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家湾 中国的吉卜赛村落(2)
洪杰酱
通行“绍句”被称职业集团
1983年3月,兰州大学研究民俗学的一群师生,组成了一个“薛家湾民俗调查小组”,对薛家湾进行为期40多天的民俗调查。他们与村民同吃同住,几乎到了无话不谈的地步。2004年10月28日,曾领导这个民俗调查小组的兰州大学教授柯杨接受采访时说:薛家湾人向我们保留了算命的秘密,那些技艺他们始终守口如瓶。不过经过调查,薛家湾人的身份基本确定。
第一,他们不是吉卜赛人,只是因为漂流四方云游算命的生活方式与吉卜赛人有些相似而已;
第二,他们也并非苗族,也不是其他少数民族,他们的民俗传承及特点与汉民族并无大异,他们所使用的特殊语汇(当地人称为“绍句”)也仅是一种典型的职业隐语,即江湖黑话,而非民族语言。故而,薛家湾人是一个以卜卦算命、禳灾祛祸为基本谋生手段的民间职业集团。
“绍句”是薛家湾人在有外人在场又需保守秘密时才使用的隐语。在“绍句”中,薛家湾人把“炕”叫“文台”,把“开水”叫“滚轮子”,把“首饰”叫“托照什”,把“房子”叫“开瓜”,把“丈夫”叫“荷代”,把“妻子”叫“咽支”,把“吃饭”叫“绕散长”,把“孩子”叫“阿燕子”等。
柯杨说,薛家湾人的算命之术应该归于神秘主义和生命科学的范畴,虽然其中不乏迷信思想,它与当前盛行世界的预测学一样,薛家湾人的占卜术保留了东方文化中玄妙的思辩哲学和天人合一的朴素观念。
著书立说 开展“民俗旅游”
据了解,永登县柳树乡组织各方面力量,历经数年工夫,编写出《中国的“吉卜赛人”》一书,全面揭示了薛家湾人算命和祈禳的秘密。该书的编著者李生孝在李家湾村小学担任教师,与薛家湾人朝夕相处,对他们的一切都非常熟悉。
据李生孝介绍,永登县有关部门准备利用薛家湾人的独特风俗习惯,兴建“中国吉卜赛人民俗风情村”,把当地的人文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据了解,计划中的“中国薛家湾吉卜赛人民俗风情村”将展示与“薛家湾人”有关的服饰、饮食、节庆、礼仪、婚嫁等习俗,同时展出在永登出土的各个时期的石器和陶器。同时,有关部门还计划开设“预测占卜区”,请薛家湾的算命高手来此为游客算命占卜。
吉卜赛人永远在流浪
吉卜赛人最初生活在印度北部,公元十世纪时开始迁移,从此流落到世界各地。吉卜赛人在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叫法,在西班牙被称作“季当人”,在法国被称作“波希米亚人”,在俄罗斯和意大利则被称作“茨冈人”。 英国人误以为吉卜赛人是从埃及(Egypt)来的,因而就叫他们Gypsy,由此被称为“吉卜赛人”。而吉卜赛人则自称“罗姆人”(rom)。目前全世界一共有大约1200万吉卜赛人,其中1000万左右分布在欧洲。
吉卜赛人生性热情、奔放、洒脱,他们通常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流浪。根据传统,吉卜赛人只积蓄一些随时可携带的财物,只选择可经常更换的职业,只娶父亲为他们挑选的同族妻子。时至今日,尽管有95﹪的吉卜赛人定居在石砌的房子里,却依然谨守祖先的传统。他们共同而紧密地生活在以地毡装饰的狭小空间中,如同过去在敞篷马车里生活一样。
吉卜赛人的结婚年龄通常在12-13岁,他们实行一夫一妻制,严惩通奸。吉卜赛人不与外族通婚,如果有人与非吉卜赛人通婚,将会永远被弃绝于部族之外。 对于吉卜赛人而言,群族生活象征一种绝对的权利与价值,没有什么比同伴和家庭更重要,同时也没有任何障碍可以阻止成员分开后重聚。
吉卜赛人主要靠卖艺和占卜为生。如今那种拿着神秘的水晶球算命的吉卜赛人已非常少见了,大多数算命者是用特殊的吉卜赛算命扑克牌来给人占卜,风行世界的塔罗牌据说就是吉卜赛人发明的。
几个世纪以来,吉卜赛人一直是“弄熊的人”。他们向一些专事偷猎的人购买幼熊,然后拔掉熊的牙齿和锐爪,再加以训练,做各种表演。不过现在仍操此旧业的人已所剩不多,很多人宁可领取政府的救济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