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战机倒飞回国的郑友魁

梦桃桑

将战机倒飞回国的郑友魁

飞机倒飞,是将机腹朝上、座舱朝下的一种飞行姿态。倒飞过程中,飞行员身体承受负载荷,随着负载荷增加,惯性使飞行员身体内的血液从足部流向大脑,身体出现不适,所以很少有人能进行长时间倒飞。然而,在我军空战史上,有一位英雄飞行员在飞机受损、升降舵失灵的情况下,创造了长距离倒飞返场、驾机安全着陆的奇迹。

1952年12月17日,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一次空战中,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员郑友魁在驾驶米格-15战机掩护长机发动攻击时,被蜂拥而上的敌机包围,就在他努力设法摆脱时,他的战机被击中,他只觉得机身一抖,接着听到“轰”的一声,便昏迷过去。

很快,郑友魁被凛冽的冷风吹醒,他看到战机座舱玻璃被打碎,战机呈上仰姿态,高度一直增加,他下意识向前推操纵杆却没有反应,这表明升降舵已失灵。继续这样飞下去,战机速度会愈来愈小,最终出现失速(指飞机或机翼在迎角大于最大升力迎角时工作的情况,其特点为气流分离、操纵失效)进入螺旋,后果不堪设想。

郑友魁迅速冷静下来思考处理方法,很快就想到,如果把战机翻过来倒飞,就可以向下飞,降低高度。于是郑友魁操纵战机翻转过来倒飞,一段时间后,战机飞行高度下降、速度增大,这个大胆又成功的尝试增强了他把战机飞回去的信心。

当时,国家百废待兴,人民勒紧腰带支援前线,某些县的捐款只够买1个飞机机翼。郑友魁不忍心让国家财产毁于自己手中,想到这里,他更加坚定了决心。

然而,发动机此时发出异响,郑友魁马上想到倒飞时间不可过久,战机虽装有专门在倒飞时为发动机供油的倒飞油箱,但容量有限,需将战机恢复正飞姿态,从主油箱为倒飞油箱再次注油。于是,郑友魁倒飞一会儿就翻过来正飞,补充满倒飞油箱后,继续倒飞,如此反复多次。

倒飞的滋味极不好受,全身血液都压向头部,血脉偾张、眼球欲突。再加上座舱玻璃被打碎,温度已低于-40℃,冷风打到脸上如刀刮一般。郑友魁把保险带紧了又紧,以免在倒飞中掉下去,又把头靠近仪表板,避开刺骨冷风。就这样,郑友魁克服种种困难,飞行高度从7000米降到3000米,慢慢从朝鲜领空飞回祖国领空。

机场附近有许多高山,继续倒飞就会撞山,正飞又无法降低高度降落,快到家门口却被这个两难问题困住。郑友魁不断尝试,发现连续改变战机姿态进行45度侧飞,可以调整获得降落所需的高度和速度。

然而,倒飞无法降落,侧飞亦然。战机在机场上空盘旋,眼看就要前功尽弃,在这紧要关口,郑友魁孤注一掷,把襟翼、起落架全部放下,使战机空气动力特性发生变化,降低了速度、减少了上升角,逐渐降低高度。郑友魁再次将战机姿态调整为正飞,最终驾驶战机安全降落在跑道上。下了飞机,郑友魁才发现由于过度紧张和精神高度集中,自己竟然咬穿了下嘴唇。

如今,在航空兵某部军史馆中,还能看到郑友魁这一英雄壮举的资料,以及他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击伤两架敌机的战绩表。

内容加载中……
  • 趣闻 走过晗冬
  • 趣闻 百年孤老
  • 趣闻 惜玉郎
  • 趣闻 深碍
  • 趣闻 超爱
  • 趣闻 雨竹君
  • 趣闻 夜凝天
  • 趣闻 玉珂君
  • 趣闻 流年梦
  • 趣闻 雅茹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