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山歌及民谣阳江花笺
皓君
阳江山歌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最早可追溯到清代乾隆年间的一种民间活动“跳禾楼”。用阳江话创作、演唱的阳江山歌,通俗易懂,琅琅上口,富有很强的感染力,在民间广为流传。无论是在水边田头,还是红白喜事,阳江人都能以歌唱之,且男女老幼都能参与其中。
阳江山歌形式多样,富于变化。在调式方面,流传下来有十多种,如花笺调、吟诗调、驶牛调、斗歌调、猜马调等,根据内容和场合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山歌调式。即使同一种调式,其唱法也可以不同。如驶牛调,用在女子叹嫁时,是一唱三叹显得缠绵哀婉,俗称叹歌;用在歌手斗歌时,明快爽口,幽默风趣,俗称驳歌仔;用在男女送别时,又表现得情意绵绵,俗称调情歌。
好的山歌手,能灵活运用每一种调式,使山歌唱起来形神俱备,让听众百听不厌。
在手法上,阳江山歌与各地山歌一样,都大量采用“赋、比、兴”的手法。例如“米粉爱用石来磨,唱歌要捰琴来和。哥妹两人心情愿,无使再揾媒人婆”,这首山歌前两句就采用了“比”和“兴”的手法。夸张、谐音等手法也是常用的,如“哥妹情苗亲手栽,两人意合心花开。倾到鸡毛沉落海,倾到石头浮上来”。
阳江山歌是珍贵的“文化特产”,它是劳动群众生活的调节剂,用来抒发苦乐,老少咸宜。自1987年起,阳江市每年都会举行山歌比赛。在平日,市民也喜欢在市人民广场、北山公园等地方斗歌。近年来,阳江山歌在保留山歌原貌的基础上,内容和形式进行了一系列革新,使阳江山歌这一古老的艺术有了新的发展。
阳江花笺是以阳江话演唱的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歌形式,是阳江民歌中最具代表性的形式之一,其分布在阳江所属区域。民间流传的花笺唱本及部份代表作有《珍珍姐》、《第八才子花笺》、《自由女》、《阳江八景》。
阳江花笺具有戏剧的某些特质,如有固定文本,有基本曲调,有伴奏等。阳江花笺用方言土语唱喜庆哀乐,对研究阳江民歌的发展和特点,以及阳江的社会、文化、民俗风情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在唱法上,阳江花笺带拖腔,注重将尾音拉长。演唱“花笺”的形式除了个人自娱自乐外,还有群体“对叹”(对歌)。演唱者以“口唱山歌手插秧”的形式,边劳动边对唱,或婚礼时于喜宴、闹洞房前后对唱,新娘“伏嫁”时与姐妹“对叹”。目前,民间演唱阳江花笺主要有花笺调和花笺记两类。
随着花笺调的不断改良,不少民间艺术家在原始的花笺演唱方式上进行创新。在音乐设计方面,对花笺曲调进行改革,使调子更富于现代特色。配乐方面,配以阳江的竹胡、喉管,使作品洋溢着浓浓的民乐气氛。经过创新改良的花笺表演,逐渐登上了大雅之堂,2006年,由阳江市作家陈慎光创作、韩东海等人表演的花笺表演唱《关键时刻》,伴着耳目一新的“碟仔花”,在省第五届艺术花会演出荣获金奖。
猜枚酒令(花笺调)
一自棋边相会姐,
二嘱梁郎免牵挂。
三生有幸逢娇姐,
四时光景四时天。
五更诗篇无心向,
绿鬓朱颜到百年。
七尺泥墙都跳过,
八人同伴姐妆前。
九郎吏部刘家女,
十年枉费读书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