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妇女围腰(护心帕)的来历传说
秋柏
彝族妇女围腰(护心帕)
根据彝族传统服饰地理分布情况,凉山型女性服饰中有护心帕和银牌配饰。乌蒙山型、红河型、滇东南型、滇西型服饰中,女性均不同程度地佩戴围腰。如果将护心帕等同于围腰,彝族大多数支系的妇女,均有一种围腰情结。甚至连滇西北彝语支的纳西族,围腰与其它服饰部件一道,构成纳西族女性传统的“披星戴月”服饰。当代民族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使彝族传统服饰从形式到内涵都发生着变迁,但围腰作为彝族女性服饰一个重要的徽标,却顽固地保留着其传统的样式。
滇中峨山,是新中国第一个彝族自治县。当地彝族纳苏妇女喜系“凸”字形围腰,以黑色或蓝色布料做底,沿“凸”字形腰头钉三道银制“桂花珠”,或以彩色丝线挑绣成桂花状排列,三道之间两条空隙处,第一道以红丝线绣各种藤式花草,第二道以红丝线绣制连片的左旋和右旋“卍”图形,正中间嵌一白底绣花三角形“围腰芯”,沿花芯底部绣配犬牙状花纹。围腰头左右两边各钉有一块银制围腰牌,以一条八股或六股头银链挂在脖颈,两头分别搭钩在围腰牌顶部小孔。腰部用白布为底缝制左右各一条飘带,上绣蝴蝶、石榴、花草等精美图案,反结于后腰为摆,也有的直接用银链做飘带腰索。
高平、富泉一带的彝族聂苏支系妇女喜系大围腰,多以青色或黑色布料做底,有的使用围腰芯,有的直接在围腰底料上,绣上花鸟虫鱼等精美图案。用一根细细的银链杂以彩色丝线相缠绕,挂于左右两侧围腰边纽扣上系紧为饰。居住在小街等地的另一支俗称“花腰彝”的聂苏,其胸前衣襟上刺绣精美图案,仅以一块长20多公分,宽40多公分的绣花“兜肚”式小围腰覆盖小腹部。
彝族妇女的围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具有保暖、兜拢东西、占卜的实用功能。彝族民间孩子出世后,“哪个剪脐带,祖母剪脐带。脐带剪断了,娃娃包在围腰里,要来洗娃娃。”妇女们说,冬天“一条围腰,赛过一件衣服”。地里劳作或出门走亲戚回来,彝族妇女围腰里兜着的,是家里孩子们最企盼的花生、水果、糖果等。关于彝族妇女用围腰占卜,古有记载:“白罗罗者,裹头跣足,著两截衣。妇人耳带铜环,衣如袈裟,以革带系腰。丧无棺,缚以火麻,裹毡,竹床舁之。前导七人,甲胄,枪弩四方射,名禁恶止杀,焚之于山。鸣金执旗,招其魂,以竹裹絮,置小篾笼悬床间,如神主。五月二十三日,列笼于地上,割烧豚,侑以酒食,诵彝经。罗拜以祭之。婚姻惟其种类,以牛马为聘。及期,聚众讧于女家,夺其女而归。性窳惰淫湎,信鬼蓄蛊。以手量裙边,投麦于水,验其浮沉,以当占卜。”
现在的彝族纳苏女用围腰占卜,当为书里记载的“以手量裙边”的遗俗。有的彝族纳苏妇女,能用围腰为久病之人占卜是否失魂。先用围腰边沿给病人哈一口气,就边沿用双手反复度量。如连续三次用其拇指和中指张开的距离丈量围腰边沿时,总剩下一截长度,表明病人在某时某地丢了魂。相反,就要对病人可能受到惊吓的一个个时间和地点反复占卜验证。有时人们丢了牲口也前来问询,彝妇也可用围腰占卜出可在哪座山、哪条箐里找回丢失的牛羊,甚是神秘。
彝族妇女围腰,是女性审美的结晶,实用美观。围腰是最能集中体现彝族女性心灵手巧的女红作品,因此成为青年男子传统择偶的重要标准之一。每条彝族围腰,须经过剪纸、裁剪、刺绣、挑花、配饰等环节,每一个细微的过程都倾注了彝女的聪明与才智。事实上,彝族妇女围腰,还蕴含着重要的彝族社会历史、文化信息。
彝族围腰来历的传说
流传在四川美姑的彝族《护心帕的来历》说:
从前开天辟地的女神拉则史希,不仅善射箭,而且智慧超人,她提出的问题,一般人都回答不上。但如果有人把她难住了,她就送那人一件宝贵的礼物。有一天,她骑马走过沙溪,问一个正在田里劳动的庄稼人说:“挖地的大哥,你从早到晚究竟挖了多少锄啊?”庄稼人老实地回答说,从没有计算过。第二天拉则史希走到这里时,又照样问了一遍,他仍然回答不出来。庄稼人回家后向妻子摆起了这件事。妻子听后便对他说:“明天这个人再问你,你就反问她:‘你骑的马儿一天走了多少步?’”果然,第三天拉则史希又拿同样的问题来问他,他就照着妻子教的话反问这位女神。拉则史希感到奇怪,就问是谁教他这样答复的,庄稼人又老实地告诉了她。女神走时要求庄稼人明天带着他媳妇一同下地,说要亲自盘问她。第二天,夫妇俩刚下地,女神就骑马走来,便问庄稼人的妻子说:“聪明的媳妇,你为什么要找一个憨傻的丈夫?”庄稼人的妻子就回答说:“他傻,但他老老实实劳动;我聪明,所以我忠于爱情。”女神称赞媳妇的智慧,于是赠给她一个椭圆形的护心帕,护心帕上还有个银牌牌,意思是保护她聪明、高尚的心灵。彝族妇女的护心帕和银牌牌就这样传下来了。
该传说虽为彝族护心帕风物传说,但叙事主题为歌颂彝族男子热爱劳动的高尚品德、女子忠于爱情的真挚感情。护心帕作为一件珍贵的礼物,授之于开天辟地的女神拉则史希,主要是出于对女性高超智慧的赞美,出于保护她们聪明、高尚的心灵,所以名曰“护心”帕。护心帕来自女神馈赠珍贵礼物,为围腰提供了神圣的出身,更加高扬了女性的心地善良、心智聪明。
滇中峨山彝族纳苏《花围腰由来传说》:
那时候,有一对夫妻,男人很傻,女人很聪明。女人总留在家里做饭,把男人赶到地里干活,天天开荒挖地。几天来总有一个人骑着马,来到他身边问:“老表,你今天挖了几锄了?”然后骑着马走了。一连几天,这个人总是骑马来问同样的问题。男人一个字也答不上来。回家后,就跟他媳妇说:“有一个人,来了一天问我‘你挖过几锄了’,又来了一天也问‘你挖过几锄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媳妇就对他说,如果明天他还来问你,你就反问他“那你的马走了几步到这里呢?”
第二天,那个人照样来了,“老表,你今天挖过几锄了?”还是问同样的问题。男人按媳妇教的回答:“那你的马走了几步来到这里呢?”那个人很惊讶,对他说:“谁教你这么回答的?”男人径直答道:“我媳妇教我说的。”“你媳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明天来看看她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个人接着说,“你告诉她我怎么吩咐就叫她怎么准备好。”男人问:“怎样准备?”那人吩咐到:“叫你媳妇做好百十百碗饭,七十七双筷,九十九样菜等着。”男人一听,立刻犯愁了,一整天在心里嘀咕:“媳妇到哪里找这些东西准备,家里这么穷,她怎么能做出这么多饭菜呀?”男人回到家后对媳妇说:“今天那个人又来了,我照你教的回答:‘那你走了几步到这里?’愁死人了,因为他说叫你做好百十百碗饭,七十七双筷,九十九样菜等着,他明天要来看你。家里这么困难,我们到哪里找这么多东西呢?!”媳妇就对他说:“别发愁,你别这么担心,我会做好这些饭菜准备好的。”
第三天,那个人就来到他们家了。男人媳妇已经做好饭菜等着。只见桌上一个纯白色大碗里盛满了纯白的米饭,旁边摆着一双漆过的筷子和一道做好的韭菜。做好这样的三样东西摆着,那个男人一看到这些准备好的饭菜,就对她说:“你怎么这么凶啊?你们女人们既然这么凶嘛,就用这么一块银围腰盖住心口吧。”于是,妇女们从此在胸前戴上了美丽的花围腰。
值得注意的是,故事讲述人李琼山特别强调,当时骑马人赠送的围腰由纯银打制。故事开篇,即交代了男、女主人公的对立气质:憨傻与聪慧。骑马人赠予围腰,表面上出于赏识女主人公解答难题显露的过人机智,真实目的则为了盖住女性的胸口,钳制女性聪明才智的发挥。
玉溪近郊也有《妇女围腰布的传说》
,出难题的是一个秀才,故事依然以男子挖田情节展开,也要求准备“千只眼睛的桌子、九十九样菜、一百碗饭”以及上马还是下马的问题。不过没有七十七双筷。等女主角反问:“猜我是要出门还是要进门”后,秀才觉得“这个女人不得了啊,就送了她一块围腰布,表达心意。”这块围腰布又叫蒙心布,意思就是要蒙住媳妇的心,让她不要太聪明。后来,我们那边新媳妇过门,婆婆都要送一块围腰布,意思就是媳妇不要比婆婆还聪明。与此极其相似的,有滇西北彝语支纳西族《纳西族围腰》的传说。
纳西族的传说与玉溪近郊传说极其相似,秀才和进士所出难题几乎一模一样。纳西族传说中,多了一个难题,就是一碗血汤泡饭,题解是鲜红的苋菜汤。叙事中,男女之间的对立表现得不是很明显。
昆明也有类似《围腰由来的传说》
,故事开始多了男的傻到不会犁地,以及牛下巴纹印来历的推原情节。难题是罗英秀才要求女主角准备“千只眼的桌子,九十九样菜,百十百个碗,七十七双筷”,以及出门时“上马还是下马”的难题,女主角的解题,还是筛子、韭菜、白色的碗、漆过的筷子以及出门还是进门的反问解答。罗英秀才就说:“这个女人实在是太厉害啦,如果长期这样下去,男人就没有地位了。”他就从他身上撕了一块布下来,拿给这个女的说:“拿这块布缝条围腰吧,送给你啦”。女的也不明白,可能是当时那种也觉得好奇,家庭也不是很好,一块布还是稀奇的,然后她就拿过来就缝,缝了一块围腰系在腰上。从此以后,女的就变了有点憨。从这个女的开始,姑娘出嫁时,娘家都会送上一块围腰给她系着。
楚雄三街镇彝族《妇女围腰来历》传说
,出难题的是走马皇帝,也从挖地问题开始叙事,要求“做好九十九道菜”、“龙须虎爪菜”。女主角用九碗韭菜和瓜尖做的“龙须虎爪菜”应答。以及女主角背着大儿子(丧失父母)让小儿子走路,假传上天要灭世吩咐插杨柳枝,女主角叫每家每户都在门上插上了杨柳枝,唯独自家没有插。回答说:“如果我死了,全村人都可以将我埋葬。如果我还活着,而全村人都死了,我却埋葬不了全村人,我一个人活着又有什么意思呢?”走马皇帝觉得这个女人十分的聪明。走马皇帝认为这里的彝族女人实在太聪明了,如果不加以克制,将来会危及他的皇位。于是,走马皇帝找仙人赶制了一条花围腰,在他离开这个地方时送给了女人的丈夫。晚上,女人的丈夫下地回家,将走马皇帝送给他的礼物拿给妻子看。妻子被花围腰上绣着的美丽图案迷惑得走了神,禁不住将它系在了胸前,殊不知花围腰就再也解不下来了。从此,这里的彝族女人整天就痴迷于花围腰上的花花鸟鸟,整天缝缝绣绣,不再关心其他事了。
综上,不论彝、汉、纳西族,关于女性围腰的来历,都由一个相似难题故事来推原解释。作为一个典型的风物传说,女子围腰成为可信物,叙事紧紧围绕这个可信物渐次展开。如果抛开其难题和求解的母题,该传说也是一个讲述远古男人和女人的故事。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三个:一对夫妻和一个外来出难题的男人(或女神)。故事以男人和女人的分工开篇,难题数总计十个:挖了多少锄—千只眼的桌子—百十百碗饭—九十九道菜—七十七双筷—血汤泡饭—上马还是下马—龙须虎爪菜—背大儿子让小儿子走—自家不插杨柳枝(后两个是独特的行为),题解为:马跑了多少步—筛子—白碗米饭—韭菜—漆过的筷子—鲜红苋菜汤—出门还是进门—瓜尖菜—非亲生与亲生儿子关系—群体与个人关系的解释。
第一、七难题的解答方式,是很多民间叙事难题型故事常见的反诘。所问的难答,由所答(反问)的难答来消弭。第九、十,属女主人公的独到见解,亦反映其聪明才智和高尚品德。其余的难题及其解答,基本上借助和利用了汉语的谐音关联。就每一则单独传说而言,难题数最少的是四川美姑的传说,最多的有五道难题,属楚雄和昆明的。
从男性和女性关于愚笨与聪慧的对立紧张强度来看,楚雄三街镇的传说排名第一,其次是昆明的和玉溪近郊的以及峨山彝族的传说。纳西族的传说中,围腰的获赠主要解决了纳西族妇女烧火煮饭弄脏衣服的问题,围腰的佩戴更凸显了纳西妇女的美丽和聪明,基本没涉及男、女间争斗和矛盾。楚雄彝族的传说中,因女主人公的聪明应答,甚至使皇帝担心其统治地位,“走马皇帝认为这里的彝族女人实在太聪明了,如果不加以克制,将来会危及他的皇位。于是,找仙人赶制了一条花围腰,离开这个地方时送给了女人的丈夫。”它是所有叙事中,男女两性关系最为对立紧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