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的鼓楼和风雨桥
俊娥桑
侗族主要分布在南方的广西、湖南和贵州省,三省内都有一或多个侗族自治县。
侗族人民自古以来就有集中居住的特点,较大的侗寨上千户人家,小者三、五十户。侗寨鼓楼一般是按族姓建造,每个族姓一座鼓楼。如果侗寨族姓多,往往一寨之中同时有几个鼓楼并立,侗寨建鼓楼都由全寨人集资修建。
哪里有侗族,哪里就有鼓楼,只有侗寨才有鼓楼,有了鼓楼才算侗寨。鼓楼在侗族人民心目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鼓楼通体全是本质结构,不用一钉一铆,由于结构严密坚固,可达数百年不朽不斜。鼓楼,顾名思义,内设有鼓。鼓楼最顶层悬挂着一面长鼓,平时村寨里如果有重大的事情,就会有人登楼敲鼓,召集村民商议。
一座建好的鼓楼,楼顶是连串葫芦形的顶尖,塔尖犹如芒剌一般,直刺苍穹。中部是层层叠楼,形如宝塔的楼身。楼檐一般为六角、八角。
六角的俗称“六面倒水”,每一分水的突出部分都有翘角,它的重檐层层叠叠,从上而下,一层比一层大。
鼓楼形态最显著的特点是,大体上在不脱离杉树原型的基础上揉合汉族密檐多层佛塔的造型,形成下大上小的楼塔形。鼓楼形态的第二个特征是它的高密度重檐叠加的楼体塔身。鼓楼在重檐数上皆为单数。
鼓楼的用途:一是侗寨的标志。二是侗族族姓的标志(如肇兴五个房族五座鼓楼)。三是侗族群众休闲的场所。四是年轻人社交的场合。五是接待客人的地方。六是集会议事的重地。七是传递信息或报警的工具(登楼击鼓)。
一句话是侗族人民希望和精神的寄托,是全寨政治、文化、娱乐和社交的中心。由于鼓楼不可替代的作用,使鼓楼的修建成了建寨的第一要务,那就是建寨要先建楼。有寨先有楼。
侗族有三大宝,除鼓楼外,还有风雨桥和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