,喜庆、丧葬和起房盖屋必跳此舞。队形为圆圈舞,由嘎头(领队)领舞、领唱,边唱边跳,无乐器伴奏。唱词一般是祖辈流传的、具有特定含义的叙事长诗。三弦舞以小三弦为主要伴奏乐器,其它乐器还有竹笛、口弦、决列等,队形可横、可纵,也可成圆圈。每逢节日喜庆,村村寨寨、男女老少,都要沐浴盛装,踏节起舞,往往以酒助兴,直到大汗淋淋,筋疲力尽才罢,有时还甚至通宵达旦。三弦舞动作矫健有力,活泼多变,既热情奔放,又深沉稳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二月初八一大早,男人们在刀杆场上竖起了一架二十多米高的刀杆,刀杆上结结实实地捆绑着72把磨得锋利雪亮的钢刀。刀把左右错开,刀口一律向上。刀把上扎有红、绿、白、黄、蓝五彩纸花,每朵花下扎有一张甲马纸符,接受了火海洗礼的香僮们来到刀杆下,经过跳神、焚香祭拜等仪式,双手接过傈僳少女敬来的米酒,喝下半杯,将另一半倒在地上,敬献“白马将军”。为向观众证明长刀的锋利,攀登前还要用绸布验刀,香僮们也要亮出脚掌,让观众们验证。
随着几声震天动地的炮响,香僮们赤足徒手,在毫无保险的情况下攀上了刀杆。他们个个动作敏捷,身轻如燕,技艺高超而娴熟。每个人都那么稳沉镇静,双手握刀,双脚踩刀,赤脚与刀锋抗衡。他们依次而上,到达杆顶后,每个人都要念四句祈求神灵保佑的吉利词。分别向东、南、西、北四方掷下预测吉凶的旗子。有的香僮还要表演更加惊险的动作,双手抓稳杆头,双脚收缩向上翻转,悬空倒立,骄健优美的身姿犹如山鹰展翅,蛟龙翱游。让人看着心惊肉跳,目不敢视。上刀杆是肉体和钢刀的对抗,是勇气和险阻的较量,是密传神功的展观,也是对人体极限的挑战。
以“上刀山、下火海”为主要活动的刀杆节,展现了傈僳族人民勤劳朴实、勇敢顽强,拼搏向上的可贵的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誓死扞卫祖国安全和民族尊严,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英雄气概。
然而,如此优秀的民族民俗节日,文革中,却被列入“封资修”,扣上“宣传帝王将相,大搞封建迷信”的帽子而被禁止。改革开放后,才重放异彩。
八十年代初,腾冲恢复举办“刀杆节”,一下子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赶赴腾冲摄制了纪录片《傈僳欢歌》,向海内外发行,影响迅速扩大。1992年,腾冲傈僳族刀杆表演队,应邀赴海南省参加国际椰子节表演,同年,到沈阳参加和平区文化庙会表演,还被选拔参加第三届中国艺术节广场表演。1994年到杭州参加中华民俗风情艺术节表演,到武汉参加全国少数民族艺术展演。1995年赴山东参加中华民俗风情艺术节表演,同年,还参加了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表演。2000年5月,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红河杯”全国少数民族体育精品展播。9月,又赴河北参加石家庄“云南民族文化节”表演。
在石家庄市及河北周边地区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傈僳族香僮个个身手不凡,技艺精湛,每到一处,无不引起轰动,观者云集,万人空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