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安千唐志斋 全国唯一的墓志铭博物馆
晓骞
在河南省新安县的铁门镇,有座独特的国家二级博物馆,全国唯一的墓志铭博物馆。它的正式名字叫“千唐志斋”。
千唐志斋是已故国民党起义将领张钫先生所营园林“蛰庐”的一部分。兴建于民国21~23年间(1932~1934年),包括15孔砖质窑洞、3个天井和1条走廊。著名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予以命名并用古篆题额。整个建筑里里外外,镶满了大大小小的墓志和书法、绘画石刻。现存各类藏石1413件,其中唐代1185件,宋代88件,明代30件,五代22件,北魏2件,隋2件,西晋1件,元1件,清2件,民国7件。此外,还存墓志盖19件及其他各类书法、绘画、造像、经幢、碑碣54件。
这些志石是由原斋主人张钫先生从民间各地,主要是洛阳一带搜集而来的。
墓志铭,就是古人墓葬时置于棺材前面的一块石碑。上面一般刻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姓名,籍贯等墓主人的基本信息,二是墓主人的经历,功劳等值得宣扬的事迹,三是缅怀,追忆等纪念性的文字。
洛阳号称“九朝古都”,历来人文荟萃,富豪云集,城北邙山,东西绵延,土厚水低,被堪舆家们视为“风水宝地”。因此,“生在苏杭,死葬北邙”成为古人追求的人生目标。至唐代,已有“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之说,以至“北邙无卧牛之地”。
然而,正是这些富豪的墓葬,诱导洛阳一带盗墓成风,至民国时期已是“十墓九空”,盗墓者重在劫掠殉葬品,笨重的志石则乏人问津。清朝末年修建陇海铁路取线邙山脚下,掘出的众多志石,更是多被随意丢弃。被当地人用来垒院墙,砌猪圈,以及村妇洗衣时的捶布板。
上世纪三十年代,新安籍的辛亥革命元老,曾任国民革命军二十路军总指挥,河南省政府代主席的张钫先生隐居在家,留意及此,遂广为搜求。为保存这些搜集来的志石,他就在自己的私家花园“蛰庐”内挖掘十几孔窑洞,将志石镶嵌于洞壁,得以保存至今。
“蛰庐”原系张钫先生的私家花园“张公馆”,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曾主导“戊戌变法”的康有为游陕过豫,在此逗留,题“蛰庐”二字,从此“张公馆”更名为“蛰庐”。
如今“蛰庐”内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存放这些墓志铭的窑洞,共有一走廊,三天井,十五孔拱式砖窑。内存墓志石刻1400余件,其中尤以唐志为最,多达1194件。国学大师章太炎用古箓为之题额“千唐志斋”。斋名由来,盖缘于此。
第十五号窑洞有宋朝米南宫所书的对联,明清之际号称神笔王铎所书的大幅中轴和清代的王弘撰、刘镛、陈鸿寿、邵瑛、韩东篱等人所书屏扇、对联,以及近人章炳麟、李根源、戴传贤、靳志所书的对联、单条等。在第十一号窟室内嵌有明代董其昌所书的《典论论文》行草长卷。有蒋中正撰文,贺耀祖隶书,国民党众多高级官员具名,为张钫母亲庆祝七十寿辰的长篇石刻。
绘画方面,有嵌在第十一室内的汉代线刻佛教故事;有第十五室内的汉武帝梦景图浮雕;有号称画竹圣手的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所作的风、雨、阴、晴竹姿诸态四幅一组的屏扇,名曰“醒”的条幅竹画刻石;有第三天井西壁所嵌的清光绪皇帝的引见官王纯谦以手指所画的兰草等。
院内的“听香读画之室”,楹联为康有为所撰,横额为名金石家罗振玉之高徒关百益所题。
张钫搜集墓志铭曾得到于佑任的鼓励和支持,按照约定,张钫先生将搜集到的300多块北魏墓志,转交于佑任先生,现存西安碑林。还有数百块未镶嵌的唐代墓志,由于抗日战争爆发,运往陝西,现存陜西省博物馆。因此现在西安碑林和陕西博物馆的墓志石碑,也是出自河南新安县。
千唐志斋的藏品十分丰富,据史载,唐朝共有21位皇帝(含武则天),共用了76个年号,而千唐志斋的藏品涵盖了全部年号的墓志铬,堪称一部石刻唐史。是证史,纠史,补史的实物证据。
墓志铬的主人,涉及皇亲国戚,相国太尉,郡王太守以及处士墨客,佛僧道士,宫娥妓女等各阶层的人物,为研究唐代社会历史提供了珍贵资料,被史学界称为“石刻唐书”。
由于墓志铭的目的是为了传世,因此千唐志斋的墓志中,不乏当时名家撰文,名家篆书,名家镌刻的精品石刻。千唐志斋的书法,篆,隶,行,草,楷,般般皆备,唐代的各名家墨宝,应有尽有,中国如今的书法流派,在这里都可以找到他们的源头。
被誉为“近代三绝”的原斋主人张钫之父张子温墓志铭,系章炳麟造文,于佑任书丹,吴昌硕篆盖,为集近代文章、书法、篆刻名家之大成的珍品。
历史上墓志铬是在什么时候才出现的?这么多的墓志石刻是怎么如此完好的保存下来的?
墓志在两汉时代的墓葬中偶有出现,但真正形成风俗是在南北朝时的北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推行汉化政策,促进民族融合,规定跋拓氏死后不得"还迁代北",即不得回原籍安葬。但鲜卑族的贵族们并不死心,他们担心朝代更异,后嗣觅踪难辨,故墓葬多有墓志,篆署朝代,官职,姓氏,族源等内容,还存有迁葬祖籍的幻想。
历经几代以后,包括鲜卑族在内的诸多北方少数民族(史称“五胡”),已完全汉化,成为如今汉族的一部分,随葬墓志也成为北方汉族的习俗沿习下来。新中国成立后,墓志与墓碑的功能逐渐合二为一,随葬的墓志如今己很少见到了。
千唐志斋的主人张钫先生曾对和平解放四川做了有益的工作,并于1949年底在成都起义。解放后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历史博物馆副馆长。1966年5月病逝于北京,其墓也迁到庐内东北角。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土地改革”时,“蛰庐”里的窑洞分配给当地农民居住,分得窑洞的农民嫌洞壁上镶嵌的墓志不美观,就在外面罩了层白灰膏,客观上保护了文物,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才重新被人发现。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钫,这位戎马空偬的国军上将,在军阀混战的年代,凭一已之力,将这些石碑一件一件的收集起来,建起了这座凝聚大唐风云的石刻博物馆。其眼光何其长远,其胸怀何其了得,其贡献令人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