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新绛龙兴寺

香灵

山西新绛龙兴寺

龙兴寺位于山西省新绛县城北街的高坡上。该寺始建于唐代,因供有碧落天尊像,初名碧落观。唐咸亨元年(670年)改称龙兴寺。至唐会昌五年(845年),由于武宗李炎搞灭佛,拆寺毁庙之风盛行,寺内建筑损毁殆尽,只有塔院寺幸存。宋代前,赵匡胤曾寓居于此,后来这里又恢复了龙兴寺之名。

龙兴寺位于新绛城内高台之上,耸立于寺内的古塔非常醒目。寺前扩建出一广场,停车参观非常方便。

龙兴寺始建于唐,最早为道教碧落观。唐咸亨元(670)年,改为佛教龙兴寺。唐武宗灭法,龙兴寺建筑被毁。宋代因太祖赵匡胤曾居于此,又改寺为宫。后再次被僧人占据,恢复龙兴寺一称。

由龙兴路北行纵目远望,龙兴寺塔巍峨壮观。几度兴废佛道轮回,龙兴寺规模不大。登上漫坡石阶,塔前一三合小院。不太宽敞的寺院内建有主殿大雄宝殿,两侧配殿为关公殿与娘娘殿,院正中立碧落碑亭。

龙兴寺大雄宝殿根据木构众多方家确认为元构,几度兴废佛道轮转至元代重建大雄宝殿。

殿内存有彩塑与悬塑,据介绍为宋金遗作。

碧落碑是享益全国的名碑,国家一级文物。碑高2.26米,宽1.03米。碧落碑立于唐高宗李治总章三(670)年,是李渊第十一子韩王元嘉四子李训,李谊、李撰、李谌为其王母祈福而立。碧落碑刻文21行,实有630字。碑文杂取钟鼎、古籀兼及小篆等笔体,在前代诸家古体书法上加以省变通借,融会贯通,从而创造出一种姿态优美、独具风格的新古篆体,被历代金石家和书法家视为珍品。

碧落碑尽管珍贵,但没有相当古文和书法功底很难辨认通读全文。唐咸通十一(807)年,郑承规奉命用正书将碑文译出,刻于另一石上。《潜研堂金石文跋》記“篆字奇古,小儒咂舌不能读,赖有郑承规译文稍可句读”。“要非精研六书,博涉古今者不能辨也”。

龙兴寺两大珍宝,一为碧落碑再一则是龙兴寺塔。龙兴寺为八角十三级密檐塔,始建于唐、清代重修。据传唐代所建降塔为八级,清乾隆年间增高五级,高42.4米。

塔身正背两面设拱门,每层拱门之上均设有门额。一层额题“一柱擎天”;二层额题“两茎仙掌”;三层额题“三汲龙门”;四层额题“四大跻空”;五层额题“五云献瑞”;六层额题“六鳌首载”;七层额题“七星召应”;八层额题“八风协律”;“九陌看花”、“十方一览”等。

龙兴寺塔刹为葫芦状,据传龙兴寺塔顶曾出现几次冒烟。

该寺基址兀耸,居高临下,颇有气势。原存建筑主要有大雄宝殿和高塔等。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在山西省文物局的支持下,新绛县委县政府又广泛集资,组织义务劳动,广征能工巧匠,加固了寺基,整修了殿宇,补建了廊房,并新开了一条直达寺院的宽阔通道。从而使千年古寺,重焕容光,又展新姿。

内容加载中……
  • 趣闻 香灵
  • 趣闻 清漪桑
  • 趣闻 郁彼北林
  • 趣闻 主道杀神
  • 趣闻 有爱的年华
  • 趣闻 月夜空
  • 趣闻 珠佩酱
  • 趣闻 德泽
  • 趣闻 欣佑
  • 趣闻 浮沉未央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