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汤阴县城南公园二十四根迎宾柱的典故
玉玲
汤阴县城南公园广场耸立的二十四根迎宾柱,从汤阴400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精选出来,把“千年古县”“三圣之乡”汤阴的历史典故,以翔实的故事,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真实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1、毛氏问碑
汤阴火车站月台上立有“岳忠武王故里”碑,该碑1942年由汤阴知县张直主持镌刻,1978年公布为汤阴县文物保护单位。1952年11月1日上午10时,毛主席视察河南返京途中,特地在汤阴火车站下车停留细看了这块碑。
随行的有公安部部长罗瑞卿,铁道部部长滕代远,中央办公厅负责人汪东兴,河南省委书记潘复生,省政府主席晁哲甫等。
毛主席微笑着与即将离任的汤阴县县长王庭文、新上任的县长徐林,县公安局局长苗庆喜等同志亲切握手。
毛主席向县领导仔细询问我县百姓的生产、生活情况以及岳飞和岳飞庙的有关情况。毛主席称赞岳飞是河南出的一个大好人。毛主席说:“群众既然很关心岳庙,就应该保护,注意不要在庙里面开会,保持古庙的静穆”。他还称赞汤阴县政府保护岳庙是给群众办了件好事。
2、文德就义
司文德(1896年一1926年)汤阴县城关镇小杜庄(现汤阴县西关)人。出身贫寒,未能就学。父存孝早年在郑州做小生意为生,1918年文德母病故。文德去郑州,在郑州铁路工务段129棚做工。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派遣党的干部到郑州领导铁路工人夜校工作,向工人宣传工人阶级受压迫受剥削和起来革命的道理。司文德积极参加工人夜校学习,阶级觉悟迅速提高,被推选为工务段总代表。
1922年一1925年司文德作为郑州工务段总代表,率领工人先后参加了京汉铁路二七大罢工和郑州豫丰纱厂的罢工斗争。
为策应北伐军的到来,司文德和工友汪胜友等骨干分子,在黃河南岸与新郑之间,割电线,炸桥梁。破坏吴佩孚军队的交通运输,有力地支援了北伐军。不料被工贼发现,10月6日被吴佩孚兵逮捕。
1926年10月15日(农历九月初九日)上午,在郑州长春桥口将他残酷地杀害,并将其头颅割下,悬挂电杆上达7天之久。
1952年4月5日郑州铁路管理局及所属政治部工会和共青团联合决定,经郑州市人民政府批准,追认司文德为“二七”烈士,并在其墓前树碑立传供后人瞻仰。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河南省委、省人民政府修建“二七”纪念塔,陈列司文德烈士的革命事迹。1952年司文德烈士遗骨移葬于汤阴五里岗,并建立烈士陵园,立碑纪念。
3、光绪驻跸
1901年9月,清朝光绪皇帝,慈禧太后从西安返京11月9日路过汤阴县宜沟镇,在宜沟镇驿馆休息。
光绪生于1871年是清朝十一任皇帝。1875年同治皇帝驾崩后.由爱新觉罗·载湉登基,时年4岁,年号“光绪”。起初由慈安太后(生母)和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
光绪7年慈安太后崩逝后,由慈禧太后一宫独裁,直到光绪18岁亲政。此后,虽然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实际上大权仍由慈禧掌握。
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光绪帝实行戊戍变法,却遭到以慈禧为首的保守派反对。光绪打算依靠袁世凯囚禁慈禧,却被袁世凯出卖。从此,光绪帝被慈禧囚禁在中南海瀛台。
1908年,光绪帝于慈禧太后死亡前一天砒霜中毒而死。享年38岁,葬于清西陵的清崇陵。
慈禧生于1835年一卒于1908年.咸丰皇帝的妃嫔,同治皇帝的生母,光绪38岁驾崩后,慈禧选择了3岁的溥仪为皇帝。
4、御史直谏
许有壬(1287年一1364年)。汤阴县城人。幼颖悟,一目读书五行。元仁宗延右二年,(1315年)登进士第。元代首科进士。在元朝政坛上生活了近五十年,历事七朝,官至集贤大学士,中书左丞兼太子谕德。是元朝后期汉人中为数极少的位至显贵者之一。
许有壬直言敢谏,以不避权贵称于时,为人耿直,在至元元年(1335年一1357)二十二年间有六次去官就隐的经历。许有壬为官期间积极维护汉文化,尤其是在维护科举制度方面立下了不朽功劳。
史载:一日,入见太子,见太子正在玩鸟取乐,有壬命左右屏去鸟禽,太子甚加礼敬。曾书“明诚思无邪”五字以赐有壬。
5、精忠报国
岳飞(1103年一1142年)字鹏举、北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汤阴县菜元镇程岗村)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略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将。
宣和四年(1122年)初,岳飞初次从军,临走前岳母姚氏就把岳飞叫到跟前,在岳飞背上刺了“尽忠报国”四个字。
很多史料中把岳母刺的“尽忠报国”写作了“精忠报国”,这和宋高宗有关。岳飞在抗金入侵的战斗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了表彰岳飞,当时的皇帝宋高宗御赐了“精忠报国”四字给岳飞,并让下人做成了一面写有“精忠报国”的旗帜。因为“精忠”这两个字是宋高宗赐的,所以后来就有了“精忠报国”。
6、岳飞学艺
岳飞恩师周侗,亦名周同,汤阴县古贤南周流村人。生于北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卒于北宋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终年79岁。
周侗晚年在汤阴县南周流村三教寺设馆授徒,传习武艺。梁山好汉林冲,卢俊义等出自于他门下。
周侗看岳飞家困难,免费收岳飞入学。岳飞,汤怀,张显等小伙伴拜周侗为师后,每天在三教寺习武练功,向周侗学习射箭和各种武艺,进步很快。
岳飞经过几年的勤学苦练,箭法精准,臂力过人。18岁时便可挽硬弓150公斤,还掌握了左右开弓,百发百中的绝技,以致后来岳家军中不少将士在他的教授下也都成了神射手。
7、张遷(迁)善政
张迁、字公方,东汉陈留己吾县(今河南省宁陵西南)人。累任郎中,谷城长,荡阴(今汤阴)令。张良,张骞皆为其先辈。
张迁敦厚淳朴,“垂爱在民,之良干”。在他的治理下,乡风淳朴,社会安定,夜不闭户。黄巾起义后许多地方都被烧毁,唯独他治理下的县城完好无损。
清乾隆《汤阴县志》载“张迁,陈留己吾人。后汉时为荡阴令有善政。
《张迁碑》即《汉故谷城长张君表颂》(著名书法碑帖)载述在他的治理下:“蚕月之务,不闭四门。腊月之際,休囚归贺。八月筭民,不烦于乡。存恤高年,路无护拾遗,犁种宿野”。意为:夏历三月农忙时,四个城门不关闭,以方便人们。
8、窃符救赵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一公元前221年)主要有秦,魏,韩,赵,燕,楚,齐等7国。
当时秦国强,赵国弱,秦国欲吞并赵国,便将赵国的都城邯郸围困起来。赵国危在旦夕,求救于魏国.信陵君以唇亡齿寒的道理说服魏王。魏王惧怕秦国犹豫不决令晋鄙屯兵邺下(今汤阴县宜沟镇降城村)不去救赵国。无奈之下,信陵君只好请亦是赵国人的魏王的宠妃如姬盗窃了兵权虎符,夺取了晋鄙的兵权。从而调兵遣将,解救赵国。
晋鄙死后葬于宜沟镇降城村西北。清末时,墓前存有一高达5米的石碑,上书“晋鄙墓”三个大字。北伐战争中,墓被夷为平地,碑也因此毁于战乱。
9、起死回生
一次扁鹊到虢国(周代国名,虢国后来改称郭国在陕西省宝鸡市),听说太子暴亡不足半日,还未装殓。他了解了死因后赶到后宫告诉中庶子(战国时国君,太子的侍从之臣)称自已能让太子复活。扁鹊说:“太子得的病,就是所谓的尸厥。人从接受天地之间的阴阳二气,阴阳和合身体健康,现太子阴阳失调,内外不通,上下不通导致太子纷乱气脉面色全无,失去知觉,形静如死,其实并没有死”。
扁鹊命弟子用针灸,砭石,汤药等办法急救,刺太子三阳,五会诸穴。不久太子果然醒了过来。这件事情过后,人们都说扁鹊有起死回生的绝技。
10、望闻问切
“望闻问切”四诊法由扁鹊发明。“四诊法”(望、闻、问、切),是中医诊病的基本方法。根据相关史籍记载,四诊法是由扁鹊发明的,当时扁鹊称之为“望色、听声、写影及切脉”。《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诊法何如?……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可见诊法就是对人体进行全面诊察的方法,借以判断人的健康与疾病状态。
春秋战国时代的民间医生扁鹊,对四诊法的形成与确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扁鹊在诊视疾病中,通过望诊(看看他的脸色等)、闻诊(听听病人最近做了什么事情后生病)、问诊(问问有没有干导致生病的一些事情)和切诊(看他的脉搏)。这些诊断技术,体现在史书所记载他治病的案例中。他精于望色,即通过望色,来判断病证及其病程演变和预后。
11、谓水访贤
大家都听说过“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句话,讲的就是这件事。姜太公钓鱼是假,其实他是在等周文王。周文王当时正一心想访贤,可是不知道贤人在哪里,后来出巡至渭水河时发现了姜子牙,才发觉正是他要找的贤人。
周文王请姜子牙上车,亲自拉车将姜子牙请回都城,整个路程有八百步那么远,姜子牙就说:“你作为一国之主,能亲自拉我八百步,所以我要保你周朝八百年江山。姜子牙说保周朝八百年,而不是一千年,其实是“易经“的道理,他通过这八百步就看到了将来周朝只有八百年。
12、拘而演义
周文王(公元前1152年一公元前1056年),中国商末周族领袖,又称西伯,姓姬,名昌。西伯侯因修德行善,诸侯归之。纣王听信崇侯虎的馋言,将西伯侯囚禁于羑里(今汤阴县城北羑里城)。
文王姬昌在被囚禁的七年中,82岁高龄的他意志不灭潜心研究,利用蓍草把先天八卦演绎成六十四卦,完成了《周易》这部经典巨著。史称"文王拘而演周易"。
《周易》是一部占筮的书,其中蕴涵深奥的哲理。《周易》的主要特点是以八卦、六十四卦的象数为模型,以占筮为形式,模拟演绎、预测宇宙万物的起源、结构和运动变化的规律。但蕴含较深刻的理论思想和朴素的辩证观念。几千年来,《周易》原理不仅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还渗透到古代社会科技的各个领域,融化进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之中,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调,启迪和推动了中国乃至世界古代科技文明的发展。《周易》的深远影响,超出了国界,成为中华文明史中一张具有代表性的“名片”。对于振奋中华民族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激励人们提升智慧、提高素质,对促进人生价值观的展现有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