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分析中国式过马路的伦理根源
梨涡
“中国式过马路”谈不上劣根性,但肯定是一种通病。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讲,“中国式过马路”显示了羊群效应。当人们发现闯红灯很少受到惩罚,利己主义就后出现。
中国式过马路成为一个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种现象对于社会的发展和公民道德建设的不利的,从心理分析出发,浅析中国式过马路的问题伦理根源。
有人觉得“中国式过马路”是中国人的素质太低,有些则认为是国家的政策落实的不够到位,不管哪种情况,只能说人们往往心中没有法制。也有些人认为,这是一种针对强,弱势群体的交通资源管制上的分配不公。因为车流的红绿灯通过的时间大概是60~90秒,而给行人通过街道的时间通常都是10~20秒,有些时候行人只能小跑着过去。
“中国式过马路”谈不上劣根性,但肯定是一种通病。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讲,“中国式过马路”显示了羊群效应。当人们发现闯红灯很少受到惩罚,利己主义就后出现。
如果说中国人没有责任感,全部缺乏公众意识的话,相信会有很多人觉得这是以偏概全。的确,在大连出行的工具里包含一辆叫有轨电车的车辆。有轨电车是根据轨道运行的,而且站台通常不设在路边,而是在马路中间。而在人们下车的时候,来往的车辆都会停车,等下车的人过马路,不会有抢道、鸣笛的现象。这就说明大连人的素质要高于其他省市人们的素质么?在大连我们也可以看到随地吐痰,乱过马路的现象,但是我们应该深究好习惯形成的原因,并把方法运用到其他的社会生活中去。
谁都不想事故发生,人人做到“车让人,人让车,车让车”,不存在侥幸心理,不抢道,遵守交通规则,在看到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时,不要效仿,而要劝导。安全文明出行,建立城市文明,加强市民观念,使遵守交通安全法规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提高人们的意识,以减少事故发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