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逃生手段
安卿尘
研究高楼火灾的特点,了解消防装备的技术状况,对于指导人们正确选择救援逃生设施,正确应对高楼火灾进行应急逃生,具有现实的意义。
研究高楼火灾的特点,了解消防装备的技术状况,对于指导人们正确选择救援逃生设施,正确应对高楼火灾进行应急逃生,具有现实的意义。
缓降器
逃生缓降器不甚适合老幼病残者,此外还存在多人同时使用时的相互缠绕问题。
救生气垫
救生气垫仅限于高度为3-4层的楼房使用,随着高度的增加,其缓冲效果、作用面积也将大打折扣,因此应用范围非常有限。
救生滑道
该装置特点是适用范围广,能够包括老幼病残者,但多层入口容易造成人员的碰撞和踩踏,这种滑道安装在高楼的外墙,长年累月经受风吹日晒雨淋,其材料寿命尚需进一步证实。此外,逃生者衣服上的装饰物、金属物,也可能划伤滑道的内衬。
楼顶缓降装置
一记者在北京西城区的政府大楼上体验高空缓降逃生装置
工作时,滑动平台需要向外推出约1.2米,这样平台一侧的一个直径约1米的圆洞就被推出了楼顶,被救人员由此园洞下跳逃生。圆球核心有一个螺旋桨,逃生者在下降的过程中,钢索带动滑轮组,同时就会拉动圆球内的螺旋桨旋转。旋转的螺旋桨会产生一定的空气阻力,给向下运动的钢索一个反作用力,从而使逃生的人能够缓速下降。
据了解,这种每次运送一人的高空缓降逃生装置,批发价约4.5万元。装置的各个部件采用不锈钢制成,后期维护需要每半年让装置运行一次,做常规的润滑保养,三年更换一次钢索。该装置的发明者介绍,虽然成本较低,但一个人仅靠一根钢索从几十米的高空逃生,确实需要一定的勇气;而且这个装置一次只能运送一个人,这些都是该装置的缺陷。
组合式升降装置
据悉,这种组合式升降装置不受高层建筑的高度限制,一次升降可以承载三至五人,适用于包括老幼病残在内的各类人群,有能力的物业部门也可配备升降装置,在消防人员到达现场之前先行组织疏散楼内被困人员。
这种组合式升降装置的缺点是必须事先在高层建筑的外墙上安装导轨。
消防直升机
航空消防的核心装备是消防飞机。现代消防飞机按其飞行原理可分为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两大类。固定翼消防飞机飞行速度快、航程远、载重量大,一般用于森林、草原等野外火灾扑救。这类飞机多数是由运输机、轰炸机、反潜机、农用机等机型改装而成,如我国1989年研制成功的大型灭火机,就是由反潜/轰炸型水上飞机SH-5改装而成的。还有的消防飞机是专门研制的,如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装备的著名的加拿大CL-215、CL-415系列固定翼灭火机。
消防直升机一般是利用已有成熟的军用或民用直升机改装而成。直升机具有垂直起降、空中悬停等独特性能,在很多方面更适合消防任务的需要。如在森林灭火中,直升机功能齐全、作业准确,动用直升机比使用固定翼灭火飞机更为经济有效。而在城市和建筑火灾扑救中,消防直升机的作用则是无法替代的。
应急救援吊篮
高楼火灾应急救援吊篮由悬挂机构和升降设备两部分组成,悬挂机构预先安装在各个高楼的楼顶,升降设备在消防部门装备,包括钢索和悬吊平台。
发生高楼火灾时消防人员携带升降设备到达火灾现场,操作悬挂机构可以牵引钢索上升并且悬挂在楼顶,挂好的钢索容许载荷。再操作悬吊平台沿钢索升降,可以运送消防人员及器材至火灾楼层实施灭火,也可以将楼内被困人员有序地疏散到地面。
这种高楼火灾应急救援吊篮采用了现有高楼外墙作业吊篮的成熟产品,其悬吊平台配备有制动器、行程限位和安全锁,以保障升降作业的安全,载荷范围从最小的100㎏到最大的1250㎏可选,以适应不同高楼的应急救援需要。与高楼外墙作业吊篮不同的是在悬挂机构上增加了牵引装置,牵引装置能够在地面进行操作。
高楼物业管理部门能够对楼顶的悬挂机构进行日常的牵引试验,确保高楼火灾时能够发挥正常的功效;在发生高楼火灾的第一时间,高楼物业管理人员也可以先行释放牵引装置,以缩短消防人员到达现场后的设备组合时间。
设备的组合时间仅需十几分钟,升降速度可达每分钟10米;由于升降设备在消防部门配备,不会因常年遭受风雨侵蚀和日晒老化而影响升降作业的安全。
这种楼顶悬挂机构的成本每套不到一万元,而升降设备在消防部门公用配备,这样可对高楼火灾这种小概率事件节省社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