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竹溪甘宗祠
戊午子
甘宗祠为湖北保存较好的祠堂(又称家庙)建筑之一。2013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宗祠规模之宏大,渊源之流长,保存之完整,令人叹为观止。
甘宗祠位于湖北竹溪县中峰镇甘家岭村,是当地甘氏族人供奉和祭祀祖先、聚会议事的场所。为纪念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鄂陕地方中左守备甘继芳为国捐躯而兴建。为此,清政府曾赐匾三块(匾额是“志节抗迈”、“慷慨知方”、“义堪垂裕”)并准以立祠,族人甘继芳七世孙甘概公于乾隆十三年至十九年(1748-1754年)修建了正殿、后殿。光绪十四年至十五年(1888-1889年)甘继芳九世孙甘敬志、甘敬春捐资扩建了厢房、伙房、围墙、操场、大门楼。东侧官厅为民国三年(1914年)修建。
甘宗祠整体为砖木结构,四合院式布局。甘宗祠占地3.5亩,系砖木结构,合院式建筑,二进一天井,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由正殿、后殿、厢房、伙房、围墙、大门楼组成。前堂正大门门楣上雕饰有十六个小人,应为八仙人物。两侧有两个小石狮子,前爪按玲珑。石狮前有石鼓,鼓面雕饰关于忠孝吉祥的故事纹饰。前堂后壁背面绘有一幅壁画,为乾隆年间所作,上书“奉先思孝”四字。壁画上部左右两侧各有龙头牵引。文革时壁画遭到破坏,中上部被凿空,左下角留有当时的宣传标语。后堂外留台阶,青石板料。前堂后室墙体所用砖块不同,可能为不同时期修建。后堂后壁正面同样有一幅壁画,破坏严重,仅可看见右上角,内容不详。官厅及祠堂各门的正上方两侧均有柱状装饰,表面用青花瓷片装饰。外墙檐角下亦有壁画。屋顶、檐角多有动物雕刻装饰。
主体建筑为前堂后室,均面阔五间,长21.2米,进深分别为6.8米、7.26米,单檐硬山灰瓦顶,穿斗式构架。正殿前檐大门上方镶嵌石制匾“甘宗祠”三字,石门框上有“传家本孝义人父蔚起千年,报国见忠贞志节长昭万古”楹联。大门两侧置圆形抱鼓石,地面铺青石板,墙面有少量壁画和彩绘。正门东侧门上书“燕序处”(即官厅),上刻“燕老燕宾来雝止肃,序贤序齿尊德引年”楹联。2007年和2015年曾修缮。甘宗祠是鄂西北规模较大的民间宗祠建筑,对研究清代宗祠建筑、清代早期旌表制度和地域宗法制度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首先在于其建筑本身的完好保存。四合院式的建筑结构,官厅民祠一体化的布局。木雕、石雕、砖雕,、壁画等都保存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古代这里曾经是祭祀祖先,奖惩族人,聚会议事的场所。而与之相关的族规家法的制定修改,族田族产的分配管理,促学兴教,抚恤孤寡等活动也多要依赖于祠堂。在竹溪流传着这样的一段民谚:“竹溪古有三大狠,甘家岭祠堂规矩狠,郭家梁子拳头狠,马家菜园舞龙狠”。至今竹溪甘姓仍保留着部分传统习俗。比如每年十月初一的“十月朝”,又称“祭祖节”,即有“送寒衣”、“做会”、“罚请吃”、“站笼”及“沉潭”等传统家法族规遗留下来的文化习俗。
甘宗祠从建筑、文化、意识等各方面反映了甘氏族人近三百年来的经济活动,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的真实状况。如今祠堂的很多功能都已经退化了,但是整个家族传统的宗族观念在这个新时代仍有所遗存,尤其是报本反始、饮水思源的宗族崇拜思想和家国至上、敦宗睦族的道德观念,在这个时代更显珍贵。
甘宗祠是清政府为嘉奖康熙年间鄂陕中左地方守备甘继芳而建。
据《郧阳府志·人物志》和《竹溪县志·善行》记载: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八月,吴三桂旧部杨来嘉、谢泗率万余叛兵攻竹溪,时已升彝陵州知州(未赴任)原竹溪知县曹席珍(今山西临县人)率竹溪营官兵入县城西三十里处中峰寨(原名中峰山,又名天台山。因群山簇拥,悬崖绝壁,岩顶有寨,故名。海拔1114.5 米,面积2平方千米。)与守备甘继芳(字体元)会合拒敌,叛军围寨两月余而不克。其时,县衙曹二受鞭挞生异心,叛兵马蹶子遂诱降其为内应,叛兵猛攻前寨门时,曹二开后门引叛兵陷寨,寨破,曹席珍被俘,其子侄战死,举家尽戮,其女(15岁)纵身跳崖,后人名舍身岩。守备甘继芳宁死不屈,叛兵怒而杀之,年六十四岁。后曹知县逃出后广布甘继芳事迹,甘继芳的事迹从此广为人知,众议为其立祠。于是,甘宗祠得以在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以高规格和较大规模兴建起来。与此同时,甘继芳六子(霖、露、雨、口、濡、沛),除第四子在战乱中失踪外,也一一得到官方抚慰。之后,甘宗祠又不断得到扩建和修缮,并留存至今。
无独有偶,位于竹溪县蒋家堰镇黄石头村敖宗祠也是一处保存较好的祠堂。敖宗祠占地300多平方米。平面为二进一天井,四合院式布局。前殿、后殿面阔三间,砖木结构,抬梁式构架,单檐硬山顶,小灰瓦屋面。前殿大门用砖砌门楼,四根盘龙石柱,柱身贴有各色瓷片。大门石制,上置竖匾,上书“敖宗祠”三字。进过殿为天井,天井青石板铺成,四周有排水设施。正殿已毁,正殿左侧厢房尚存,约20平方米,东墙上有松柏壁画。正殿两侧围墙各有圆形拱门通向两侧房间,保存较完整。是研究鄂西北清末宗法制度、祠堂建筑和民风民俗的重要实物例证。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