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正月初九民俗 拜天公
夏慕槿苏
客语“九”与“久”同音,因此客家人把“九”作为“吉祥”的象征,有广泛的“崇九”风俗。客家人建新房子,通常要挑选与九相关的日子,如初九、十八等。“九”在客家人的婚烟嫁娶中显得尤为重要,男女双方相亲、换帖,一般都选在初九、十九、二十九,聘金尾数要带“九”,如一千九百九十九元,迎亲的队伍也要凑足九人或十八人或十九人,凡礼品也都要“九”方为吉利,这样便可以“天长地久”、百年好合。客家山歌也用“韭”谕“九”,如:“燕子含泥过九江,妹子送郎出外乡。九月九日种韭菜,两人交情久久长。”赣南客家人对“九”尤其重视,把正月初九视为良辰吉日。春节后,出门做工、经商的人一般要到初九这天才离家启程,期望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兴旺发达。
在北方以及江南,正月初九都是一个赶庙会的好日子。是日,甘肃天水市民年年倾城而出,前往天靖山麓玉泉观“朝观”。从正月初八晚上开始,市民像潮水般涌向玉泉观,观前观上,爆竹喧天,灯火通明,热闹非凡。到零点时,人流几乎水泄不通,钟磬声、鼓乐声、欢笑声相融相和。庞大的朝观群流光溢彩,人流迤逦半山,游乐盛况空前。夜半之后,人流渐歇。初九庙会日,远远近近的人们扶老携幼,三五成群云集玉泉观,掀起“朝观”的又一高潮。今无锡市梅村镇乃春秋时期勾吴的都城,创建这个古国的是吴姓的始祖泰伯。梅村镇的泰伯庙,又名泰伯祠、至德祠,也叫让王庙。据说是在泰伯生前居住的旧宅遗址上建立的,初建于东汉。每年正月初九传说是泰伯生日,泰伯庙有焚香参拜“让王爷”的习俗。
粤东客家正月初九开始“赏灯”,而粤北连平县忠信镇客家则在这一天举行规模越来越盛大的“忠信花灯节”。由于正月初九是道教元始天尊即天公玉皇大帝的生日,各地客家除了虔诚“拜天公”,也都陆续开始“送灯”、“迎灯”、“接灯”、“上灯”,不断演绎出客家人越来越精彩的添丁文化。广东三大族群之一的“广府人”也多在这一天开始庆花灯,甚至举办集祭祀与娱乐于一体的“花灯会”。每年正月初九,佛山南海区罗村镇的“乐安花灯会”都吸引着数万甚至十几万的游客,这一民间习俗已经传承了三百余年。这一天,按照当地习俗,位于罗村附近的联星上边村还将百年祝寿锦幛摆出祠堂供游人鉴赏,宴请全村老人吃饭以表孝心,百年寿幛自然就成了联星上边村民敬老习俗的见证。
正月初九道教称为“天诞”,宫观要设道场举行金箓醮仪,称“玉皇会”。参加醮仪的道士和道教信徒都要祭拜玉皇大帝,行“斋天”大礼,以祈福延寿。斋天,就是祭天。道士们击鼓诵经,拜“玉皇忏”,上“天表”(上给玉皇的章表)。
闽南人、潮汕人尤其崇拜天公。泉州人称这一天为“天公日”,家家户户要焚香礼赞天神,叫做“烧天香”。台湾地区闽南人、潮汕人称这一天为“天公生”,意思就是天公的生日。从正月初九子时开始到凌晨四点,都是祭祀天公的最佳时间。他们拜天公的祭品也比客家人更加丰盛:扎有红纸的面线塔以及五果、六斋,更有一只只金猪供奉给至高无上的神灵。民俗性最为独特的是闽南人还以甘蔗拜祭天公。传说唐朝末年,黄巢的军队曾在新年期间从北方到南方(也有人说是宋朝杨宗保,又有人说是唐代开漳圣王陈元光),北方军队在遇到服饰与语言不同的福建原住民时,由于听到这些居民自称是“狼”(闽南音“人”的读音),而大开杀戒。面对北方强兵的福建土著,只好纷纷逃到甘蔗园内躲避,直到北兵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才停止了杀戳,福建土著才走出蔗园。据说,侥幸生存的福建土著便把走出蔗园的日子,即正月初九日,用来补过新年,因此形成了后来“天公生大过年”的风俗。
闽南人、潮汕人拜天公时,烧的金箔纸也和其它的神诞不同,使用大寿金纸,比一般的金纸大一倍以上。如果家中有十六岁以下的男孩,还得烧用纸做的灯座。灯座非常的考究,上面印有神像、龙的图案、麒麟的图案等,还印着“叩答恩光”、“一心诚敬”的字样。也有用印着“叩答恩光”的金纸代替,无论是灯座或金纸,图案都非常精致。闽南人拜天公向来有“只能多不能少”的习俗,认为庆天公诞必须越来越热闹,拜祭品只能增加不能减少。
中国北方过去也有举行玉皇祭、抬玉皇神像游村巡街的习俗。十二月二十五日传称是玉皇大帝下巡人间的日子,旧时道观和民间都要烧香念经,迎送玉皇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