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泗阳淮海戏

香萱子

江苏泗阳淮海戏

淮海戏与柳琴戏、泗州戏同源于“拉魂腔”,因流行于连云港、灌云、灌南、沭阳、涟水、淮阴、泗阳等地,曾称“淮海小戏”,是江苏地方戏主要剧种之一。淮海戏的产生与发展,至今已有240年的历史。相传,清乾隆年间,山东历城唐大牛、唐二年兄弟,因灾年饥荒,身背大鼓三弦,到沭阳一带卖唱乞讨,海州的邱、葛、杨姓三人从其学艺,并结合当地盛行的“太平歌”和“猎户腔”两种民歌,改造成“怡心调”和“拉魂腔”,后三人分别外出卖艺,逐渐形成今日的泗州戏、柳琴戏和淮海戏。

江苏泗阳淮海戏

清乾隆、嘉庆年间,艺人多个体分散活动,走村串户,在农家门前说唱,要点粮食和熟食,故又称之为“打门头词”。说唱内容多半是民间流传的故事,使用的乐器是一把三弦,人称“三刮调”。沿门说唱这种形式延续80余年。清道光年间,几个艺人凑在一起进行活动,逐步形成班组,在庄头、场头、街头以及庙会上演唱,形成“小戏”。内容也由短篇故事唱段发展为本头戏,开始有角色分工。但演员均为男性,扮旦角则用假嗓演唱。演员化装比较简单:旦角一般是黑裙一条,手帕一方,折扇一把;老旦只需头巾一条;老生只有髯口(胡子)一套,马鞭一条。伴奏乐器以三弦、拍板为主。至晚清,小戏剧目、板式、唱腔和伴奏乐器均日渐丰富和发展,剧目发展到32大本,64单出。有少数班组还与京剧、泗州戏、柳琴戏、徽剧等搭班同台演出。

江苏泗阳淮海戏

淮海小戏是从海州逐步向西南发展的。民国十九年(1930年)左右,始有来自沭阳的小戏班子,如花二、纪小豁子、赵三、陈步楼、吴大有等班子先后到泗阳北境演出,影响较大。1942年10月,抗日民主根据地淮泗县民众教育馆馆长程翰亭应艺人要求,将“小戏”改名为“淮海戏”,1954年由江苏省文化局定称。从此,淮海戏被真正搬上了大舞台。

早期淮海戏并无曲谱可依,仅靠师傅传教。建国后,著名艺人单维礼(沭阳人)始将部分曲谱记录下来。著名演奏艺人邵惠川(灌云人,僧侣出身)传授佛教曲牌16支(梳妆台、大柳摇金、小柳摇金、凡开门、花开门、豆叶黄、小青羊、城步阶、花落板、小桃红、节节高、十三伦等)。1954年,淮阴专区文教处文化科员阮立林开始整理淮海戏,除改编、加工部分传统戏的内容外,还记录、整理了唱腔曲谱。1963年,泗阳中学音乐教师周广乾调泗阳淮海剧团任乐队指挥和作曲,他开始对淮海戏的乐曲进行搜集、整理和研究,并进行科学分类。至1972年,共整理出女腔29曲(基本腔12曲,常用腔10曲,综合板式唱腔7曲);男腔17曲(基本腔11曲,常用腔2曲,综合板式唱腔4曲);乐器曲牌29曲。

江苏泗阳淮海戏

在淮海戏发展过程中,泗阳涌现出杨秀英、陈玉梅等著名艺人,也编排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如《十里香》、《三岔路口》、《陈毅三会韩德勤》、《军嫂情》等与现实生活相搏动的具有现代气息的大型舞台剧和具有极其浓郁乡土气息的如《十五贯》、《打猪草》、《猪吊腰》、《鸡刨塘》、《驴打滚》、《狗拜年》、《脚尖走》、《鬼扯转》、《穿八字》、《矮步蹬》等小型剧目,这些剧目的表演形式,可以因地制宜,既能登上大雅之堂,在舞台上演出,也能屈尊屈坐,在街头、庭院、场头、庙会“摆地摊”。因此,淮海戏深受淮海地区人民群众的喜爱,城乡居民在行路、干活、休憩时都会情不自尽的哼唱淮海戏。但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的普及,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日益多元化,再加上生活节奏加快,使淮海戏的发展步入了两难境地。

江苏泗阳淮海戏

2007年,淮海戏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其历史文化价值在更高意义上得到了确认。因此,抢救和保护承载着淮北地区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淮海戏,对研究、传承和发展历史文化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内容加载中……
  • 趣闻 香萱子
  • 趣闻 季雅
  • 趣闻 氧气
  • 趣闻 冰丝氏
  • 趣闻 若迈风
  • 趣闻 北柠陌寒
  • 趣闻 彦岺
  • 趣闻 巴黎港
  • 趣闻 树阁君
  • 趣闻 最初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