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流域佛教主要寺塔和胜地(2)
神之刺
大理弘圣寺塔
弘圣寺塔坐落在大理古城西南近郊,以弘圣寺得名,明初寺院损毁而塔存留至今,当地也称其为一塔。该塔建于何时,史料各说不一,但按其建筑风格和维修出土的塔砖推测,应在唐南诏晚期。
在结构、造型等方面,弘圣寺塔与崇圣寺三塔的千寻塔相似,同为16级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塔高近43米,比千寻塔稍矮。全塔可分为塔座、塔身、塔刹三部分。塔身16级从下往上逐层收缩,每层用砖砌出0.65米宽的叠涩塔檐;第二级东、西面分设佛龛,内置佛像石雕,南、北面开券洞;以上逐级交错进行同样的设置至顶层;塔刹的宝盖为八角形,八角悬挂风铎。
弘圣寺历史悠久,保存较为完好,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在1981年的维修中,于塔顶发现400多件佛教文物,其中有各种式样的塔模61件,是研究南诏历史文化、佛教及其建筑艺术的珍贵史料。该寺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理感通寺
感通寺位于大理点苍山圣应峰南麓,又称荡山寺、海光寺,于公元9世纪初南诏时期由高僧李成眉始建,是云南现存历史最为悠久的佛寺之一。
相传,当年李成眉云游到此,因感慕山水之胜,便把手中的樟木杖插在地上并言:若此地能建寺,就让禅杖成活,果然禅杖如言成活了,于是其建造大殿一间,即大云堂。至大理国时期,段氏武威公增建殿宇,使之初具寺院规模。以后四方游僧陆续在此建庵,明朝初期已发展到36寺庵的规模。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寺主无极率徒赴南京觐见皇帝,得太祖赐“法天”名号、袈裟及《僧居点苍》赋诗,并领御授僧纲之职,回寺后无极为御诗勒石刻碑建亭,同时扩修寺宇。此时的感通寺殿宇众多、气势辉煌,以苍洱诸大寺之最名扬滇西。清代以后,感通寺殿宇群逐渐败落,特别经历了咸同年间的兵燹,已所剩无几。现今的感通寺,几处遗存经修葺已焕然一新。
感通寺山门坐南朝北,左右有“法轮常转”、“佛日增辉”门联和怒目威严的两尊护法神;其后上台阶进围院,院内坐落在高台上得是正殿大云堂,现也称大雄宝殿,殿前左廊几百公斤重的铜钟洪亮依旧;殿堂正中最高大的金身塑像为释迦佛祖,其左侧依次是观世音菩萨、迦蓝菩萨塑像,还有木叉和善财童子像随伺观世音身旁,右侧是地藏王菩萨和达摩祖师塑像,供台上香烟缭绕、佛灯长明;分布在大殿两旁的是有名的写韵楼(现为签文房)、僧舍客房和花园。
作为滇西佛教历史名刹的感通寺,不仅出过数位高僧,还以不少名人学士的遗迹享有盛名。自元代以来,才学俱佳的住寺高僧有念庵、无极、担当等,而历代文人墨客,如明时的状元杨慎、翰林李元阳和徐霞客等都留下了诗赋名篇。至今,寺内仍留有正德、嘉靖、顺治、康熙年间的数块碑刻及楹联,有较为珍贵的历史价值。
大理观音塘
观音塘在大理古城南部,距下关市约八公里,因清代曾在此设汛溏而得名,另有它称“大石庵”。观音堂始建于明代,最初为建在大石块上的大理石观音阁,清代重修时开始增建殿宇,并依石凿池、安置拦杆,后期部分寺宇毁于水火,同治十二年(1873年)清将岑毓英主持再次修建,随后逐渐形成门楼、殿宇、亭阁及戏台等一组建筑群。
观音堂分前阁、中殿和后殿,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前阁。前阁也称观音阁,建在一块名为观音石的石块上,整个亭阁用大理石镶砌而成,高5米,面阔3.3米,进深3米,内塑观音像,外回廊四面相同,围以雕龙画凤的大理石栏杆。在大石上建阁,当地有这样的传说:汉朝时期有兵侵犯大理,观音化身成老妇,以草绳缚一巨石块背在身上与汉兵相遇,来兵被其神力所惊吓,只得鸣金收兵。后来当地人为纪念观音负石阻兵,便在石上建起了观音阁,此石也称“妇负石”。
如今的观音堂,殿宇经1988年的修葺已焕然一新,还是大理市佛教协会的驻地。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九日举办观音会,人们不仅朝拜观音菩萨,而且进行各种文化和集贸活动,场面非常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