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吴川春节习俗
小夏桑
过年又叫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过年各地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我们通过吴川过年习俗了解湛江过年的风土人情。
风俗之一 小年晚祭灶君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但吴川人过春节,从腊月廿四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才算结束。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吴川人称小年晚。过去风俗,小年晚送灶君老爷上天,俗称“送灶君”。《梅菉志》载:“腊月二十四为小年晚,祀灶用爆竹糖丸。”相传灶君是奉玉帝之命,到人间看管善恶,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平安。他每天把看管的家庭发生的一切事情都记录下来,到每年的腊月二十四便把记录带到天庭。向玉皇大帝禀报。再由玉皇大帝定断,确定赏罚:功多者,三年后降福寿;过多者,三年后降灾祸。但灶君善良,是个大老粗。人们为了讨好他,便用丰富的鸡、肉、酒等供品,让他吃个饱,以便他在玉帝面前说好话。还要在灶膛里放两根甘蔗,代表上天的路。祭品中还有两碗糖丸,意思是糊住灶君的嘴,不让他乱说。
新中国成立后,移风易俗,祭灶的风俗在吴川城乡消失了。但因是小年晚,不少家庭还是加点菜,餐桌上的菜肴便比平时丰盛了很多。
风俗之二 繁忙的年关
“挨年近晚”,吴川人特别忙碌。
一忙“扮靓”。先是用新砍伐的竹枝竹叶捆扎成扫帚,屋里屋外,上上下下打扫一番,又翻出所有的盆罐、桌椅洗刷一新,这样持续了好几天。歌谣“年廿三,洗衣衫;年廿四,扫屋子;年廿七,执归一;年廿八,洗邋遢”正是这几天繁忙的写照。二十九或三十晚忙着贴“年红”(春联、门神、年画),把家里打扮得红红绿绿,漂亮极了。
贴利市钱也许是吴川的特色,它的来历在吴川有一段故事呢。相传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他的皇后娘娘长得很丑,人们都议论她有“十丑”:头大、面大、眼大、鼻大、嘴大、耳大、手大、脚大、肚大。朱皇帝知道后很恼火,他派官兵前去惩罚这些议论皇后的人。抓到后便用鞋底痛打一番,并且凡是被打过的人家都在家门口贴上一张印有鞋底花纹的纸条作为记号。那些未被打的人为了免于被打,也偷偷在家门口贴了一张印着鞋底花纹的纸条,贴了便大吉利市。此后,每逢过年人们便用长方形红纸凿成有鞋底花纹的纸条,贴在门口,叫它“利市钱”,祈求一年四季大吉利市。
二忙“吃”。“民以食为天”,何况是过年。小年晚一过,人们就纷纷采购年货,从菜市或超市购回冬菇、虾米、鱿鱼、粉丝、发菜等。二十九或三十日早上,天未亮就买回茨菇、生薯、生蒜、生葱、芹菜等。建了新屋的人家,还扛回一条带叶和根须的甘蔗,寄寓来年生活甜甜蜜蜜节节高升。
除夕或前一天,不少人家忙着炊年糕,特别是兰石镇,家家户户都炊年糕,他们做出的年糕又大又甜,过了正月有的人家年糕还吃不完呢。
风俗之三 除夕团年饭
吴川外出经商、打工的人很多,有30万左右,但都乡土观念强,就是定居在外的也回家乡过年。吴川人特别注重一年一度的除夕团年饭。这天,酒家饭馆不营业,一些平常不进厨房的男人也围上围裙,有模有样地炒出几味菜来。饭桌上有鸡、鸭、鹅、烧肉,还有海鲜,一家人围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聊天,饭后边聊边收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直到零时,这俗称“守岁”。
吃完团年饭后,小孩子穿上新衣服,父母给送上砸(压)岁钱。用来“压年”的东西有年糕、桔和特定的蔬菜。一般在八仙桌上摆上年糕,在年糕的中心位置放一个桔子,寓意来年大吉大利;把芹菜、生蒜、生葱、生菜、生薯、红萝卜扎成一小捆挂起来或摆在八仙桌上,寓意来年勤勤恳恳、合想合算、聪明、生财、好仕途、红红火火。
风俗之四 年初一拜岁
“爆竹一声除旧岁”。过去,新年初一从零时到天亮,吴川城乡都燃放炮仗贺新年,谁家门口堆放的炮纸越多谁就越觉得荣光,近年城区禁炮,缺少了当年那份热闹。过去,年初一的禁忌很多,不倒水,不扫地,不使刀(除夕晚把要切的肉和菜蔬切好),不能摔烂东西,见面要讲吉利话,起床后先煮一锅细粉糖吃,寓意甜甜蜜蜜。然后煮饭拜岁。拜岁跟拜祖宗仪式有很大不同,拜祖宗摆五碗饭,而拜岁则是家里有几口人就摆几碗饭,也不摆放凳椅,不溅酒。一家大小围在一起跪拜,意思是又长一岁了,祈望新的一年顺顺利利。现在这些习俗大多被年轻人所鄙弃,但见面都流行道一声“恭喜发财”。
舞狮子拜年是吴川人过年的风俗。新年初一大多数的村子都出动狮队,在本村挨家挨户去拜年,或进城给本村的商铺贺年。
当狮队来到某户人家门口,先是对着门口一进一退拜三次,然后表演武术,舞狮,采青。采青难度最大。主人家用桔子、生蒜、生菜、红包捆在一起,挂在高处,让狮队叠牌上去采摘,叫采青。采青要有真功夫,必须吃过几年“夜粥”的人才能胜任。两人默契配合,依次表演“见青”、“惊青”、“采青”“碎青”、“吐青”等舞步动作,采到青后,对主人门口拜三拜才能离去。
风俗之五 新年拜年
过去,吴川习俗,年初二一早杀鸡拜神,叫“开年”。有的人家,供品除鸡、鱼、猪肉、斋菜外,还有活鲤鱼,鲤鱼两眼贴上一小块剪圆的红纸,寄意年年有余。年初三家家户户吃饭用生菜包菜肴吃,称作包“赤口”,以免口嘴是非。年初四拜灶君,接灶君回位。年初七杀鸡拜神,叫做“人日”。
初二又被称作“迎婿日”,这天,出嫁的女儿与女婿回家拜年。大多数家庭只剩下老人在家迎接女儿女婿,因为儿子儿媳也到外家拜年去了。如果是去年结婚的,礼物中至少要有一担煎堆。送来的煎堆,一般只领三分之二,挑着箩筐或捧着簸箕分给村里人。
年初三到年初十都很热闹,人们互相拜年。一般挽着糖果、水果等贺年礼品,主人多用年糕款待。回去时,给予生蒜、生菜、茨菇、状元糕等,带来的糖果、水果则领一点点。因此,一袋水果往往走尽整个新年。
风俗之六 吃“包生”
新年期间,吴川人吃饭时有用生菜包菜肴吃的习俗,叫作“包生”。
春节期间,正是生菜大量上市时,这些青翠欲滴的“玻璃菜”吴川人常常洗干净拿来包上菜肴生吃,特别是年初三“赤口”日,吃饭时“包生”,称作包“赤口”,认为可以免是非口舌。
在年节盛宴上,家家户户大鱼大肉,菜肴丰盛,大家都喜欢“包生”,把那些嫩绿嫩绿的生菜剥开洗净晾干,包生时取一块巴掌大的菜叶,再夹上些许炒粉、鸡肉、五香猪肉以及其它美味菜肴,然后包卷起来送入口中慢慢细嚼,满嘴生津,大快朵颐。
吴川人用生菜包生,除追求口感和美味以及包“赤口”外,原本也有“生财”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