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龙:蒙古中型恐龙长5米/鼻孔长有4-5个蛋状洞

东明

绘龙是一种甲龙下目的甲龙科恐龙,诞生于81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只由5-5.5米之间,属于中型植食性恐龙的一种,尾巴非常修长,并且末端长有一块坚硬的尾锤骨,能够抵抗特暴龙这样的敌人,第一批化石是由美国博物馆在中亚的蒙古国发现的。

绘龙的体型

绘龙:蒙古中型恐龙长5米/鼻孔长有4-5个蛋状洞

绘龙属于甲龙科恐龙中的中等体型水平,体长虽然只有5-5.5米,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仅仅只排到360位,但大小也相当于现代的一只非洲象,与重怪龙、尼奥布拉拉龙以及似鸟龙中体型最大的似鸡龙差不多。

绘龙的外形特征

绘龙:蒙古中型恐龙长5米/鼻孔长有4-5个蛋状洞

绘龙最独特的外形就是它的鼻孔上有4-5个椭圆形的蛋状洞,一般是呈现上下分布的,不过目前还没有发现这些洞的作用。和大部分的甲龙科恐龙一样,它的背部长满了坚硬的骨质突起,并且尾巴上也长有厚实坚硬的锤状骨骼,沿着脊椎部分也分布了不少的板甲和尖刺,所以掠食者大多是不会轻易招惹它们的。

绘龙的生活习性

绘龙:蒙古中型恐龙长5米/鼻孔长有4-5个蛋状洞

绘龙主要是以植物为食的,白垩纪时期开花植物生长的范围并不广阔,再加上绘龙身高并不高,所以它们都是以低矮的有韧性的植物为食,比如蕨类、苏铁等。并且为了抵御顶级掠食者的侵略,所以它都是利用群体的力量,所以基本都是成群结队的生活在一起。

绘龙的化石发现

绘龙:蒙古中型恐龙长5米/鼻孔长有4-5个蛋状洞

绘龙是典型的亚洲恐龙,最早一批化石就是在中亚的蒙古国发现的,这批化石埋藏于戈壁沙漠之中,其中还包含了珍贵的真皮骨化石,当然还有颅骨以及颚部骨骼等。不过绘龙的化石并不只这些,到目前为止,现在已经发现了15个标本,其中有两个化石全部都是未成年个体拥挤在一起,被认为是遭遇沙尘暴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