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泉港区生活习俗(7)

雁凡子

三、居住习俗

变异性是民俗的基本特征之一,居住民俗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发生变化。泉港地区,无论是先秦的高台巢居、秦汉的船屋,还是始于宋代的官式大厝、清代的“土楼”、民国的洋楼、建国以来的石构民居等等居住民俗,都与各个时期的社会生活有密切关系。

先秦至五代

一九八七年十一月,福建省博物馆、泉州市文管会的工作人员在涂岭镇芦朴村东北四百多米处的蚁山顶上,发现了一处先民遗址,共采集石砖三件、陶纺纶一件、陶豆1件以及陶片二百余种。蚁山遗址证明了早在新石器时期,泉港先民就在这块依山傍海的土地上披荆斩棘,繁衍生息。简单原始的竹木结构的高台巢居,是先秦时期的居住形式。秦汉时期,百越民族在我国东南沿海广大地区生活,泉港境内的居民是百越之一的闽越族。闽越人生活居住以船为家,这种房屋可称之为船屋。另一种房屋是在岸上或临水而建干阑式建筑,俗称“吊脚楼”。一般用木材或竹子建造,即用矮柱将整座房屋架起,“上设茅屋、下豢牛豕”。这种民居干爽、不潮湿,且可避免沙虱、毒蛇、猛兽的侵害。

秦汉时期及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不断有中原人士徙居南方。中原汉民第一次大规模移居泉州是在西晋永嘉年间,其后还有三次较为集中的迁入,分别是唐初、唐末五代及南宋时期。《闽中记》记载:“永嘉之乱,中原士族林、黄、陈、郑四姓入闽。”位于湄洲湾南岸的泉港一带是泉州地区开发较早的地域。二○○五年九月,涂岭镇世上村发现一批西晋永嘉三年(公元三○九年)的纪年墓砖。这些一六九六年以前的墓砖长二十七.五厘米、厚五.三厘米、宽十.三厘米,与现在的机砖相比显得略长,被当地村民当做普通的建筑材料使用,因常年风吹日晒,大多已是青苔斑斑。可见当时砖头作为建筑材料,已在境内的房屋、墓室等建筑运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部门还在山腰镇普安村发掘了多座南朝古墓,根据造型及砖的纹饰可推测,墓主皆是中原迁入的富裕之人。这个时期,在南迁的高官贵族的带动下,中原风格的民居建筑逐渐代替了土著民居。据专家考证,这时的古民居以三开间为基本单位,再组合成三合院或四合院,以及以中轴线左右对称布局,与中原地区晋、唐住宅形制特点一致。

宋元至明中期

这一时期民居注重择位、定向、布局,已普遍流行使用罗盘。宋元时期大量烧制的纯正红砖瓦已出现并广泛用于建筑上,如南埔镇南埔村咸淳十年宋墓的墓室外侧有三或五层薄瓦片砌成的防水层,防水瓦片略有拱形,大小规格与传统民宅上覆盖屋面的红瓦片十分接近,铺地的薄方砖则与传统民居中用于厅堂铺地的大方砖完全一致。红色象征喜庆、富贵,帝王宫殿建筑如宫墙、檐墙、屋顶一律用朱色。而泉州民居却以红砖文化为其显著特征,时至当代,橘红色贴面砖和层面瓦的民居仍是包括泉港区在内的泉州地区所特有的,这种“皇宫起”的传统民居,引起众多建筑学家和民俗学家的兴趣。

“皇宫起”民居,传说为五代王审知为董皇后娘家赐“皇宫起”所致,还有一种说法是朱元璋赐闽南地区民所作“皇宫起”。前者脱离了民居发展形成所需的长期基础,后者就形成时间而言与考古数据不符。比较而言,“皇宫起”源于南外宗似更为可信。原来,两宋之交时,北方战火不断。宋南渡后,宋宗室贵族大批南移,众多赵氏宗子在泉居住,由于其身份显赫,住宅必然是规格较高的宫殿式建筑,这就大大刺激这一时期当地民居的发展。

“皇宫起”的古式大厝也称官式大厝,是泉港传统民居的典型。其布局按中轴线对称排列,多层次进深、前后左右有机衔接。间数多取奇数,作三开间或五开间,进深有一进(落)、二进、三进,乃至四、五进。如二进三开间大厝,是由“下落”(或称“前落”)、天井及两厢、“上落”三部分组成。大门左右各有一间下房,合称“下落”。“下落”之后为天井,天井两旁各有一间厢房(或称“榉头”)。过天井为主屋,中间是厅堂及后轩,其左右各有前后房四间(俗称大房、后房),是住室和起居间,合称“上落”。厅堂是奉祀祖先、神明和接待客人的地方,面向天井,宽敞明亮。而卧室房门悬挂布帘或竹帘,房顶天窗甚小,房内幽暗。

“上落”的房间也有讲究,兄弟分家时,以东大房为尊,余类推。有的大厝前加门庭(俗称“大埕”),东西两侧及后轩外面,或加护厝,有单护厝、双护厝、环护厝之分,作卧室或杂物储藏间,并于门庭四周筑起围墙,成为一个封闭型规格独立的建筑群。大门逢大事才启开,平时由两侧边门进出,大门入门处正中又有木板壁,或置屏风。室内地面铺红方砖,窗根门扉则雕塑花鸟,山水、人物等图案。厅口、天井、厢房、墙础、台阶、门庭等铺砌平整条石,四周墙面贴砌红砖,并构成各种几何形或吉庆图案。大厝屋顶多为悬山式曲线燕尾脊,屋面铺设红瓦间瓦筒,檐口装配瓦当和滴水。而下房、厢房、护厝等次要房屋,则多为硬山式屋顶或马头式山墙。豪华士绅之宅,还于宅外增辟花园,园内挖池垒山,构筑亭榭;或于宅内天井中缀以盆景假山,以成幽雅自然之趣。

“皇宫起”大厝在建筑造型上既堂皇古雅,又肃穆大方,在文化内涵上,体现了与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相适应的封闭式主次尊卑尚礼气氛。泉港一带“皇宫起”大厝至元代已趋于成熟,峰尾镇现存的卢琦故居便是一个很好的实例。明代初期至中期,社会较为稳定,永乐、宣德后,随着官营海外贸易的衰落,私商海外贸易出现空前繁盛,获利颇丰的私商经济为这一时期民居发展提供了重要经济支持。当时泉港沿海的后龙、峰尾、界山一带都营造不少巨宅华屋,较有影响的是槐山大府第。

卢琦故居。卢琦故居是泉港地区现存较有影响的元代民居。其坐落在峰尾镇诚平村卢厝自然村,始建于元朝至正年间(公元一三四一~一三六八年),坐东北朝西南,长六十米,宽三十八米,三进七间张,两天井,硬山式屋顶,是一座颇富地方特色的宏伟建筑。故居四周筑有围墙,门前有宽阔埕地,两边有柴房(厨房和贮藏室)各两间;北边有两层绣花楼(小姐居室)一座;南边有文武馆各一座;馆后有小花园,内设凉亭、石桌、石凳、假山等。卢琦系终元之世泉郡北门外唯一进士,其故居系泉港负有盛名的文物古迹,然因年久失修,前二进倒塌,仅存外墙体。

槐山大府第。界山镇槐山村林氏家庙右边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古大厝,人称为“大厅大府第”。古大厝共有四进,左右各有四座三开间护厝,府第后另建一座三开间后护厝,整座古大厝原有大小房间一百三十二间,天井二十个,大石阶三十级,目前保存下来的一个厅堂极为阔大,房顶横排椽子多达三十六支。虽然古大厝的屋顶、壁墙经历代修葺,大部分不复原貌,但天井、柱珠、台阶和石狮等犹遗留至今,围墙四角的四个大茅厕尚有遗迹可寻,宅院之前那个占地约三百平方米的石砌荷池也见证了当年的奢华。该大厝宽三十七米,进深八十八米,占地约三千二百五十平方米,规模之大,在泉港乃至泉州地区都极为罕见。它建于明朝成化年间(一四六六~一四八六年),建筑年代之久远,遥遥领先于泉港一带绝大部分现存的古民居。说明早在明中期以前,泉港古大厝的形制已完全成熟。

明末至清中期

明末清初社会动荡,首先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沿海海盗猖獗一时,人民生命财产损失难以计数,许多繁华的城镇、村落沦为废墟。其次是清初频繁的战乱、“迁界”造成人民流离失所。所谓迁界,指清廷为扼制踞在台湾的郑成功,于清顺治十八年(一六六一年)八月强迫闽、浙、粤等沿海居民向内陆迁徙三十~五十里,泉港区域几乎全在迁界之内。先民们在这场迁界的历史浩劫中,倍尝辗转迁徙之苦和远离祖业家园之痛。当时,界外田园、房屋、树木,尽被烧毁。这一时期民居建筑停滞发展,主要风格趋于自然、朴素。由于社会财力的匮乏,民居建筑材料最大限度地利用乡土建筑材料和建筑废弃物,由于用生土、三合土夯筑墙体既坚固又经济,故当时十分流行;“出砖露石”、“城市瓦砾土”墙体也是这时期的发明创造。

康熙二十二年(一六八三年),清廷撤销迁界令,沿海移民回流原籍重建家园。一方面,相对的政治安宁带来社会经济的逐渐复苏,加上泉港人在浩劫中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经商发展经济的能力,泉港民居建筑重新焕发生机。另一方面,因长期动乱的影响,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人们建设民居时不得不考虑防御功能,出现建设密集排列分布的建筑群,如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后龙镇涂坑村,即是在复界后建成宏伟的古民居群,还有山腰镇小三房古民居群,也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建筑;单座建筑则多出现能瞭望敌情的埕头楼、护厝楼、榉头楼以及最后一落为楼房的局部高层建筑,最具代表性的有前黄土楼、山腰后楼、前黄侍卫府等。

涂坑古民居群。当时在涂坑定居的主要是刘氏长房和四房。长房后嗣衔连建四排大厝,前排建造三座并排三进三开间大厝,其中一座外加双护厝,共有一百个门、九十九个窗,十一个天井,连同砖埕及围墙,占地面积达一千七百三十九平方米,范围之大,极为罕见;第二排建造一座二进五开间大厝、三座二进三开间大厝;第三排有八座两两相向的二进三开间大厝,中间形成一条街;第四排建造四座二进三开间大厝。在这四排大厝东北面斜角度坐落着三座两进三开间大厝。四房后嗣建造三处民居群,一处是两排四座二进三开间大厝,中间是又一座三进深五开间的提督府第,另外两处皆是整排三座二进三开间大厝。这些古民居跨越数百年的历史长河,似乎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指挥着它们,排列齐整,井然有序,绝大部分坐西北朝东南,冬暖夏凉,每座大厝相距三十至五十米,便于通风、交通、活动和互动防御。

现存的二十七座古民居大部份还居住着刘氏后人,可知其坚实牢固。它们皆是砖石木材结构,大部分古大厝大门前的壁肚是以宽二米、长三米的大石板砌成,底部又有石雕脚架。古民居中雕塑种类繁多,姿态万千。按雕塑材料分,有石雕、木雕、砖雕和泥灰雕;按造型分,有浮雕、阴雕、线雕和透雕;按雕塑内容分,有山水雕、人物雕、花鸟雕、楼阁雕。石雕上的构图均衡,线条细腻流畅,人物的胡须衣袂恍若欲飘,跳跃于枝上的喜鹊仿佛在戏谑追逐,屋宇的窗户和门户镂空相通,别出心裁……在大门侧、屋脊上、院子里,蹲着、立着、卧着大大小小姿态各异的石狮,此外还有各式各样上面锲刻着各种花纹的石柱、石鼓、石花架、石砣、石盆。泉港地区古代民间雕塑艺术,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前黄土楼。前黄镇前黄村的土楼建于乾隆六年(一七四一年),为当时楼主黄素、黄堂官父子历经三十余载建成。土楼皆由条石砌筑,作平面方形四合式,等边长二十八.二米,高三层九.四米,墙壁的厚度最宽达一.四米,窄者也达○.七三米。一、二两层由花岗岩条石砌体,精凿得平坦均匀,只见线条,不见灰浆。第三层由糯米、糖水、石灰抹壁而成。年久变黑似土,故当地人称之“土楼”。二三层楼内彩栋画壁,共有二十四格栏杆,雕饰花鸟。三楼上紧靠墙壁处有一条约宽二米左右的可通达四周或哨楼的走廊,旧称“跑马道”,既宽敞明亮,又通风透气。土楼外部四角顶端各有哨楼伸出,设有射击孔。楼下四壁仅在西面设拱形石大门,石大门分内外两重,都用优质坚固的桧木做门板,中间为大铁闸。外门板又加包铁皮,门上还设有水槽,以防土匪火攻。这些设备堪称防范严密,布局严谨。楼内隔成三十六间房,楼外环筑七十二间厢房,取象于“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石楼坐东朝西坐落于厝群中央,总体结构主次有别、高大壮观。

土楼因年久失修,屋盖梁柱又于“文革”期间惨遭毁损,现徒剩四壁。独环绕石楼的七十二厢房,基本保持原状,多为红砖白墙体、硬山式屋顶、屋盖瓦筒、二进五间张双护厝格局,里面雕梁画壁,雕饰花鸟禽兽,堂皇气派。土楼前面有石埕,分三层铺以石板,占地四百五十三.六平方米。埕北有一木构的埕门,埕门外又一石埕,也铺石板三层。此埕的西面又有两个高低不同的大砖埕。土楼与环屋高低俯仰,相互连贯,自西往东分为四进,地势逐进抬高,铺以石台阶连通。相传楼主黄素父母早逝,孤苦伶仃,后娶邻村的“歹命女”为妻,夫妻俩先后无意中各得一笔大财,就在邻村埕边购置土地建造土楼。

小三房古民居群。古厝群由大小不一的九座大厝组成,总占地约六千七百平方米。其中最能体现建筑艺术水平、最具有文物保护价值的是下厝和中厝,二者始建于清朝乾隆丙午年(公元一七八六年),比南安官桥蔡氏故居早八十年。它们皆是悬山式屋脊,前面有砖埕,并护以杂石围墙,雍容大方。

下厝由东西两座相联的三进五间张的大厝构成,两边各有两个天井,俗称“四马拖车”。左右辅以护厝,西面的护厝又一前一后附有武馆和文馆。下厝共占地一千四百一十四.八四平方米,总计有房子六十五间。进大门,下天井,上厅堂,入后厅,台阶皆是辉绿岩长石板,天井中掘有集水井、地下排水沟,上面两侧置着摆放花卉的石案。古厝的通风采光主要依赖天井、门窗,以及房檐的天窗和空气阁,因而如此之大的古厝常年清新明亮,即使是累日阴雨亦不潮湿晦暗。中厝内部格局及大小与下厝东大厝前两进相似,右边单护厝,总占地六百二十七.四五平方米。屋后建两间并列的文武馆。下厝和中厝外墙墙基、墙裙以花岗岩砌筑,上用红砖砌筑,大厝内以几十根巨木作柱,支撑起宽广的房顶,木柱之下的柱础皆以辉绿岩雕琢而成,木柱之上是迭梁式托梁,梁上是椽子檩条屋架、双层瓦屋面,上有瓦筒压顶,檐前有陶制封檐和滴水。由于中厝和下厝始建时正好临海,这种精巧坚实的房檐结构有效地抵御沿海风暴,使后世子孙在百年的风风雨雨中安居乐业。梁、柱、墙板上有漆画和木雕,大门门廊两侧镶嵌有精致的砖雕,门前的墙裙的基石有石雕,屋檐与砖墙的交衔处有泥塑雕。下厝的东西两大厝房檐本相衔连,廊上建小阁楼,名为“娘子织布楼”,可惜在文革后期毁殆。其余的古大厝在建筑材料、内部构造和雕塑装饰上大体类似。这些大厝皆面朝西南,为闽南沿海地区最佳朝向,其缜密的艺术构思和高超的建筑造诣,包含丰富的美学、工艺学建筑学、材料学、工程力学的知识。

望海楼。望海楼俗称后楼,坐落于山腰镇埭港村。始建于清嘉庆丙辰年(公元一七九六年),费银一万四千四百两,历经三年落成。泉港民间广泛流传“山腰后楼,前黄土楼”,意谓两座名楼可相媲美。望海楼的整座建筑占地一千七百一十二平方米,深四进,前三进为五开间,西侧双护厝,系穿斗式木构架,硬山式屋顶。最后一进为二层楼,“后楼”之名即由此而得,上下各五间,东侧文武馆。整座建筑前低后高,为砖、石、木混合结构,大楼内部的造型精美、布局科学,内有大小天井十四个,气势壮观。望海楼前面有两个大埕:上为石埕,面积三百八十九平方米,近大门口是下埕,用砖块铺成,面积二百零三平方米。下埕的大门前两旁屹立着两座清代的石雕旗杆座,说明楼主人曾获得功名,在祖祠前树旗以显示。该楼的前两进已全化为灰烬,三进、四进及护厝至今幸存。

土楼侍卫府。前黄镇前黄村有一座建于清朝光绪四年(公元一八七八年)的二进五间张双护厝南接偏馆庭院的皇宫式古民居,名叫“侍卫府”。它坐东朝西,红砖白石墙体,硬山式屋顶,屋盖铺瓦筒,燕尾式屋脊高翘欲飞;前面有一个大砖埕,两旁各置一个石砌的旗杆座;两侧两层楼的护厝把整座府宅陪衬得更为恢宏富丽。屋檐下,有白灰雕塑成的山水人物、花卉树木和飞禽走兽等图案,涂色绘彩,形象逼真;凹入的大门两旁,有绿瓷棕砖等镶嵌的“麒麟呈祥”、“花鸟闹春”等图案;大门顶端是黄底金字的“侍卫府”横匾,匾左下角刻着蓝底红字的光绪御玺印钤。

清末至民国黄镇前黄村,始建于一九一一年。大厝坐北朝南,由东西两部分组成,共有三十六间房屋,总长四十四.五米,宽三十五.七米,占地一千五百八十八.七平方米。从最东面的围墙大门进去,便踏上砖埕;紧挨围墙边有个前花园。砖埕的前面是红砖白石墙体、硬山式屋顶、燕尾翘脊的二进五间张的皇宫式大厝。檐下以白灰与彩瓷雕塑着众多的人物山水、花卉树木、飞禽走兽等,形象毕肖,情态动人,外面用透明玻璃框加以保护。大门两旁分别镶嵌着四幅用辉绿岩镂刻的工笔划梅兰松竹图,左右侧各有一个侧门,门额上分别有“居仁”、“由义”的石刻。当年平时大门通常是紧闭的,均从两侧边门出入,若逢盛事节日,方启开大门。穿过天井再上厅堂,正中悬挂着一幅“黄山迎客松”的山水国画。整座大厝雕梁画栋,古朴典雅之中,不失大气壮观。

隔开一条二.五米宽的大巷路,就是西面部分:分别由下馆、小洋楼和一座三间张大厝组成。下馆与三间张大厝前面均有砖埕,三面围墙与东面部分隔开,又与围墙边门相互勾通。下馆西南面有个大门,最西面留个天井,内有二房一厅;往西间隔一条半米宽的小巷,就是三间张大厝;北面与小洋楼厝埕联壁。小洋楼因门窗等仿效西洋建筑而得名,它的东面壁也就是五间张大厝西后厅连接的跨巷骑楼壁。另外还在五间张下厅角房的翘脊下开一个小门,内通阁楼,外延的跨巷厝埕与下馆厝埕、小洋楼厝埕、跨巷骑楼厝埕串联勾通,布局严谨,建筑独特。

阿罗嫂大厝。山腰镇顶埭村的阿罗嫂古大厝素以“三奇”闻名遐迩:第一奇是古大厝以一个女人的称谓来命名而流传,这在泉州侨乡乃至闽南各地,极为罕见;第二奇是古大厝建筑特色绝无仅有,名扬海内外;第三奇是建筑选址奇特,整座大厝有意建在一条小河转弯的两面临水之处,底基不惜代价打下密密麻麻的木桩。这座大厝始建于一九四七年七月,原计划建一百零八间,一九四九年农历十月建至九十九间时,远在新加坡的厝主人“阿罗嫂”的经济受到通货膨胀的冲击,无力顾及而停建。虽如此,也已花费了九十多斤黄金。

阿罗嫂大厝坐东朝西,系三进三间张双护驾楼的皇宫式建筑,紧接后院环楼花园,总长三十八.四米,宽三十三.三米,占地一千二百七十八.七平方米。大厝硬山式屋顶,燕尾式屋脊,屋檐下用白灰雕塑着各种山水人物图形,墙裙上用红砖与白瓷砖镶嵌成斜格几何图案。凹入的石大门顶端是一排排斗拱梁雕,镂刻着多种花鸟卉树等精美图案;大门两侧是精美的辉绿岩浮雕,上面则是用红砖绿瓷等组成的图案。穿过天井步上厅堂,可见一堵屏风,顶上也是一排镂刻着人物花卉等图案的斗拱梁雕,雕工精湛雅美。从屏风两侧边门进去可通往后厅,后厅中竖立着一座分别通往南北后房阁楼的楼梯。这二间后房阁楼小巧玲珑,墙体与门窗等均是红砖砌成,像两颗璀璨的玛瑙,镶嵌在高翘欲飞的燕尾式屋脊旁边。从北护厝大门进去,可见一溜白石红砖墙体的厢房,走廊高大宽敞明亮;由走廊经过二道门后,就是后院环楼花园。北护厝及后院环楼的北面,除分别设门、窗外,还铺筑五个面临小河的台阶。南护厝下层与北护厝基本相同,一样可通后院环楼花园。上层最东面是一个钢筋混凝土梁柱支架平面的凉亭;间隔一间平屋之后,则是典雅秀丽的梳妆楼;楼前北侧有一座凌空飞架的楼梯,直通楼上屋埕,在这里极目远眺,万千气象与如画美景尽收眼底。南护厝及后院环楼的南面,因是交通要道,所以一楼设有三个凹入的大门、二个小门供行人出入。尽管“阿罗嫂”古大厝未能建完整,后院环楼的东面与北面的几间楼房仅建墙体或架设钢筋混凝土梁柱而已,但仍不失绮丽壮观,许多人观后赞叹它是一座“现代别墅花园”。

自宋时至近代,本地民间风俗无根本上破立,小农经济一贯占据主导地位,所以民居的布局大体一致,房屋装饰、日常器具亦世代传承,相差无几。

厅堂。厅堂是显耀主人的社会地位、财力、文化修养等的所在。是整座住宅装饰的重点。境内每个家庭的厅堂正中,都置一长案桌,祀一龛祖先木主,称公妈龛,有的会在龛前衔接摆设“公妈桌”,主要用于摆放祭祀品。长案桌置一佛龛,通常主祀观音菩萨、土地公,有的还供灶君公,其它神祇增减不一。长案桌上方正中壁挂着年画,有松鹤延年、牡丹富贵、福禄寿喜或百寿图、盛世升平等。厅堂两侧还有雕艺讲究的木制太师椅、茶几,用以招待客人。这种布局,现在乡村还有传统人家沿用。

厨房。厨房是全家人一日三餐的地方,如果没有筑灶,则整座房子就不算完工,不能谢土进厝。建房之后,首先要由地理先生确定灶口朝向,备料择日动工。较大的家庭有“双连灶”,大灶置大锅,小灶置小锅,灶腔通连一个砖砌的烟囱通屋顶。有的灶仅有大灶,另用大号烘炉作小灶,俗称“鸡母灶”。民间厨灶有几种禁忌,灶口不能直对门,也不能对墙角;不得敲打灶台,也不得在灶前啼哭;熄火时不得把火叉梗于灶口。新灶建成后,在大门口“挂青”三日,不让陌生人进屋,以免冲撞灶神。这个习俗解放后已鲜见。境内称传统的铁锅为“鼎”,因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之前,柴火是主要的炊事燃料,煮饭后会在锅底附上一层烟灰,乡下人家经常会在第二天清早煮饭前,一手提着锄头,一手提着自家的锅,在门平地上扒锅灰。这时,左邻右舍锄头刮着锅底之声此起彼伏,相通交错,汇成一曲乡村清晨序曲。六十年代以后,炊事燃料逐渐用煤,灶改用蜂窝煤炉;九十年代以后,已逐渐采用电炉电饭锅、液化气灶,因此大多筑设新式灶锅台。如今,还可见到乡村人家两种或三种燃料不同的锅灶并用。

厨房放置的餐具和炊具,有陶器类、瓷器类的各种碗、盘、碟、瓶、钵、缸、瓮、壶等;有铁、铜类的锅、鼎、铲、勺等;有竹器类的笊篱、加箩、簸箕、米筛、吊篮、蒸笼等。用本地海产鲎的背壳制成的鲎勺因为弧形边缘平整又活软,能舀括尽锅中汁液,是用途最广的厨房用具。以上器具至今还为人们所用。

卧室。古式大厝的特色就是光厅暗房。因为厅堂既要奉祀祖先神明,又要待人接客,必须光亮;卧室是家人睡卧起居之处,按封建传统礼教来说,非礼勿视,必须昏暗。特别是夫妇和闺女的居室,还要在房门之前挂竹帘或布帘。一般大房为尊,其次是后房、榉头房、下房和护厝房,按家中的辈份入住。当然,如果下房或护厝房修建得更为堂皇高雅,高敞透气,那么宜尊长辈先入住。

房内家具最主要的是床,旧时床铺穷者有七堵、九堵,富者有十八堵、二十四堵,甚至三十六堵。“堵”是以床上三面围栏上刻花拼堵为数。后围栏称为“遮风”,上方有床架,是一列精美的抽屉柜,围栏还撑起一面图案对称的“承尘”,这些支架平平整整地把蚊帐张起。床前还配长柜形“踏斗”,有的会有踏斗两端置齐床高的柜椅。解放初期,床的款式变得更为简单、实用,改革开放后,高低床走入了千家万户,以其舒适、科学、大方受到了人们的喜爱。旧时卧室内的家具,还有小桌、衣橱、衣箱、梳妆箱、凳椅、脸盆架,家具上多刻有“鸳鸯戏水”、“并蒂莲开”、“双凤牡丹”等构图装饰。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组合家具的流行,使这些器具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空间。

水井。因为井水是旧时最重要的生活水源,所以水井也可以说是居家的重要配置。旧时在巷内路边或村头边设有公用水井,井口以花岗石雕成多孔,方便多家提水;有经济能力的人家,都要在厝内天井或厝前置一口私家水井,井口多为单孔。井口要对着天空,不能被屋檐遮挡,也不能将其覆盖;较深的井,上方设有利用滑轮原理的横杆轮上下吊桶,也有利用械杆原理设单支吊杆提水。挖井时一般先请地理先生定井位,以求不伤全村的“龙心”和左邻右舍的“风水”,然后择日动土。井挖好后,要封井三日,然后由“好命”的人揭开井盖,始许用水。现在乡村仍以挖井汲水为主,许多人家利用抽水泵抽水到屋顶水池,形成家用自来水;城区则依赖自来水公司配送生活用水。

内容加载中……
  • 趣闻 玉航
  • 趣闻 一璇
  • 趣闻 依丹君
  • 趣闻 壞簲気
  • 趣闻 傅香子
  • 趣闻 良骥氏
  • 趣闻 梦筠桑
  • 趣闻 寒江天外
  • 趣闻 合英郎
  • 趣闻 凯凯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