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烟台绒绣

和通君

山东烟台绒绣

烟台绒绣又称绒线绣花,是由技艺高超的绣工将不同颜色的优质羊毛绒线,运用不同针法绣制在特制的钢丝布上,连缀成各种复杂漂亮的图案,制作成可供欣赏和实用的精美艺术品。100多年前,烟台绣工通过吸收改进,把来自欧洲的绒绣与国内的传统刺绣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绣制艺术。

16世纪,欧洲出现一种专作刺绣底子的麻布,在底子上用绒线逐针绣满,便成了绒绣。17至19世纪,绒绣在英国盛行。1886年,一位熟稔中国民间挑绣的女子董泰,按照《王后出巡图》的油画图案,采用绒绣的材料和技法,完成了第一幅中西合璧的精美绣品,烟台绒绣由此诞生。此后烟台人许振邦在1894年开办了“许家花庄” ,成为烟台第一个绒绣加工厂。20世纪初,英国传教士在烟台开设仁德洋行,开展烟台绒绣的大宗出口加工业务,由此开始了烟台绒绣第一个黄金时期。当时整个烟台周边县市,从事绒绣的工人达到20多万人,烟台街面呈现出“街街晾锦,家家织绣”的繁荣景象。

绒绣制作主要分设计、放大稿、点样、染色配线、绣制等多道工序。烟台绒绣的绣制共有60多种不同针法,每种针法都能表现不同的艺术特征。基本针法与我国传统的打点绣针法(又名戳纱)相同,用有规则的斜针按网眼一格一针绣制,每针就是一个椭圆形小色块。一幅绒绣少则几万针,多则须几十万针。

多年来民间绣工通过吸收创新,把绒绣与国内传统刺绣的针法相结合,使绒绣成为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工艺美术品。针法由原来简单的方点针法发展到扒针、掺针、乱针、打子、拉毛、铺锦等多种针法。在品种上,绒绣分欣赏品和实用品两大类,包括艺术毯、椅子靠垫、挂毯、壁饰等几十个种类,其中精美的壁饰是绒绣中的佳品。在色彩和技法上,从原来简单的色彩改进为自行染色,并吸收刺绣技法的长处,由单色绣改为拼色绣、彩锦绣、接色绣等,大大增强了艺术表现能力。

烟台绒绣具有典型的时代和地域文化特色,浑厚庄重,色彩丰富,表现手法细腻,以古朴凝重为主要特色,既有西方油画写意逼真的风采,更有东方书画恢宏喻意之神韵,有着较高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也是研究烟台开埠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内容加载中……
  • 趣闻 和通君
  • 趣闻 久居她心
  • 趣闻 红尘醉
  • 趣闻 执风挽
  • 趣闻 良材
  • 趣闻 正青君
  • 趣闻 凌山子
  • 趣闻 恒宇君
  • 趣闻 抚你发端
  • 趣闻 犹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