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的标志 汤瓶牌(2)

飞鸾桑

汤瓶牌的故事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建立明朝,同年8月,又北伐攻打元朝京城——大都(今北京),兵至河北、天津交界,朱元璋亲临前线巡视,不慎受伤,被一回回人救到家中养伤。这家屋前台阶上,置一汤瓶,每天主人用它净手、净身,然后礼拜,朱元璋疗伤期间,得知此家是回回人家,信奉伊斯兰教,汤瓶乃穆斯林专用之物。伤愈后,嘱咐这家主人,把汤瓶挂在大门口外,并说:“朕命明军见有汤瓶挂在门外,不得入内骚扰,尽力保护,用以答谢主人”。于是回回各家都把汤瓶挂在门外,汤瓶挂在门外,使用很不方便,使用汤瓶时,门外无汤瓶,又怕明军入内,于是有人用一木牌,画一汤瓶挂在门外。久而久之,形成习俗,更有人写上“清真回回”四个字,加以标明,人们就把此牌叫做“汤瓶牌”。

后来,有卖食物者,在摊前挂上“汤瓶牌”表示自己所卖食品为“清真食品”。

从此“汤瓶牌”便成为回族的饭馆、饮食摊点及回族经营场所的“清真”标志了。而后,回民住宅在自家的上门坎上,贴上阿拉伯文的“独阿宜”,代替“汤瓶牌”,表示此家为穆斯林。

内容加载中……
  • 趣闻 飞鸾桑
  • 趣闻 香凝
  • 趣闻 泰平子
  • 趣闻 冷残影
  • 趣闻 慧巧
  • 趣闻 绍祺酱
  • 趣闻 谷兰
  • 趣闻 平春
  • 趣闻 清懿
  • 趣闻 庄雅子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