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清代大儒刘宝楠故居

慧巧

宝应清代大儒刘宝楠故居

从宝应古城区五条街过张仙庙桥向南迤西,或从鱼市口沿中大街向南不远,有一条东西向的巷道,叫芦家巷。《宝应图经》上说它原称儒家巷。或因宝应方言“芦”(lu)“儒”(ru)不分,故讹传为芦家巷,也有人称鲁家巷。该巷中段,与花圃巷(即后来的“保卫巷”)北端向对的小巷拐角处,有一座院墙被忍冬藤缠盖的民居小院——芦家巷28号,是宝应清代大儒刘宝楠的故居。

故居建于清代。占地面积28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平方米。房屋座北朝南,三合院布局,院大门南向,正房面阔四间,进深七檩。东厢房二间,西厢房三间。住所房屋十分简朴,没有广阔的院落,没有雕梁画栋,丝毫不见世家房屋的繁缛,屋主人是宝应有名世家刘氏家族的代表人物,曾是一位进士,历任多地知县,让人不敢相信。房屋的朴素体现了主人的清廉与简朴,应验了《陋室铭》中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故居的主人刘宝楠,字楚桢,生于清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卒于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其父刘迪九是位举人,做过国子监典簿的小官,刘宝楠五岁时,父亲赴京应试,因病卒于异乡;六岁那年,祖母、仲兄,伯兄相继去世,家世衰落。

刘宝楠的母亲乔氏是一位坚强的女性,通艺文,有贤德,面对家庭的变故,她没有沉沦于悲伤,而是化悲痛为力量,将幼儿刘宝楠的培养作为精神支柱。在家中的阁楼上督促宝楠课习所学,不使稍懈,耐心陪伴,作诗勉励曰:“我爱白莲花,不以污泥滓;我爱青松枝,不以霜雪死……”。刘宝楠年幼时在家中阁楼读书,后阁楼年久失修以至圮塌,刘宝楠思念故居便取号“念楼”,同时也是对母亲的思念与感恩。童蒙之时母亲殷切教养之情深深地烙在刘宝楠的心头。他有感门户之衰,身处逆境,攻苦力学。他常常向其兄刘宝树请益,后从叔父刘台拱受学。刘台拱是位大学问家,刘宝楠端正的学习态度让刘台拱十分重视,对刘宝楠倾注的心血丝毫不亚于自己的儿子,渊博的学识、严谨的学风使刘宝楠学业大进。

十六岁,刘宝楠入县学生,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举优贡生。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刘宝楠举于乡。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刘宝楠考中进士,授文安县知县。开始了官宦生涯。早年的困苦生活并没有让考取功名的刘宝楠成为一个享乐派的官员,相反,他任内衣冠朴素,勤于听讼,著循良称。在文安县任,他兴修水利,迎来了丰收;在元氏县,他葺建坛庙,百废具举,组织县民扑灭蝗灾,又使全县迎来了丰收;仍三河知县的四年间,他发现兵差络绎,组织整顿,最终“役不扰民”。这些在他自己起草的墓志铭中只是短短数语,却是对自己的一份满意的人生答卷。

刘宝楠离开官场后,并没有闲居于家,受到其叔父影响,做起了学问,成为扬州学派的代表人物,曾暂管广陵书院,时常讲学,著的《论语正义》,既是对前人版本的升级,又加入了大量自己的观点。《论语正义》崇尚古注,但可贵处是尊古而不薄今。中国古文献学发展的高峰是清代考据学,而乾嘉考据学又是这座高峰的主要标志。刘宝楠发扬了乾嘉学风,在《正义》的注释中注重考据和阐发义理,做到考据义理,两不偏废。至今,仍有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来宝调研,考证《正义》的由来。

所著《宝应图经》至今仍然是考据地方山川地貌、历史典故的重要参考资料,其中的“邗沟十三变”系统的研究了江淮地区运河的变迁史,为研究运河形成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刘宝楠一生不受不污,清正廉洁。把清廉视作为官的操守、修养和人格,把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视作为官的抱负,关心国家命运和人民生活。故刘宝楠在墓志中只字未提他学术上的成就。其实,《论语正义》以及《释谷》、《汉石例》、《念楼集》等等也都是他留给后人最宝贵的财富!

内容加载中……
  • 趣闻 慧巧
  • 趣闻 赴情深
  • 趣闻 若芹
  • 趣闻 若华氏
  • 趣闻 和宜君
  • 趣闻 宝画
  • 趣闻 雅致君
  • 趣闻 北栀
  • 趣闻 栓柱郎
  • 趣闻 宁陌夙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