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简介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 洋务派代表人物
新槐氏
在晚清那个腐朽的年代,上至统治者慈禧太后,下至九品芝麻官,大多都昏庸无能,只知满足自己的私欲。不过就如《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一样,晚期也有正直、爱国爱民的好官,他就是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张之洞,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了解看看。
一、张之洞简介
张之洞(1837年-1909年),贵州兴义府(今安龙县)人,字孝达,号香涛,时为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他是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并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张之洞一生,不管是做人,还是做官、做事,都是当时的模范,他清醒认识到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强弱差距,进而支持洋务运动,办了不少实事,进行了不少改革创新,要不是晚清有张之洞这类人,清朝的灭亡可能会更早!
1、早期经历,官场生涯
1837年(道光皇帝在位第十七年)9月2日,张之洞出生于贵州兴义府官舍,他是举人张锳的第四个儿子。张之洞幼年聪慧好学,5岁入家塾,16岁(1852年,咸丰皇帝在位第二年)考中顺天府解元,27岁(1863年,同治皇帝在位第二年)考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开始他46年的官场生涯。张之洞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他为官清廉,为国为民,支持洋务运动,为清朝的延续做出一定贡献。
2、张之洞的主要贡献
张之洞为官初期是清流派首领,后来认识到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强弱差距,而逐渐成为洋务派代表人物,他的主要贡献体现在政治、军事、教育、工业上。在政治上,张之洞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支持洋务运动;军事上,八国联军入侵时,张之洞会同两江总督刘坤一与驻上海各国领事议订“东南互保”,并镇压维新派的唐才常、林圭、秦力山等自立军起义;在教育上,张之洞创办了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今南京大学前身)、湖北农务学堂(今华中农业大学前身) 等;在工业上,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
3、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间的关系
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他们四人支撑了晚清从鸦片战争开始至辛亥革命这70年间的格局,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都是当时的模范。其中曾国藩比左宗棠大2岁,比李鸿章大十几岁,左宗棠曾拜在曾国藩门下,而李鸿章是曾国藩的门人,他们三人关系相对密切;而张之洞是南洋的大臣,同属于洋务地方势力一派,但没与他们三个一起战斗过,基本上没交情只是同僚来往。
二、张之洞怎么死的
张之洞是病死的,享年73岁。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1月,张之洞以顾命重臣晋太子太保;1909年1月,张之洞因患上足疾前往河南静养,数月后病情越发严重,在他临终时,世界上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的生父曾亲自去看望他;1909年10月4日,一代名臣张之洞病卒,谥文襄,留有《张文襄公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