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鼓子戏(2)
金伟郎
以清高的姿态回荡在乡野村落
兰州鼓子虽然已走回民间,但讲求清雅仍然是其主格调。其演唱有坐唱和帮唱等形式。伴奏乐器以三弦为主,辅之以扬琴、琵琶、二胡、古筝、笛子、月琴等,有时也加入小月鼓、碰铃等打击乐器。以单口坐唱为主(也可加帮腔),坐唱时可一人自弹三弦自唱,也可多人分持三弦、扬琴、琵琶、月琴、胡琴、箫、笛等乐器坐唱,多人奏唱时各有分工,相互配合。帮唱又俗称“帮腔”“接声”或“拉哨子”。皋兰县艺人称之为“拉坡”。这种形式继承了宋代鼓子词“奉劳歌伴,再和前声”的传统。或由衬字起腔帮唱,或帮唱衬字句,或重复帮唱尾句。演唱依据内容分为刚口(武曲)和柔口(文曲)唱法两种。演唱者基本无身段动作,不化妆,不穿演出服装,不拿任何道具,不拘场合地点,弹起三弦即可演唱。其演唱遍布当时的茶坊、酒肆、庭院,不仅能表现复杂传奇的故事情节,也能刻画多种性格的人物形象,深受兰州城区、皋兰和榆中等地群众的喜爱。
学者王正强在《兰州鼓子研究》中指出:构成兰州鼓子的两大要素是曲牌和曲本。其曲牌按组织程序与连接格式,分为鼓子和越调两大腔系,即由八角鼓子牌子曲发展而成的“鼓子腔系”和眉户牌子曲发展而成的“越腔系”。其中多数曲牌又因其词格、曲调上的某些细微变化,又派生出少则两个,多则五个不等的变体唱调,供演唱者酌情择用。事实上,兰州鼓子的曲牌,是在北京八角鼓子和陕西眉户这两大成形民间艺术形式基础上繁衍派生出来的。兰州鼓子的文学曲本,也是浩如烟海、源远流长。相传有人曾征得曲本达1350篇之多,但目前由李海舟先生所收藏的民抄本不过200篇,近代歌场所见传唱的,也不过百篇。
兰州鼓子词传统曲目反映的内容,多为明代以前的民间传说、历史故事、才子佳人等,总体上精华多于糟粕。它直接而强烈地反映了民众的生活、斗争和心理愿望,在艺术表现上也趋于精巧和纯熟,为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其中不乏《卖花郎》《雅仙刺目》《雨打桃花笑》《岳母刺字》《白蛇盗草》《拷红》《骂红》《四郎探母》《悟空带路》《武松打虎》《林冲夜奔》等经典作品。其唱词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既有我国古典诗词的雅典自然、委婉清幽、直率奔放、幽默风趣的艺术特色,又有古朴粗俗、游戏笔墨、口语白描的民间乡土风格,经历代艺人、文人创作积累了近千个传统曲目和数十个现代曲目。它的词句继承和保持了我国诗词和敦煌变文的三、四、五、七、十、杂言等长短句式特点,还继承了依谱填词的传统。它的语言以关陇语区的兰州方言为规范。因兰州方言字音和发声的关系,也有几个韵辙混押现象。
西北民族大学学者黄锦在《浅论兰州鼓子的历史发展与艺术特色》一文中提出,兰州鼓子的音乐唱腔在漫长的演变、发展过程中,经过历代艺人演唱实践,形成了牌调、越调、悲宫调、平调、令儿调、百合调、海调、荡调、官调、勾调等十大调的声腔系列,主要表现出古朴典雅、委婉华丽、缠绵悠长、高亢奔放、激越明朗、欢快流畅等音乐风格。它的音乐曲牌结构,有单曲迭唱形式,是由“十二月、五更转(调)”等衍变、发展而来。也有曲牌连缀体式,是在宋代“诸宫调”“缠令”基础上衍变、发展而构成的大型连缀体式。为充分发挥唱腔的表现力,突出地方说唱音乐的特色,在唱词固定格式以外,又添加衬字、衬词句。衬字如“哎、嗨、哟、咿、呀、哪、哈、安”等。衬句如“三花开,一呀朵莲花,咿呀嗨,花儿莲花,花儿梅花落”“太平年,年太平”“一二月,月儿圆”等。兰州鼓子曲牌丰富,唱腔优美,风格古朴雅致,韵味悠长。其唱调时而低吟,时而高昂,时而又充满哀怨。鼓子好手们齐聚一处,三弦、扬琴、二胡、笛子、古筝、琵琶等乐器弹奏出古色古香的旋律,遏云响谷,韵味深长,将听众带入所演绎的一个个动人故事里。
据学者王正强考证,兰州鼓子在近两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期的文人和民间艺人,又不断进行加工。如当时兰州名医黎元锦,武威举人段继成,兰州学者张式儒,陇东宿儒慕少堂,辛亥革命后期的李孔炤、苏韶琴、水梓,以及李海舟等才学广博的知识分子。他们广泛辑词抄谱,纠讹勘误,对词曲韵辙也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尤其是李海舟先生,将毕生精力和全部家业倾注于深研鼓子之上。曾为得一曲谱,不惜荡尽家业巨金收买,也全然不顾他人的嘲讽,成天置身茶馆酒肆收集第一手资料。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又广罗知音艺友,组织南山学会鼓子研究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在提倡创作和演唱新编曲本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还有誉满金城的鼓子唱家王义道、曹月儒、唐江湖、马东把式、张国良、卢应魁,以及现代的段树堂、王子英、张麟玉、王雅录等,承师带徒,对兰州鼓子的改革、发展、充实、完善均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他们始终以崇敬仰视的姿态对待兰州鼓子,把朴质清雅的气质一并唱入了自己的灵魂,使兰州鼓子的古韵以一种清高的姿态回荡在乡野村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艺工作者和业余爱好者对兰州鼓子进行过几次大的挖掘整理,出版了一些优秀传统曲本,也编写过一些现代段子,其中《杨子荣降虎》《夺取杉岚店》《劫刑车》《韩英见娘》等,均在群众中广泛传唱。1959年,原兰州市戏曲学校将兰州鼓子以戏曲艺术形式搬上舞台,演出了《拷红》等剧目,对这一古老曲种起到了推陈出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