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丘(归德府)陈家大院
傲双
陈家大院为清初诗人陈宗石及其后人的府邸,始建于明末清初,是古城内传统历史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现存建筑共分6个院落,基本保存了原有建筑格局,项目于二零一四年十月开工,修复老旧房屋五十三间,补建房屋143间,合计196间,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
明清归德府天下闻名,不仅因其北接齐鲁、南据江淮、西扼中原、东临沿海的战略地位,还主要在于其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沈宋侯,叶余刘,高杨两家在后头”的“八大家”民谣妇孺皆知,陈蔡穆柴尚孟胡“七大户”在地方有着广泛影响。
千年古城,尘埃落定。历尽繁华和喧嚣、曾经在这座古城生活的官员士绅和富商大户已经尘封在历史的记忆里,但这些声名显赫的家族建设的象征权力和荣耀的历史建筑,虽然经过了历史岁月无情的洗刷,仍有不少宅邸民居得以幸运地保存下来,成为留给历史的珍贵记忆。陈氏四合院建筑群就是这些历史建筑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处,它见证了“从桃花扇到袁世凯”归德古城陈氏的一段传奇。
陈氏的故事要从陈于廷(陈宗石祖父)说起。陈于廷,字孟谔,江苏宜兴人,万历二十三年进士。初任光山、秀水等县知县,后擢为御史巡按各地,裁抑豪强,所至皆有正声。天启年间又升为吏部左侍郎,立朝期间正直敢言,不附魏忠贤,不久被免官回乡。由于陈于廷和东林领袖高攀龙、赵南星等人均交好且政见相似,也被时人看作东林的中坚人物,阉党高官王绍徽为打击东林人士而编写的《东林点将录》,就把于廷列为“守护中军大将十二员”之一的地藏星。崇祯帝即位后打击阉党,陈于廷被重新起用,官至左都御史,后加太子少保。于廷在此期间仍然刚正不阿,不攀附先后担任首辅的周延儒和温体仁,后来终于还是落得个再度革职的结果,后卒于家。
陈于廷的第四子陈贞慧(陈宗石父亲)名气更大。陈贞慧是著名的“明末四公子”之首,四公子即陈贞慧、侯方域、方以智、冒辟疆。四人皆为复社重要人物,又都爱交游天下名士,文采风流,冠绝一时。复社是当时能够左右朝政的文人组织,之前的东林虽然有党之名,却实在是个松散的学术团体,并没有严密的组织和明确的政治诉求。复社则已经类似近代的政党,组织严密纲领明确,具有浓烈的政治色彩。
陈贞慧的长子陈维崧,字其年,生于天启五年,是明末清初的大文学家。他少年即有文名,在诗词文各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可以说是清代文学史上第一流的人物。可是才子往往命运坎坷,他虽出身名门,但遭逢了时代的巨变,明亡后家道也逐渐中落,父亲去世后由于家庭生活的压力,他不得不离家远游,漂泊四方,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虽然声名早著,各地人士莫不乐与之交游,但以一个出身名门的贵公子,过着类似于寄人篱下的生活,可说是结合了家国两方面的遭遇,心情是极为沉痛与曲折的。郁结于心就要发而为文,其年内心的悲愤与感慨,都体现在他的文章和诗词中。他的一生只有五十七年,却创作了很多作品,现存陈其年全集共有诗一千余首,词一千六百余首,文集十六卷,另外还有许多作品已经在漂泊中散佚,无从寻觅了。
陈贞慧四子陈宗石,(1644—1720年),字子万,号富园,商丘籍,宜兴人。陈宗石的岳父便是桃花扇的主人、“归德才子”侯方域。桃花扇在李香君活着时,一直在李香君之手,李香君死后,就给了侯方域的女儿。侯方域死过三年之后,他的门婿陈宗石已长到14岁,在他哥哥陈维崧的带领下,由宜兴来归德府投亲,侯方域的常氏夫人收留了他,并请了侯方域的好友徐邻唐为师。自此,归德陈氏在商丘落根。陈宗石为一世祖。
后来陈宗石中了进士,做了京官,就在侯府东园入赘了,侯家小姐就把这把桃花扇带到了陈家,便成了陈家的传家宝。
陈宗石两个儿子:陈履中和陈履平,兄弟双御史,孙子陈濂,曾孙陈杲、陈崇本,重孙陈焯,来孙陈壇,一门五翰林,四代词馆家,名噪一时,这在河南省独此一家。
纵观陈氏自一世陈宗石官至户部主事传至第七世陈实铭为清末拔贡做到山东临朐县令,共出举人和太学生十二人,进士八人,其中入翰林五人,巡抚一人,国子监祭酒一人,监察御史二人,道监察御史二人,知府三人,知县八人。这样一至七世不过六十余人的家族就出大小官员三十余人,可谓是:名门俊秀,人才辈出,“四世词馆”翰林家。一门四翰林名扬天下,“四世词馆”的美誉与当时安徽怀远的林氏相媲美,一时传为佳话。
陈氏一族走向仕途的官员,受其祖陈贞慧和外祖侯方域的影响,文学诗赋颇丰。
目前看到的陈家大院为陈氏第八代陈忠泰的父亲陈文鑑经营多年置办的新宅,占地面积一万多平方米,现有建筑七十座,二百余间,距今已有一百八十多年的历史。
其格局体现出上尊下卑、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的封建意识。
说起陈忠泰商丘人并不熟悉,但古城人提起陈家都知道“陈半语”,相传陈家富甲商丘,由于陈忠泰说话语焉不详,人送外号:“陈半语”。传说他上街买东西,见到啥想拿就拿,拿了直管走,后面管家跟着算帐。陈家富裕到什么程度,在2015年10月29日修缮时挖出的八十多锭大小元宝就可见一斑。据说陈家掛过“双千顷”牌,传说郭村集大户刘家为明王朝后裔朱姓,因清初避难于郭村集,改姓刘隐居于此。其后人刘文楚去世后,家人将金银财宝变卖置田二千顷,后怕清廷查实引起注意,遂将田地卖掉,后来为了落实双千顷的事,地方政府便将“双千顷”的美誉按在了当时富甲一方的陈家。陈轸肃老先生说:“其实陈家兴盛时实有地七十顷,另有當地、各子地(有资本无产权)三十顷,共计百顷而已。”
陈半语两个儿子一分为二,我们现在看到的陈家大院的两个东大门和两个北大门,就是陈半语的两个儿子陈志肃和陈海肃分家后的格局。陈忠泰的大儿子陈志肃。二儿子陈海肃。
陈实铭,字葆生,号踽公,诗人,清末拔贡,做过山东费县和临朐县知县。陈实铭在陈氏后人中是一位才华横溢、放荡不羁充满豪气的文人,他建成烟雨楼后便在周围建一道厚厚的围墙,上面可行人,犹如城墙,东南角台阶上有一亭子,站在上面可以浏览城外风光,扩大视野,抒发情感。名曰:“烟雨楼”,充满了这位诗人对侯方域与李香君缠绵爱情的赞美和纪念之情。
在烟雨楼的前面左侧便是陈氏宗祠的位置,原祠堂正门上悬挂着“天官第”大匾,作为追祭先祖的祠堂,陈宗石作为入赘商丘另树一支,当然要从祖父陈于廷祭起。
陈家传到第九世时为出名的就是陈海肃老人,陈海肃自幼读于私熟,后上学堂至中学毕业便放弃学业,1932年回家以临街店房的收入为经费,聘请当时的商丘专属专员兼商丘县长的朱玖莹为董事长,在路北家祠现实验小学处以自己的字“晏生”办起了“晏生小学”。学校一律不收学费,每班前三名免收书作费,后随着学校规模扩大于1936年以二十顷地的收入办为中学,并设有女生班,从保定、洛阳、新郑以二十块大洋高薪聘请老师。他还积极参与商丘“翠英中学”的筹建并于1935年参与创建“归德中学”,任校长。
陈海肃热衷于公益事业,在办学的同时遇有灾荒之年,还要捐钱捐物,赈济灾民,多次受到当地政府表彰。另外,他还出一万元大洋修建东关大桥。1947年随着全国解放战争的推进,河南作为中原主战场,为了躲避战乱,陈海肃携妻儿迁居上海。1951年作为逃亡地主被判刑十年,去黑龙江劳动改造减刑一年九年后回到上海,此时的上海已是人去楼空,他的太太范洁亭已带着孩子到河北大名县居住。等他匆匆赶到河北时,迎接他的是一纸离婚声明的报纸,这也许是在当时政治压力下,作为三男四女的母亲为孩子前途着想而采取的无奈之举。
饱经坎坷的陈先生只有到安徽亳州城北的十八里沟投靠二姐家暂住,以给人当饲养员,后又出摊替人写信为生。1982年原商丘县志办请他回来写县志,1984年他提出要自住房居住,看没希望又回到亳州。1988年再次回商丘,因当时陈家大院住房十分紧张,他便住在北一号大门下,于8月份孤独的去世。在他刚去世便从亳州十八里沟寄来一光荣匾,原来,老人把子女每月寄来的50元钱抽出一些共一千元捐助给当地十八里沟小学。可惜的是,这样一位一生热爱教育事业,热心公益的老人,在经历了失去爱情、家庭,在孤单无助的情况下艰难的度过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