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各县特色文化(10)
良吉
浑源特色文化 浑源杏花节
吴城每年的春天,杏花怒放、争奇斗艳吸引了无数游人前来踏青赏花。春季杏花节、夏季采摘游、秋季赏红叶、冬季观杏林雪原四大旅游景观,为摄影爱好者提供了绝佳的创作基地。
阳春三月,浑源县吴城乡二万亩杏花傲春怒放,争芳斗艳,颇为壮观,吸引着社会各界人士和周边春游踏青者纷纷前来赏花,感悟浑源吴城杏乡独特的原生态魅力。
大同县特色文化 大同县黄花
大同县黄花栽培始于明末清初,黄花其茎、根、叶均可入药。大同黄花多生长在大同县内火山群下。大同黄花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
黄花,俗名金针菜,学名萱草。明末清初由内蒙传入大同县。大同县独特的地理、气候、土壤条件非常适宜黄花的生长、繁殖特性,300多年来形成了苗大苔繁、肉厚角长、七蕊色黄、营养价值极高的地方特色名产,在全国独树一帜,无与伦比,可称“国内一绝”。
黄花菜不仅可作为一道高档菜肴加以品尝,更主要的是它独特的营养成份可制成多种健脑、降压、利尿、安神、防癌补品等。湖南祁东,江苏泗阳,甘肃庆阳,山西大同为黄花四大产地。左云特色文化左云楞严寺音乐左云楞严寺庙音乐,融合了佛教、道教的音乐精髓,并吸收印度竺乐、羌慈笙歌等曲风,形成了风韵独具的寺庙音乐,深受左云当地民众的喜爱。
左云县楞严寺寺庙音乐是古代法曲音乐的遗响,属民间音乐,流传于左云、内蒙古凉城一带。楞严寺寺庙音乐由于在金元时期晋北地区受全真道教“以道为主、佛道合一”的影响,其音乐呈现出以道教音乐为主,同时吸收了天竺乐、龟兹乐、安国乐、康国乐、骠国乐、林邑乐等来自佛教国家的音乐,并由楞严寺僧人采用本地民间乐曲,吸纳西域、印度的佛曲及其中原地区的音乐演奏手法创作而成,音乐具有佛道儒合一的特征,其音乐系寺庙音乐的北方系统,属北方系统东西两路流派的东路。
楞严寺寺庙音乐是当时寺庙音乐的经典,由于起调深沉、曲调古老而优雅,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演奏时使用的乐器有:有管子、手鼓、锣、手国子、鱼、引馨、大馨、铞、笙、铙、钹、站鼓、木鱼、双铃等。楞严寺寺庙音乐现记载有楞严寺音乐歌赞10曲,楞严寺音乐吹腔28曲。楞严寺寺庙音乐在北魏时期就已流传于左云境内,其对于研究北魏时期,北魏建都平城地区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情况和当时的社会历史状况、民间音乐文化及其当地寺院的佛事、佛曲,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现保留下来的乐谱是原来楞严寺僧人演奏时经民间艺人记谱留传至今。
目前,楞严寺寺庙音乐只收集到部分乐谱,与其相关的配器及大多寺庙音乐濒于失传,其音乐传承人仍演奏于乡间佛事之中。现县政府正在进行积极抢救性保护工作,深入民间,广泛收集、整理、加工,使这一珍贵的民间音乐完美再现当时的辉煌。
阳高特色文化 阳高二人台
早在150多年前,“二人台”已经在阳高有了自己的足迹。“二人台”艺术不仅在阳高县深深扎根,同时影响遍及山西晋西北、内蒙古西南部、陕西榆林以及河北张家口一带。
“二人台”这门艺术何时流传至阳高,史料没有记载。据老艺人们讲,境内最早流传下来的曲调为《八仙庆寿》,初步考察为清咸丰年间牗1851—1861牍产物。因此可以这样说,早在150多年前,“二人台”已经在阳高有了自己的足迹。应该说,“二人台”艺术是在民歌小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约在明朝末年,每逢过年过节和农闲的时候,一些闹红火的人便聚在一起。在屋内、院落、村头、广场进行地摊演唱。他们既不装扮又不表演,唱的都是民间流传的小曲小调,有《过大年》《刮大风》等等,这种娱乐活动当时被称为“打坐腔”,这就是“二人台”的雏形。
到清咸丰初年,这种“打坐腔”吸收了姊妹艺术中的秧歌、高跷、旱船、道情等艺术营养,发展为具有一些舞蹈动作,由旦丑两角色一进一退走场表演。逢年过节观看的人围拢在火龙四周,演员和乐队在场内表演,当时人叫“转火龙”,这样“二人台”便由最初的“打坐腔”发展到“玩艺儿”或“二人班”。“二人台”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艺术形式,是从剧目《走西口》在清代光绪初年的诞生开始的。当时由于山西连年遭灾,晋西北的劳苦百姓被迫“走西口”。从《走西口》的唱词中我们不难想象,当年成千上万的贫苦农民奔走在那条茫茫古道上,伴随着无尽的凄凉和孤寂,他们只有用小曲来倾诉他们不幸的遭遇和不了的思乡之情。也正是这个时候,道路歌、受苦歌和思念歌作为“二人台”重要的内容产生了。
蒙古族是一个好歌的民族,当大批的山西人到内蒙古之后,他们就把自己在拉骆驼、掏干草、拉船、种地中的种种经历都编成曲子,唱给他们听,蒙古人高兴了就会赏钱、赏地。此后,这种艺术形式吸收融合了内蒙古民歌的音乐语言及戏剧化妆等特长,“二人台”艺术日臻成熟。随着一些经济富裕百姓的返乡,“二人台”艺术不仅在阳高县深深扎根,同时影响遍及山西晋西北、内蒙古西南部、陕西榆林以及河北张家口一带。但在那个奉晋剧为“正统”的年代,“二人台”艺术难登“大雅之堂”。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展步伐总是十分缓慢。一丑一旦,相沿百年而无一变。尽管节目与日俱增,仍无一出戏能从内容到形式反映比较复杂的情节。
新中国的诞生,广大劳动人民获得了政治上的解放。“二人台”也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有了明显的发展。在阳高县,80%以上的村庄逢年过节都成立了业余剧团。村公所、农会等组织在原来内容的基础上,自编自演,注入了反映时代精神的东西。《婚姻自主》《胡老套投亲》《血泪仇》《送子参军》等剧目,至今尚为一些老年人乐道。不久,由于文化部门组织观摩评比,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并且由“打地滩”沿村串户走上了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