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山民间舞蹈(3)
幼珊
(二)花船,也称旱船、旱地行舟。流行于本县中部和南部地区。
1、相关民俗:含山南部陶厂镇:正月初十一至二月二为正期活动,除增加节日欢乐气氛以外,还以示保佑平安、六畜兴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花船一般随同舞龙、舞狮等一道,舞灯经过的路线花船必到,但大多在门前、广场玩耍,不可进入家庭内玩耍。凡逢节日,或举办盛大活动,或配合中心工作, 皆可参加表演。
2、形式特征:含山县陶厂镇、运漕镇花船舞蹈队,代表含山县不同的舞蹈风格,现将两镇花船的特征列举如下:
①陶厂镇:(含山南部)
舞蹈特点:动作快起慢落,摆膊自然。大相公一手执纸扇,一手托鸟笼,大方的动作随船行动,两边男子作划船动作,后边老翁、媒婆行走自如,姑娘们唱,他(她)俩以搭白为主。
角色:花船表演人数为8人,4男4女,包括:大相公1人,划船2人,老翁1人,船芯姑娘1人,扶船女2人,媒婆1人。
服饰:沿用解放前新婚成亲时的服饰,以前女角采用“新娘子”花衣服为主,佩戴项圈、银锁、耳环,梳独辫子,化妆美丽,讲究漂亮;大相公身穿长袍大褂,头戴礼帽,佩戴黑色眼镜;两青年翻穿皮袄,鼻子上贴一块白色类似小丑妆;老翁上穿老头衣服,下扎白布裙,头戴毡帽;媒婆身穿对襟褂子,头扎毛捏子,类似丑婆旦。
道具:船芯姑娘——花船1只,扶船女——方巾各1块,船夫——两根竹竿或两把船浆,老翁——旱烟袋1只,媒婆——手帕1块,大相公——纸扇1把、鸟笼1只
队形:以大秧歌和十字步为主,调头、摇摆、前后旋转变化。现在还增加了一些现代表演队形。
伴奏:表演时,以二胡、竹笛、唢呐为主,乐曲有《兰花妹子》、《八段锦》、《孟姜女》、《养媳妇歌》、《剪子股》以及民间流传的其他民歌。
打击乐有:大锣、小锣、鼓、钹,根据动作的快慢,锣鼓轻重搭配使用。
②运漕镇:(含山南部)
角色:花船表演人数也为8人,但都是女性,包括:花芯1人,两边划船各3人,媒婆1人。
服饰:过去的服饰与陶厂等地基本相同,现在以靓丽为主,船芯姑娘身穿大红大襟装,上绣花纹,下穿同色的直筒小喇叭绣花裤,衣裤领袖口镶花边;6位划船女身穿湖蓝色大襟装,样式与花芯姑娘相同;媒婆的衣服为绿色绣花大襟褂裤。统一脚穿绣球彩鞋;姑娘们梳独辫子,不同的就是船芯姑娘,头左边多一个发髻;统一化淡妆,戴耳环,安假睫毛;媒婆左嘴唇上有一颗痣,按女丑打扮。
道具:船芯姑娘——花船1只,6划船女——6把船桨,手柄扎蝴蝶结,媒婆——方巾1块
乐曲:《珊瑚颂》、《洪湖水浪打浪》等。
其它类同陶厂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