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蔚县上苏庄村拜灯山民俗
夜慬凉
蔚县上苏庄村拜灯山是民间民俗社火活动的一个种类,经历了明朝嘉靖年间的孕育雏型期、明末清初的成型期、清末民初与民间社火、戏曲相结合的丰富完善期和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兴衰更迭的曲折发展期。
上苏庄村里有许多独特的民俗活动:如除夕午夜祭冰灾、正月初八拜人子、家家户户竖灯杆、春节两次贴春联等等。在这些民俗中最隆重、也是最引人入胜的活动要数元宵三天拜灯山。
灯山是指灯山楼。拜灯山是敬祀火神。敬火神不新鲜,但这里敬神的方式可谓举世罕见。
明嘉靖二十二年建造村堡时,为使该村更加兴旺发达,取火生土之意,在堡墙南端建起灯山楼,以供火神之用。但又怕火神过旺,生出事端,便取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在堡墙北端相对应地建起一座三义庙,供奉刘备、关羽、张飞。传说刘备是压火水星,这样就可以水火平衡。从那时起,上苏庄村每年的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拜灯山敬火神,摆香案供“三义”成为全村百姓最为虔诚的民俗仪式,代代相传。
堡内南端的灯山楼,高达三丈,灰砖砌成,龛内没有神像,空空的只有一个巨大的梯式木架。一条条横木杠排得很密。这些木杠是拜灯山时放灯碗用的。平时没有灯碗,只是一个大木架。但村民们仍视之如神灵。
拜灯山活动的基本内容有点灯山、拜灯山、耍社火、唱大戏等四部分。
点灯山时,首先准备好祭祀供品和点灯山用的灯捻儿、灯盏、麻油等。点灯山的人由三到五名有文化的村民组成,在灯山楼内的层层木架上由上向下将数百个灯盏摆出花边儿和文字图案,把浸过麻油的灯捻儿插入灯盏,一一注满油。夜幕降临后,用蜡烛将摆成图案的灯盏一一点燃,呈现出灯火字画。
拜灯山时,选一名父母双全的男童扮为“灯官”,坐在由四名青壮年村民扮成“衙役”抬着的独杆轿上,村里戏班的演员粉墨浓妆伴其左右,在社火队伍中“老王八”和“老妈子”的引领下,从堡门外进堡,率村民及观光者一路敲锣打鼓到灯山楼前祭拜。
沿途,围观的人群熙熙攘攘,好不热闹,原本只有三四百米的路程要走上半个多小时。当灯官一行来到灯山楼的供桌前,只听一声吆喝:“拜灯喽!”灯官领头叩首拜祭,虔诚地祈求新的一年丰衣足食,国泰民安。
列队、设案、焚香、作揖、施叩礼、敬拜火神,其态甚虔。四周的村民,没有一个笑嘻嘻的,更没人说话,全是一脸的郑重和虔诚。在这种气氛里感受着火神的存在。
以灯官为首的一行人等拜祭灯山后,从原路返回。这时,村民们和观光者都可自由拜祭。有小孩儿的父母还会将孩子高高举起攀援灯杆,以取长高、高升之意。一些已婚未孕的小媳妇们会在灯山楼前上香烧纸、磕头拜祭之后,还偷偷进入灯山楼内取六只灯盏,请回家中,供于灶王爷神位前,求得添儿增女,继承香火。
正当有些人还在灯山楼前、灯杆之上祈祷许愿的时候,灯官一行在围观人群的簇拥之下已经回到戏台。这时,鞭炮鸣,鼓乐起,大戏开。至此,点灯山、拜灯山活动落下帷幕,人们又沉浸在委婉动人的戏曲故事之中……
拜灯山后,祭拜队伍返回途中在堡中心伴随锣鼓点开始耍社火,或舞蹈,或嬉戏,表演者和观众共同沉浸在欢乐喜庆之中。
最后是唱大戏,当祭拜队伍和群众由堡内涌出堡外时,戏楼前已经张灯结彩,这时,鞭炮鸣,鼓乐起,大戏开,由村戏班子演员为村民演绎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蔚县拜灯山形成了鲜明的个性特征。
一是伴随民间祭祀活动而产生,融入民间文化活动而发展,形成了对民间习俗的依存性;
二是在长期的民俗活动中,完善了自身特有的表现形式,形成了固定的程序性;
三是吸收民间社火和民间戏曲艺术营养,形成了民俗文化的多源性;
四是蔚县历史上虽有多处灯山社火活动,但早已失传,唯有上苏庄的拜灯山民俗社火保留至今,且独特而完整,因而具有稀有性;
五是由于拜灯山源于民间祭祀,注入了百姓敬神尚贤、祈求平安的精神寄托,形成了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虔诚性;
六是其表现形式简约质朴,乡土气息浓郁,从而形成了厚重的、乡村特有的朴实性。
拜灯山民俗社火活动在蔚县乃至河北省的民俗社火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民间民俗文化的一个缩影。它具有深刻的民俗文化内涵和较高的民间艺术品位。
2008年6月,蔚县拜灯山习俗以民俗类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