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婚俗(4)
歆艺
四、冲喜
旧时男方父母病危,夫家急需有个内当家主妇的。“冲喜”,就是突击举行简单的婚礼,以结婚的大喜来冲刷晦气,让喜神驱逐病魔,以期让病人因此脱尽晦气而康复如初。但实际上“冲喜”大都成了“冲死”。鉴于这种情况,冲喜者往往并不真正寄于厚望,而使病危者康复,而目的主要为了赶在公婆咽气前完婚,以期红白喜事一起办,节约费用,减轻负担。这自然是小户人家。倘大户人家则“冲”喜的真正目的是为了避开“丁忧”期间三年内不得结婚的礼制约束。
倘姑娘去男方家冲喜时,公公或婆婆已病亡于床,则就称为“停尸霍”,那就先拜堂,拜堂成亲后就以新娘的身份去向病榻上已咽气的公公或婆婆请安,而由别人在帐后假代亡故者身份作答。然后,新娘卸去喜装换丧服,参与料理死者后事。这便是红白喜事一起办了。
民间故事,说徐文长曾参加过一次冲喜亲,写下了一首诗:“白帷红烛两辉煌,无常月老共举觞。今日逢凶偏化吉,满堂吊客贺新郎。”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冲喜或“停尸霍”,至少在明代已经成俗。
未婚夫本人病重要求结婚“冲喜”的。这种情况比较少。因为一旦“冲喜”成“冲死”,那么这个姑娘便马上成了寡妇了。女方总要想方设法推阻婚事的进行的。但也不是没有,这种习俗从《红楼梦》宝玉生病要成亲冲喜—事上,也可得佐证,至少清时已流传。这种婚俗,随着时代进步,男女自由恋爱婚姻而早被淘汰。
五、拖油瓶
余姚旧时风俗,由于历代统治者都强调守节,社会上对寡妇再嫁视为不端,过去民间将再婚妇女携带前夫所生子女鄙贱地称为“拖油瓶”的陋俗。
旧社会,妇女死了丈夫,又拖着年幼子女,因生活无着而改嫁,子女成为累赘。不但女方被贬称为“二婚头”,连子女也遭歧视和羞辱。娶亲男方往往在文契上加上一项,说拖带有病子女几人随来夫家,即使小孩康健无恙,也要这样写。日后若有三长二短,可摆脱干系,免得生父族中之人前来纠缠。如带来的小孩受继父虐待而死,可解脱责任。久而久之,便成通例。凡娶有孩子的寡妇时,必注明“拖带有病……”,由于“有病”与“油瓶”同音,“拖”又含贬意,渐渐地讹说成是“拖油瓶”了。
他们不仅名称本身带有侮辱性,而且在现实生活中倍受歧视,有的地方规定不得入宗祠和家谱,有的不能继承继父的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