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各县特色文化(16)
良吉
繁峙特色文化 繁峙“秧歌”
繁峙秧歌又称奋地秧歌、大秧歌,是山西独有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繁峙县境内及其附近区。繁峙县因寺庙多而得名,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属忻州市。繁峙秧歌流行于繁峙及其周边地区。
繁峙秧歌戏的剧目有86个,经常上演的七十多个,其中有早期的民间小戏,又有逐渐发展的连本大戏。繁峙秧歌唱腔结构有板腔体和曲牌体混合组成,其中板腔体的基本板式有10种,曲牌体的“训调”有十七种,另外还有若干个小调,器乐曲牌75个。传统剧目主要有《安瓜》、《瞎子观灯》等诙谐风趣、富有乡土气息的“耍耍戏”。后受梆子戏的影响,渐添了《九件衣》等大戏。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繁峙秧歌再次获得新生,相继参加省区会演,樊志勇、季川花、陈勇等10多名演员获奖。
繁峙秧歌戏是由民间舞蹈演变成戏曲的,至今仍存留有演变过程的痕迹,尤其它的唱腔融合了多种类型的戏曲唱腔的形式,为研究中国戏剧发展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阳泉特色文化 阳泉评说
阳泉评说,又名哈哈笑。借鉴平定当地秧歌、迓鼓等地方曲艺,以当地方言为表现形式,以当地趣闻为主要题材,注意押韵,集合说学、逗、唱等艺术手法,风格轻松幽默,民间气息浓厚。近年还出现了化装评说、评说小品、评说剧等不同形式。
阳泉评说是一种山西省的汉族说唱艺术,属韵诵类。起源于平定县、发展在阳泉市,流传于晋东各县。
阳泉评说还将戏剧、相声、评书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使学、说、逗、唱、做有机结合,采用单人、多口、对口、化妆等形式进行表演、用正反对比,古今映衬深化主题、使说唱曲目具有琅琅上口、通俗诙谐、幽默风趣、亲切感人的喜剧风格,深受群众欢迎。
平定特色文化 平定迓鼓
平定迓鼓是由宋将王韶在熙宁六年对阵西夏的“熙州之役”中创制的,经过长期的演变,现分为文武两种迓鼓。文迓鼓合说、唱、舞、打于一体,说白使用方言,歌唱节奏明快,风格诙谐逗趣。
平定迓鼓是一种历史悠久兼含音乐、舞蹈、说唱、表演诸元素在内的综合性艺术。其所使用的乐器蕴含着该区域人们的独特的音乐审美理念,是中国音乐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平定迓鼓分文、武两种。以说唱为主的“文迓鼓”,由8人或12人表演。武迓鼓在隆重的祀神迎驾活动中是作为“旗伞鼓炮”中的“鼓”出现的,其中“烧纸阵”是武迓鼓迎驾时固定使用的队形。是时,和尚们颂经做道场,乡绅们在神前烧纸焚香,武迓鼓在神前表演“烧纸阵”……从这个阵法中,依稀可以寻到武迓鼓凭借迎神赛社、庙会而发展的轨迹。以摆阵为主的武迓鼓,有成套锣鼓与之配合,由21人表演,通过运用象征的手法来表现战争生活的舞蹈,21个演员每人操一件打击乐器(扁鼓、音锣、小镲、铙、云锣等6种共21件)表演行军破阵的场面。行进表演的时候,纵列两行,“帅”走在队伍中间;场地表演的时候,“帅”立于中央,操鼓指挥,诸“将”变换着各种阵法。
武迓鼓的表演包括“耍回”和“走阵”两部分,用象征手法表现行军破阵的场面。“耍回”以“内外圆场”为基础,表现梁山武士与敌人短兵相接、激烈厮杀的战斗场面,其套路名目为“狗相咬”、“头回”等15个。“走阵”阵法名目有“剪股阵”、“四人阵”等,通过不同阵法变换,象征性地表现攻城掠地的过程。演员身着古代武社火服饰,背插单靠旗,胸挽八宝绳花,每有女角,正额及两颊各画一朵梅花图案,头饰及脸谱与戏曲略同。
武迓鼓由男性表演,演员的装扮与戏曲装扮颇为相似,如“孤、净、武生、小旦、丑”。武迓鼓的节目主要有《朱全上梁山》、《赵匡胤下河东》等。
平定武迓鼓保留了成套名目齐全的古典锣鼓乐曲牌,奇特的演阵路线和巧妙的图案,以及古老的舞蹈套路,是平定地区古代祈雨和庙会等活动中不可替代的迎接神驾的仪仗乐舞,同时又是民间庙会、闹元宵活动的重要娱乐形式。在历史长河中,武迓鼓作为赛会迎神的锣鼓仪仗盛传不衰,所有角色既是舞蹈者又是伴奏者,角色所持打击乐器同时被视为征战兵器,从其保留的古典锣鼓曲牌与相应的耍回套路以及奇异的演阵诀窍、路线图案、表演程式来看,其鼓点和阵法可以作为研究古代军中鼓乐和演阵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