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华蓥民俗文化
东方氏
华蓥民俗文化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种类很多、异彩纷呈。从1978年华蓥建置以来,特别是华蓥建市后,文化部门高度重视,组织人员,拨出经费,挖掘整理,精心打造,推出了一批有名的文化品牌,申报并获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3个,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9个,华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17个,绚美了非遗古风,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特别是华蓥山幺妹节、华蓥山宝鼎庙会等,已经形成了每年都要举行的传统,且规模较大,在广大群众中声誉良好,彰显着持久的生命力。
民俗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当地群众的生活紧紧相连、息息相关。它是人类在不同的生态文化环境和精神心理背景下创造出来,在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的文化,通过传递、演绎、发展,逐步成为了今天所见的不同类型的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等文化。
在华蓥这方土地上,民俗文化种类纷繁,博大精深。如今的华蓥市是由广安县、岳池县、合川县划出的一部分所组成。华蓥独有的地缘风貌,孕育和培养了一代代的华蓥山优秀儿女。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生活于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巴人,凭着强大的发展势力,灭掉他族而建立巴子国,辖川东及湖北大部分地区。直到公元前316年,秦统一蜀之后进而统一巴,四川包括川东地区成为秦国势力范围。秦于此设郡县进行治理。经秦、汉、魏、晋,历唐、宋、元、明、清,直到当代。无论社会制度怎样变更,华蓥山地区始终顺应着历史发展。经济文化在与外界的碰撞、融合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形态。历史上大的战争对华蓥山经济带来摧残和抑制,大的移民活动,又曾给地方经济产生结构性影响。悠久而深厚的历史文化,孕育了华蓥山人民深厚的精神文化。
华蓥市建置较晚,1952年,行政区划调整,合川县划庆合乡为岳池县辖,是年,华蓥为广安、岳池两县所辖,属南充专区。1978年11月10日,经中共四川省委批准,成立华蓥工农示范区(县级)。1979年10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改华蓥工农示范区为华云工农区(县级)。1985年2月4日,撤销华云工农区,设立华蓥市并改“云”为“蓥”(县级),辖区不变。1993年7月2日,广安地区成立,华蓥市划归广安地区管辖。1998年,建立广安市,华蓥市则为四川省直辖市(县级),由广安市代管,市治地蓥城。2001年9月,广安县瓦店乡划归华蓥市管辖。2006年8月1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瓦店乡更名为“红岩乡”。
华蓥民俗文化按社会风土分类,大致可分为:
一、民间习俗,如生产习俗(忌戊:即忌戊日、栽秧、薅秧、尝新、建房择吉日)、交易习俗、生活习俗(服饰、饮食、居住、行旅等)、礼仪习俗(婚嫁、丧葬、祭祀、庆贺等)节日习俗、忌讳与迷信等。
二、宗族家庭(姓氏、家庭、宗族等)。
三、宗教信仰文化。
四、社会风尚。
五、方言(语音、华蓥方言、土音土语、俗语、俚语等)。
按文化范围分类,大致可分为:
一、社会民俗文化(家庭、亲族、村镇、社会结构、生活礼仪等)。
二、物质民俗文化(生产、交换、交通、服饰、饮食、居住等)。
三、精神民俗文化(宗教信仰、各种禁忌、伦理道德、民间传学、游艺、民间竞技等)。
华蓥“非遗” 绽放民俗的绚丽风采
华蓥民俗文化异彩纷呈,先后被四川省、广安市、华蓥市评为“非遗”的就有29个。申报并获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婚嫁歌》、《华蓥滑杆抬幺妹》、《华蓥山宝鼎庙会》;申报并获批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安丙丞相的传说》、《云童舞》、《婚嫁歌》、《华蓥滑杆抬幺妹》、《宝鼎庙会》、《石匠号子》、《华蓥(天池)彩蚌壳》、《华蓥山石刻艺术》、《四个大字》;申报并获批华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安丙丞相的传说》、《云童舞》、《婚嫁歌》、《华蓥滑杆抬幺妹》、《宝鼎庙会》、《石匠号子》、《天池彩蚌壳》、《华蓥山石刻艺术》、《车车灯》、《连响》、《高脚狮子》、《紫金钟传说》、《茶馆小调》、《双枪老太婆的传说》、《唐家河坝操扁挂》、《仙女洞传说》、《褒先寺的传说》等。
《婚嫁歌》是华蓥山区嫁女时“坐歌堂”民俗上传唱的歌曲。“坐歌堂”是千百年来流传在华蓥山区的一种民俗活动:每逢新姐儿(准新娘)出嫁前夜,亲朋好友们便聚集一堂,用歌声祝贺新娘出嫁,用歌声代为新娘抒发离别娘家的依恋之情,用歌声歌颂生活;媒人用歌声夸赞婆家的殷实,伴娘用歌声代新娘向父母、兄长讨取“压箱”等。歌堂往往设置在新姐儿家的堂屋正中,里面搁一张或两张四方木桌,桌上摆满干果等食物,古风淳朴,民俗气息浓郁。
“坐歌堂”历史源远流长,相传隋唐时期兴起。《华蓥市志》详细记载了川东地区“坐歌堂”风俗活动:“嫁女前夕,具酒馔,集妇女唱歌。歌阙,母女及村姑伯姨,相而泣,循叠相继,达曙乃止。”随着时间的推移,具有川东特色并具有一套完整程序的婚嫁礼俗“坐歌堂”也逐步形成。
“媒人是条好吃狗,这家吃来那家走。男家吃人大腊肉,女家又饮高粱酒。”由于“坐歌堂”所唱的《婚嫁歌》都是类似于此的结构简单、语言通俗、幽默风趣、上口易记的歌曲,广受群众喜爱。2006年,华蓥市政府拨专款10万元,收集创作了“坐歌堂”节目,文化部门还把“坐歌堂”这一民俗按原生态的形式搬上舞台,多次在当地及广安市演出。2007年3月,“婚嫁歌”(坐歌堂)上了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近年来,华蓥每年都要拨专款用于发掘、抢救、保护“坐歌堂”等传统民俗项目。
《华蓥滑杆抬幺妹》,这是一年一度的“华蓥幺妹节”上的主要民俗活动。“华蓥幺妹天下靓,川东壮汉争睹芳;滑竿抬她上山来,伴君共度好时光……”这首流传在华蓥山区的“滑竿抬幺妹”歌谣,直言快语,真实感人。
“滑竿抬幺妹”,是华蓥山区人民的传统习俗,已有1250多年历史。早在唐代,在每年六月观音菩萨得道日子前后,华蓥山区都要举行“滑竿抬幺妹”比赛,年轻的汉子将漂亮的幺妹抬上华蓥山,拜佛观景,汉子与幺妹相中后,就结为秦晋之缘,白头到老。
华蓥山滑竿抬幺妹具有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内涵。滑竿由两根韧性极强的斑竹,配以凉椅捆扎而成;幺妹经过梳妆打扮,一般头饰美观,身着漂亮衣服,手持绢花,脚穿花鞋,娇美动人;轿夫经过一定技巧的打扮,一般是毛巾裹头、身着布褂,下穿九分裤,脚穿草鞋,年轻气壮。幺妹:是农耕(林牧)文明背景下对农家未出嫁小妹的称谓。滑竿抬幺妹就是轿夫(抬脚)一前一后,幺妹坐于椅中,自撑油纸伞遮阳,轻颠漫颤自在行走。其程序通过上滑竿,起滑竿,颠试滑竿,各种路途状况号子呼应提示,途中风趣逗乐以及下滑竿等环节的细化,形成为完整的行为范式和文化情味。随着竞技活动比赛的兴起,这个活动逐渐有了竞技、表演、展示、欣赏等成分,形成为一定历史时期特有的民俗文化形态。
近年来,华蓥多次举办“滑竿抬幺妹民俗趣味体育比赛”,以展示华蓥儿女风采,活跃山区人民文化生活,文经结合,以文促经,打造华蓥,发展经济。每次比赛,数十位幺妹参赛,颇为壮观,参观者数万人,热闹非凡,已成为四川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华蓥山宝鼎庙会》,亦称华蓥山香会,每年均要举办,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据《清·华银山(今华蓥山)志》载:唐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宝鼎山下寺庙如春笋般建立,山下四周至宝鼎,沿途大小寺庙,多达49处,历朝历代,香火不断,延续千余年,至清中期达到鼎盛。每年农历六月十九为观音得道之日,山下各地善男信女为了还愿,在神首、香头的带领下,成群结队,敲锣打鼓,上宝鼎上香还愿,祈求吉祥,形成了声势浩大、闻名天下的华蓥山宝鼎香会。
华蓥山宝鼎香会,起自佛教,却源于民间。它历时千年,规模宏大。它是普通民众的民间信仰表现形式,表现出民众祈盼吉祥和谐,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善良愿望,展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场景。它是研究川东社会风貌,人文风俗及佛教文化、民俗文化、民间技艺、民间文艺的珍贵教科书。
“云童舞”:是华蓥山特有的民间文艺。每年农历六月初一至十九这段时间,成百上千的香客队伍,带着祭祀礼品,浩浩荡荡,锣鼓喧天,跋涉几十里、上百里山路到宝鼎朝拜,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云童舞是这个队伍的开道仪式,1956年,华蓥民间老艺人创新《云童舞》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荣获了全国优秀民间舞蹈奖。其表演人数至少四人,多则不限,但必须成对,表演时一般无音乐,唯有锣鼓伴奏。
“抬架香”:是华蓥山特有的宗教活动。庙会时,将祭祀礼品用木架或竹架抬着上山,敬佛上香。华蓥山宝鼎庙会已被公布为四川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华蓥彩蚌壳》,又称“蚌壳舞”,流传于华蓥市天池、禄市、永兴、明月、双河、阳和等乡镇一带,主要发祥地在天池镇,它是独具华蓥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
《华蓥蚌壳舞》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渠江、嘉陵江两岸乡场上都有《蚌壳舞》的表演。《华蓥蚌壳舞》是天池地区高山湖泊的农耕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它是在历史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独特民间舞蹈,它能从多侧面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是极具研究价值的传统民俗文化载体,也是了解、研究川东地区风土人情、历史沿革、伦理道德、价值观念、表演艺术、民间音乐不可或缺的依据。据传,自隋朝至今,一千四百多年来,华蓥山地区的城镇乡村每逢年过节或举办祈祷求雨、婚嫁贺寿、喜庆丰收等活动时,都会请来民间艺人跳《蚌壳舞》,彩蚌舞常与龙灯、狮子、彩莲船等民间歌舞同时表演,相映成趣,增添欢乐喜庆的氛围。天长日久,《蚌壳舞》不断演变、发展,已成为华蓥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并流传至华蓥山麓及渠江两岸。
华蓥“蚌壳舞”的由来,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一位小伙子在天池湖网住了一只硕大的蚌壳。蚌壳里面不仅有闪闪发光的珍珠,还有一绝色女子。经不住诱惑的小伙子,在与美女嬉戏缠绵时,被化为美女的蚌精拖入湖内,丢掉了性命。此后,小伙子怨气不散,化为白鹤,与蚌壳为敌,常年在湖边守候,追逐啄食蚌壳。后来,华蓥人便将白鹤啄食蚌壳的画面与传说结合起来,创作了反映仙鹤与蚌精嬉戏的民间舞蹈“蚌壳舞”。
华蓥“蚌壳舞”的表演形式简单。两人一组,一人饰“蚌精”,一人饰“白鹤”。“蚌精”神态含羞撒娇,动态为挑逗、躲避,“白鹤”则紧随,神态喜恼嗔怒,动态为追逐、避让。这种一内一外、一动一静,表演随意却生动活泼的民间舞蹈,极受群众喜爱。2010年,华蓥“蚌壳舞”被列为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华蓥山石匠号子》,喊出大山汉子的千年情感。华蓥山高、石多、石头坚硬,石匠很多。安丙家族墓群因其石刻雕刻细腻圆润、线条流畅,形象逼真,超过了同时代的大足石刻而闻名全国,被列为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可见,华蓥的石匠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历史上,在今华蓥市的双河、永兴、明月、阳和、观音溪、庆华等地,曾拥有多处大型采石场。采石场大都远离集镇,地处偏僻,开采石匠难免孤独、寂寞;开山采石,钢仵撬石、抬工运石都是繁重的体力活。所谓“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华蓥石匠号子因其繁重艰苦的劳动而产生,因优美动听、打诨诙谐而世代流传。
华蓥石匠号子是石匠们繁重劳动时真情流露,反映了石匠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真实感受,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处于社会低层人的精神面貌。华蓥石匠号子是石匠们在劳动中为协调动作而唱的极为原生态的歌谣,大多在集体劳动时使用。华蓥石匠号子曲调简单,节奏自由明朗、富于山歌野味;歌词一般为七言、四言,少有散板,讲究韵律,有板有眼,朗朗上口。
华蓥石匠号子一般分大锤号子(开山号子)、撬石号子、抬石号子。打大锤一般是由两个人交替进行的劳动,要求各自唱一歌打一锤,表现形式为对唱,唱时为预令。唱完时举锤,落锤到锲子上时呼“嘿”,结束一锤劳动,然后由另一人接唱号子,重复劳动动作。大锤号子高亢悠扬,激荡人心。撬石号子节奏明快,它采用一领众合的表现形式,领唱为预令(集蓄力量)合唱为动号(一齐发力)。一领众合,交替进行。抬石号子一般只有明快的节奏而无曲调,讲究音韵。华蓥石匠号子的歌词内容十分丰富,表现力极强,例如:“大锤一把,八大金刚。锲子二排,钻山凤凰。弯尺一把,四角四方,铁撬两根,像对鸳鸯。”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生动地描绘出大锤、锲子、撬棍、弯尺各自的作用;“太阳落坡坡背黄,情妹出来收衣裳。衣裳搭到手挽上,手把竹杆望情郎。”寥寥四句号子,细腻而传神地描绘出了夕阳下一位村姑痴情守望情人的动人景象,表现出石匠们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和向往;“岩上大嫂下坡来,黄泥裹着绣花鞋。”通过两句极为形象的比喻,描绘开山的石头滚下山坡的情景;“年青气力不用够,等到老来把气呕。”预示着人生的激励和警示。
华蓥石匠号子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石匠们用口中呼唱的号子,表达了他们在所处的时代里对生活的态度,对社会的认识,对人生的感悟,对情爱的向往和追求。因此,它不仅是音乐创作的好泉源,而且也是民俗学、社会学研究的好资料、教科书。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开山采石、分料大都使用电锯,不用大锤等工具了。大部分连现代建筑基本上不再使用石料,而直接用混凝土代替了原始的采石场,只能偏僻乡村偶有所见,高亢振奋的华蓥石匠号子也只能偶有闻,难觅踪影。
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蓥市组织人员,投入资金,收集整理了华蓥山石匠号子资料,近年来市政府加大投入,对华蓥山石匠号子进行有效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