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礼俗(17)

志鲜

南北朝时期和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鼎盛时期,燃灯、舞狮等佛教意味的活动得到完善光大,其间又有道教的加入,渗透了原始的傩仪音乐舞蹈。到了隋代,正月十五已成为城市的不眠之夜,但见“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技,诡装异形”,元宵灯火已具雏形。唐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两个经济繁荣期,随着城市生活进一步发展,元宵灯火更为兴盛。统治者则把它作为粉饰政治的手段而大加支持,使之向奢靡豪华方向发展。明代把元宵节观灯延长至10天,百官也放假10天。清代减少为5天,民国以后又减为3天。

元宵节作为传统的民俗大节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狂欢精神,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全社会共同娱乐的形式,本身就是一个有着特殊社会意义的文化资源。

偷灯

由于“灯”与“丁”音近,因此很早就有元宵节送灯或偷灯的祝愿生子的习俗。《岁时广记》引《本草》称:宋代人以为正月十五的灯盏可以使人生子,若夫妇共同从别人家偷来,放在床下,当月便可怀孕。现在陕西农村还有请新婚女儿、女婿吃饭,并送灯送油的风俗。而在山西,家家要在土地神、门神前放面制的灯盏供人偷取。盼望生子的新媳妇在丈夫鼓励下要去别人家偷灯,认为偷回燃烧的灯盏可以生子。也有的地方让小孩去偷灯,说偷回灯来可保一年不病。

另外,元宵节还有吃元宵、猜灯谜、祭紫姑等风俗,就不再赘述了。

内容加载中……
  • 趣闻 兰若桑
  • 趣闻 翌耀
  • 趣闻 贝丽子
  • 趣闻 元亮
  • 趣闻 雨凝
  • 趣闻 卓逸酱
  • 趣闻 心深似海
  • 趣闻 韶华
  • 趣闻 欲盖弥章
  • 趣闻 朋鹏酱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