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吉安鲤鱼灯舞
繁华卷
据传,鲤鱼灯起源于赣南地区,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后来,兴国移民迁居到吉安县固江棚下村,将鲤鱼灯也带到了棚下,并在原有基础上加工发展,演变成了吉安鲤鱼灯。
赣南鲤鱼灯的由来还有个传说,相传宋朝中期,章水岸边的鲤鱼岭有个修炼多年的鲤鱼精,它欲成神龙,便在章水每年暴发时,兴风作浪,想跳过“龙门”成“龙”,不想,却给两岸百姓带来无尽的水患。百姓不堪忍受其害,便告到官府,官府察情后,即命能工巧匠在鲤鱼岭筑塔,将鲤鱼精镇住,但因这塔无顶,鱼尾还在章水边,仍会提动,水患依然未除。于是人们便仿效龙灯,用竹篾扎成八只鲤鱼灯,让它们跟在龙头后面,名曰:“久久长”(八只鲤鱼灯,一只龙头),去追逐龙头成神。所以鲤鱼灯流传至今都是龙头逐灯。此传说虽无详尽文字记载,却在赣南客家民间广为流传。旭日岭上也的确有一无名塔,废于六十年代,至今尚留痕迹。鲤鱼灯种类繁多,以鲤鱼为主,配以虾灯、螃蟹灯、螺灯、青蛙灯等,其骨架用小圆竹扎制,外表用纸糊,再描绘各种颜色,里面装有蜡烛照明,舞动起来生动传神。鲤鱼灯表演时,以龙头为中心的鲤鱼灯随龙头转动,虾灯则或前或后,或四处游荡,表现的最为自由活泼,整个灯阵要求移动如行云流水,宛如一条游龙,灯阵还运用鲤鱼灯舞成福、喜、吉等字形,向人们送上美好的愿望。
粤东客家地区鲤鱼灯舞以梅州大埔县百侯镇侯南村著称,约二百四十多年以前由族人杨缵绪从陕西直接传承而来。杨缵绪,清康熙辛丑进士,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812年)任陕西按察使。大埔鲤鱼灯歌舞的代表作是《鲤跳龙门》。它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群鲤嬉春”、“比比交尾”和“鲤跳龙门”、“群鲤嬉春”;“比比交尾”富于表情,亲情融融,以情感人;“鲤跳龙门”则富于想象,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鲤鱼灯组成表演的,是1只外表庄严、昂扬,内心十分慈爱的鳌鱼,9只活泼灵敏的金丝鲤鱼和1只天真、淘气的小虾。它们亲密地团结在一起,互相咬着尾巴前进,为的是要到达幸福美好的境地——龙门。在前进征途中,它们有时迷失方向,有时遇上敌人乌贼的侵犯,但在鳌鱼的带领下,它们敢于拼搏,一往无前,终于在漆黑的夜晚走向了光明。动作结构有16个花节:鳌鱼进场、鲤鱼出洞、单拆篾塔、双拆篾塔、斜拆篾塔、双斜拆篾塔、三盏球、漂带、上水翻潭、劈柴、寻食、跳龙门、穿龙门、积塔、团龙、咬尾。鲤鱼灯的主题思想积极向上,艺术形象生动优美,抓住水的特性和鱼、虾的生活特征,非常细腻地创编了绚丽多姿的舞蹈动作:时而来回游动,时而上下翻滚;一会儿是嬉戏虾鱼,一会儿鱼跃虾腾,构成了一幅欢快、灵动的画面,把生活真实和艺术创造融为一体,给人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
鳌鱼、鲤鱼、虾的制作:以竹篾为主要材料,编扎好外形框架,以前用皮纸糊壳,内点蜡烛,现在改用纱布蒙壳,通体层层迭迭贴上片片鱼鳞,内装电池、灯泡照明。形体小巧,头尾活动。舞时,舞灯人穿青色衣服,用脚尖走碎步,观众只见鲤鱼灯轻盈游动,栩栩如生,似鲤鱼又不拘泥于鲤鱼,以神胜形。同时伴以民间唢呐曲牌和打击乐,气氛十分红火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