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寻菱君
提起甘肃酒泉,它的名气就是来自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这已经成为酒泉市的一张亮丽的名片。因为一代代的中国科学家和航天科研人员,在这里创造了太多卓越的、让国人骄傲的成就。
酒泉市和很多地区接壤,按顺时针方向来看,东边是甘肃张掖市,南边是青海省,西边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边是内蒙古阿拉善盟,另外北边还有一小部分和蒙古国接壤。
酒泉拥有悠久的历史,西汉时期酒泉一带的河西地区还在匈奴控制之下,汉武帝派霍去病讨伐匈奴,成功地赶跑了匈奴,将那一带纳入西汉统治。
汉武帝特赏赐珍藏美酒一坛,霍去病将美酒倒入泉中,与将士们一起共饮,传为佳话。后来汉武帝在此置郡名酒泉,据说和此有关。如今在酒泉市的泉湖公园,也就是西汉酒泉胜迹,还有相当多的景点可以追寻那些遥远年代的故事。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甘肃省酒泉市东北地区,海拔1000米,始建于1958年10月,占地面积约2800平方公里。该地区地势平坦,人烟稀少,属内陆及沙漠性气候,年平均气温8.7摄氏度,相对湿度为35%-55%,常年干燥少雨,春秋两季较短,冬夏两季较长,一年四季多晴天,云量小,日照时间长,生活环境艰苦,但可为航天发射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每年约有300天可进行发射试验。
在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要承担发射场区的组织指挥,实施火箭的测试、加注、发射,逃逸塔测试,整流罩测试,人船箭地联合检查,船箭塔对接和整体转运,提供发射场区的气象、计量和技术勤务保障,并在紧急情况下组织实施待发段航天员撤离及逃逸救生。在这里,成功发射了54颗卫星、10艘神舟飞船﹑1艘天宫空间实验室,相继将10位航天员安全顺利送往太空;这里,奇迹般走出了34位将军;这里,是世界三大航天发射场之一。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建在戈壁沙漠的绿洲上,西依山,东临河,是当年聂荣臻元帅亲自挑选的一块风水宝地。始建于1958年,位于内蒙古西部阿拉善盟的额济纳旗西南,其中基地的核心区东风航天城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的巴音宝格德山下,最早地址在宝日乌拉,1958年为了国防建设,额济纳蒙古牧民近1386人和500多户,迁往额济纳古日乃和马鬃山地区,为国防建设做出了伟大贡献。
该基地的核心建筑物是“垂直总装测试厂房”高74米,上宽为8米,下宽为14米,整体重量达350多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分别有大型、中小型以及气象和探空火箭发射场。在着陆场地方面,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设主着陆场及副着陆场。副着陆场设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附近,主着陆场设在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以东的四子王旗。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既然不在酒泉,为什么要叫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而不是别的呢?
原来卫星发射基地1958年建立的时候,那一带荒无人烟,基地的所有物资、后勤等方面的所有保障全部都由相对发达的酒泉市来保证。同时为了给发射基地取个比较知名的名字,也为了保密需要,就用了远在几百公里外的酒泉来冠名。但发射基地占用了额济纳旗的土地,作为一种补偿,航天城以及那一带矿产企业的税收都是交给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的。
内蒙古自治区下面的“盟”,和省下面的地级市或者地区是等同的,“旗”和县、县级市或市辖区是同等级的。“苏木”相当于乡镇一级,“嘎查”就相当于村一级。
阿拉善盟陆地面积也是非常大,约27万平方千米,大概相当于江西省和江苏省二者的陆地面积之和。
阿拉善盟沿西北到东南方向分为三个旗:额济纳旗、阿拉善右旗、阿拉善左旗。在额济纳旗、阿拉善右旗、甘肃酒泉金塔县交界的地方,有个凹陷深入额济纳旗。这块凹陷的部分属于金塔县的辖区,但是金塔县和额济纳旗交界的地方,却有约100公里的界线属于未定的边界。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边界一直未勘定应该是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有关,因为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非常大,约为2800平方千米,拥有众多的子基地,其中百分之九十多的在酒泉的辖区,而另外一部分子基地和发射中心却在额济纳旗辖区内。也就是说整个发射基地跨越甘肃和内蒙两地,如果不能将其完全放到一方的辖区之内,可能会对发射基地的工作造成一些不便。总的来说,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横跨甘蒙两省区,但是发射中心在内蒙。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对国内游客开放的景点有:卫星发射场、指挥控制中心、长征二号火箭、测试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场史展览馆、革命烈士陵园、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东风水库、额济纳沙漠胡杨林等。中心有二星级标准的东风宾馆可供游客下榻。
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组建最早、规模最大、技术先进的综合性航天发射中心,也是目前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
迄今为止,中心已成功发射了60余颗卫星、10艘“神舟”飞船和1艘“天宫”目标飞行器,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科研试验体系,创造了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和第一艘飞船为代表的我国航天史上极具标志性的“十个第一”,铸就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东风精神,亲身参与和见证了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进程,成为“展示我国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