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提线木偶戏(3)

夏蓝君

传统傀儡构造与制作工艺

泉州传统傀儡构造,由钩牌(操线板)、悬丝(8—16条)、傀儡头(含盔帽)、躯干(含服饰)、四肢(含鞋、靴)等部分构成。所用材料,以木、竹、丝线、布帛为主。躯干称为“笼腹”,由“上腹”、“下腹”组成而成。“上腹”为胸背,“下腹”为臀胯。“上腹”、“下腹”之间,由两片布相缝接,是为腰肢。“上腹”、“下腹”,均由簿竹篾编织,中空,状似“竹笼”。“上腹”顶端,居中留一圆孔,以承接傀儡头之脖颈部。故头可转动无碍,腰可俯仰自如。“下腹”胯部装一横木板,称“脚桥”,用以系联双脚。脚由麻绳编织、故称“麻编脚”。脚底另缀木刻之足部。“上腹”肩部左右端连接双手。手臂中夹褶藤片,外层以纸卷叠而成圆柱体,称“手札”。

泉州提线木偶戏

“手札”上为手臂,称“上札”;下为手肘,称“下札”。上下“手札”间,留有间隔,相系以丝线,以便活动。“手札”下端,另配木刻手,手分“死手”与“活手”。“死手”系将指掌雕刻成握拳状,拳心镂空,不能活动,故有此谓。“活手”,系以拇指转向拳心,虎口微张与掌心成平行状,另外四指伸直并排相连,通过孔眼而衔接于掌心之上,然后拴以竹钉,使手能张合捉物。

泉州提线木偶戏

“死手”易于装置刀枪棍棒,故又称“武手”;“活手”便于张合,配合态势传达感情,故又谓之“文手”。传统傀儡构造之各部分的松紧、比例,需据角色行当与特殊表演之需要作适当处理。貌似简单,实也变化无穷。傀儡构造完整配以精美的盔帽服饰,即可由演师操弄而“活灵活现”于舞台之上。 泉州传统傀儡的构造,乃是古代傀儡戏艺人长期实践与创造的结晶。泉州傀儡戏表演“与真人无二”的艺术效果与迷人魅力,多有赖于此。

内容加载中……
  • 趣闻 夏蓝君
  • 趣闻 弘益君
  • 趣闻 伟才君
  • 趣闻 兴业桑
  • 趣闻 婷美郎
  • 趣闻 染陌言
  • 趣闻 沵卜配
  • 趣闻 寻菱君
  • 趣闻 江晚吟
  • 趣闻 少女百褶脸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