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抚州锦溪村曾家及曾栋石牌坊

阳州

江西抚州锦溪村曾家及曾栋石牌坊

锦溪曾家村位于临川区腾桥镇东北部。该村四周群山环抱,村前有一溪名叫“夜湖港”流向抚河。真可谓山上竹木葱葱,溪中清流潺潺,其景致叫人流连忘返。曾氏始祖就在此定居。

曾家村前有一条青石板道路通过,相传这曾是一条抚州通往福建的官道,在村头路口建有一座两层的“拱北楼”,表示对朝庭的中心;出拱北楼往南便是“六朝人瑞阁”,寄寓大明天下太平,人民安康之意。再往前不远便有著名的进士牌坊一座,官道就从进士牌坊下通过。

“进士牌坊”始建于明崇祯初年,高七层,宏伟壮观。牌坊左右两边各由三根巨型石柱按品字型矗立,牌坊前后共有高达两米的石雕巨狮四座。整个牌坊全部由巨石镶嵌而成,在巨石上还雕刻满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人物和鸟兽形象,其艺术造诣之高令人叫绝。牌坊第一层镶嵌有一块长六米,宽近一米的巨型石匾。石匾上方刻有“父子兄弟叔侄同朝”八个大字,字里引间可以看出曾家当年的显赫。

牌坊西边是“华光庙”,东边有通往“金凰山书院”的“云露桥”。云露桥左右各立一块石碑,据说文武百官经过此桥都要下马通过,金凰山书院就建在不远的金凰山顶。在书院旁有一洗墨池,为书院洗笔专用,不远处依“夜湖港”还建有“万魁阁”。曾家村前有一片竹林,与村落和和书院相对应,恰有“门对千颗竹,家藏万卷书”的意境。

曾家村前还有始建于明代天启年间的门楼一座,门楼两边是青砖砌成的围墙,围墙上青藤相绕,围墙外整齐地排列着几十块旗杆石,据说是村里每考中一人就要竖一面旗,旗杆石就是为此而设的。想象当年这几十面大旗迎风飘扬,那场面也肯定非常壮观。走进门楼,只见一个宽大的操场叫人视野顿时开阔了许多。相传当年清兵为了报复曾栋父子兄弟对其南侵的抵抗,曾派兵血洗曾家村,就在此操场上一连杀人三百余人,在家的曾氏族人无一幸免,据说操场边那棵老樟树就是当年清兵血洗曾家村的铁证,三百年多年来,这棵古树还经常发出的怪怪的“呜呜”声,相传就是那冤魂在控诉清兵的残暴。

操场南面是一口池塘,塘堤四周杨柳垂荫,真是水中碧波粼粼,岸边绿荫婆娑,一片风景如画。操场正北是曾氏宗祠,宗祠大门两旁各立一只巨型石龟,石龟背上中竖立着石牌。东边石牌刻有“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圣旨一篇,西边石牌刻有曾栋父子兄弟叔侄的官职。宗祠里面有一院落,院落两边有回廊,通向后厅“敦本堂”。堂前供奉着曾氏历代列祖列宗之灵位。“敦本堂”后是一处小花园,园里丹桂飘香,黄鹂鸣翠,又是一番宜人的景象。

与曾氏宗祠一墙之隔是西谷公祠,正是这位勤劳朴实的西谷公为明朝培养了十几名进士,几十个栋梁。西谷公祠西边是一条巷子通往东升门,从东升门进去右边是敕书阁。敕书阁里珍藏着皇帝的诏书以及曾栋父子等人上朝的疏奏。紧挨敕书阁是“进士第”,进士第前面是方岳得第宗祠,再前边是锦溪世第,世第西边是“天官第”。村北山上修建高大夫人的陵墓,墓碑上刻有浩封高大夫人之墓,墓前有四极大石柱和一条大道方便后人祭扫,大道两旁立有望碑,纵观整个曾家,水秀钟灵,山幽壮丽,龙腾虎跃、生机勃勃。

相传曾氏远祖居山东嘉祥县,三世祖便是孔门高徒曾参。王莽起兵时,为躲避战祸,曾氏其中一支南奔豫章(今江西南昌),居庐陵(今江西吉安),唐代时,四十三世祖司空洪立公徙居南丰。南丰一宗可谓人文鼎盛,光耀华厦,唐宗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即为南丰宗人。后又有族人迁居至泰和梅溪者曾同享,中进士,官拜南京兵马节度使,而锦溪一族由五十八世祖文仲公为开居祖。

明代时,曾氏西谷公辛勤操劳,积下一份家产,但因目不识丁,常遭人愚弄。有一次西谷公去东乡饶家相亲。饶家人见其忠厚老实便说我家拣来的女也不会嫁给你这样的呆子,西谷公当时气得脸色铁青,怒气冲冲地返回,路过高家,一老者见其忠厚诚实,主动提出将女儿许配给她。成婚后,夫妻二人暗暗发誓,将来一定要让儿子多读书,以免再遭人欺辱。后来他们共生了曾彬、曾栋、曾蠲、曾轼四个儿子。为了培养儿子,西谷公在村东北的金凰山设私塾馆,并请来当时的名师祝徽先生教授他们。西谷公非常疼爱儿子,有时还让儿子骑在脖子上送他上学。祝徽先生看到后,笑着吟道:“子把父当马,父望子成龙”。初时儿个孩子非常顽劣,不服先生教导,经常旷课外出游玩。

有一次曾栋因过分玩耍被祝徽先生打得头破血流,祝徽先生怕东家怪罪便连忙收拾行李正要不辞而别,刚下得山时被正好赶集回家的西谷公碰上。西谷公问先生为何走,祝徽先生支支吾吾的,最后不得不道出真相。谁知西谷公听后非但没有怪罪,反而称赞先生做得对,并对先生说:“既使打死一个,我还有三个儿子”,先生听后非常感动。

此后先生更加悉心教导,从那以后,兄弟几人便发奋苦读。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兄弟四人先后功成名就。长子曾彬为明万历丙午年进士,官至云南石屏知州,其子曾其然后来也考中进士,并子袭父职;次子曾栋为明万历丙辰科进士,初授浙江兰溪县令,因任期治蝗、治水、救荒有功于而升任福建布政司史,后又历任四川、广东、左右布政;三子曾蠲为明崇祯进士,官拜贵州省布政司史;四子曾轼也中进,先后任湖广、武昌、蒲圻县知县。其孙亦多人考取进士,曾亨应为明崇祯甲戍科进士 ,官至吏部文选司主事,此外还有任知县、礼部主事、礼部儒士、吏部考选、通判者等,父子兄弟叔侄数十人同朝为官,真是显赫至极。由此,西谷公也被加封为中奉大夫,其妻浩封夫人。

在曾氏父子兄弟叔侄同朝为官时,也正是明朝走向衰亡的时期,李自成发动农民起义,清兵入关,大举南侵,崇祯丁亥年,清兵包围贵阳城,曾蠲孤军奋斗到最后身边是剩数骑,知大势已去,便单枪匹马冲进敌阵,英勇杀敌,终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曾亨应被谪后,与抚州知府揭重熙共同领兵与清军进行了殊死搏斗,最后被迫撤退至福建。在福建的一次残酷战斗中,被敌所虏,他仍死不掘,大骂清兵,凶残的清兵将他凌迟处死。家人后来收集他的衣冠回老家葬了 一个衣冠,永远祭扫。曾和应在广东也和清兵进行了艰苦的战斗,最后敌人攻破城池,又闻兄长在福建战死,便慨然曰“吾不死何以见兄长于地下乎”遂赴井而亡。为了报复,顺治二年,清兵派兵包围曾家村,共抓获男女老少三百余人并全部处死,此时曾益次女正好在娘家住,因不甘被羞辱,大骂清兵,也被凌迟处死,后被封为烈女。

乾隆四十一年,朝廷为了缓和民族矛盾,追封曾亨应为赐谥烈愍公,追封曾亨应三子曾筠为礼部主事,追封曾和应为光禄寺正卿,追封曾轼赠光禄少乡,赐谥即愍公,俱入乡贤祠,祀忠义祠。

内容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